关于加强现代化建设提高灌区管理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张新宇1 谈晓珊2
[导读] 摘要:在现阶段,我国灌区现代化建设要用现代化的思想方法、思考方式,把先进的科技和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于灌区工程建设和灌溉管理,以提高灌区效益为核心,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水利信息实现水利现代化促进灌区管理水平。
        1.江苏南水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2;2.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12
        摘要:在现阶段,我国灌区现代化建设要用现代化的思想方法、思考方式,把先进的科技和新材料、新工艺应用于灌区工程建设和灌溉管理,以提高灌区效益为核心,加快信息化建设,利用水利信息实现水利现代化促进灌区管理水平。笔者认为,现代灌区是一个宏观的课题,是社会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的综合体现。是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地域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
        关键词:灌区;现代化;建设;管理
        About Strengthen modernization and improve irrigation district management
        ZhangXinYu1,TAN Xiaoshan2
        (1.JiangSu NAIWCH Co.,Ltd  Nanjing 210012,China;
        2.1.Nanjing Automation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 Hydrology,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Nanjing 210012,China;)
        Abstrac:At the present stage,China's modernization of irrigation districts should use modern thinking methods and thinking methods,apply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and new processes to irrigation district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irrigation managemen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irrigation district benefits as the core,speed up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use Water conservancy information realizes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and promotes irrigation district management level.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modern irrigation districts are a macro issue and a comprehensive manifestation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It is the process of using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comprehensively transform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conditions of people in the region.
        Keywords:Irrigation district;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management
        绪论
        我国是水资源不足的国家,全国水资源总量27266.9亿立方米,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水量不断增加,供水矛盾日益突出。2014年全国总用水量6095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386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63.5%。农业用水是供水者,灌溉用水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方面。目前灌区灌溉用水利用率较低,农业用水浪费较严,在灌溉区实施节水,提高水利利用效益,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要适合平相的现代性的大型灌区。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现代灌区的发展,各省各地区掀起了现代灌区建设、高标准农业新建等热潮。
        一、我国灌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全国规划灌溉面积2000133.3公顷以上低地区,共计22448处,耕地灌溉面积33975千公顷。其中,3.33万公顷以上的灌区176处,2万-3.33万公顷的大灌区280处,全国耕地灌溉面积64540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3.8%,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919千公顷,其中喷泉、微灌面积7843公顷,低压管灌溉面积是8271千公顷。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集中灌区建设。受到当时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的限制,大多数灌区只有用水、渠道等骨干工程,田地工程配套少。阿穆尔河省有19个大规模灌区,中型灌区277个,每年灌溉面积生产的粮食占全省产量的35%以上。灌区不仅保障我省的农业生产和农民的财富,也是农业、农村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但是,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占据了农业灌溉用水,灌溉用水不足。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科技含量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多样化和农村个人经济的发展,农村用水情况复杂化,灌溉管理困难增加。灌区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它解放思想,树立现代化意识,用现代化技术的手段进行区域管理,不断发展。
       
        图例1:某郊区灌溉设计示意图
        90年代以来,国家实施了大中型灌区的继续建设和节水改造工作。灌区基干工程配水能力和效率大幅度提高,低保程度和防灾能力明显提高。但总体来看,灌区工程建设标准尚低,灌溉效率不高,灌溉服务较薄弱,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节水型社会的要求。我国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最后的水路建设迟缓。随着大中型灌区的继续建设和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灌区干渠、渠道等骨干工程的组合率高,建设标准高,但与骨干工程配套的最终水路工程建设迟缓,农地“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农业用地建设建设少,灌溉周期长,灌溉不便,受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低的影响。区效的发挥。
        第二,灌溉区自来水体制改革不彻底,投入不足,还没有完全建立公益服务和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农民参与度不高,农业水价改革尚未全面进行,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尚未形成。
        第三,灌溉区信息收集点少,不能及时监测用水量。灌区量测量装置少,大部分用简单的方法被观测。信息传递手段单一,时效性差,不能满足实时的调水需求。
        第四是灌区管理水平低。管理部门专业性、技术人才占的比例低,灌区自身的建设和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现代化灌区含义需要各自定位
        目前,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各省各地区掀起了新建高标准农业建设热潮,对这种热潮,现代化灌区、许多地区关于现代化灌区建设还在摸索阶段。中,可能会面临很多不同的问题和困难。譬如,丘陵区和平原区的现代性的灌区的建设图形不同。湿润地区与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的现代化灌区的重点方向不同。
        因此,我们要发展现代灌区,建设灌区人民所需要的现代灌区,首先要明确一些问题。也就是说,现代灌区需要建设哪些现代化灌区?作为驾驶员,进行研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已完成的工程特性,探索最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现代低地建设道路。
       
        图例2:四川某地区灌区鸟览图
        三、灌区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灌区的现代化建设内容十分丰富,并与时俱进。根据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灌区现代化建设概括如下:
        3.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要实现灌区现代化,必须保证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灌区水资源利用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装载能力,重视地下水保护,减少地下水开采。实行地下水、地表水、中水等多种资源的共同运用、合理配置,发挥水资源的综合作用。
        3.2工程设施配套齐全
        继续实施大中型灌区继续建设和节水改造,完善基干工程建设,加强田间小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建设,提高建设标准,解决输水不良、排水不均、灌溉用水不便。大力发展节水海绝工程建设,积极推广渠道防渗、管灌、喷泉、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集结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普及农业机械农艺结合的深松整地,加强土壤保全等措施,加强和落实农业机械农艺保护工作。优化栽培结构,减少水的损失,提高灌溉用水的效率,减少农业用水量。
        3.3管理现代化
        目前,许多灌区的维护、落后、活力不足,是由于落后的管理理念没有彻底清除,未建立适应新形式的管理体制,不能避免灌区管理机构肥大、工作效率降低。因此,改变思想,开拓进取,抛弃旧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是灌溉地区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3.3.1建立一套新的人事组织制度,实行管养分离
        根据“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岗位设置和岗位定员标准(试行)”,规定人员,根据需要设置岗位,根据雇主推进竞争岗位、岗位、待机制度,优化结构,建设能力素质高、技术水平高的精干管理团队。健全和完善严格目标责任制,激发职工积极性,实行劳动效果联动。将管理和维护从职责上严格区分,将维修维修人员从管理机构分离,与管理处(局)签订维修公司进行合同管理。
        3.3.2优化配置,实现水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以保障市场运营的法律制度为基础理论,在考虑灌区供水成本的同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充分发挥价格作用,实施按分费,少用水支付费用,多用水多付超过等级。您可以公平地使用水户付款。引导用水者自觉调整水量和产业结构,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把有限的水资源配置在最必要、最有效的地方。
        3.3.3实施科教兴业战略,提高灌区管理人员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实现灌区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而科技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目前,全省水利系统专家以上仅占9%。基层水利专业人士以上的人比例要低得多。这样,大大限制了灌区的现代化发展。为此,灌溉区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现有人员素质,积极引进人才,掌握现代化技术,建设、建设、建设、建设、了解经营、管理好的现代化水利小组,实现水利现代化水利现代化水利现代化建设、建设、建设和了解。提供保障实现。
        3.4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综合考虑供水成本、水资源状况,综合考虑农户承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科学确定农业用水价格,实行农业用水定额管理,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值制度决定,规定。加强水量测量设施建设,在新建设的项目中,掌握水量供给情况,提供量征收费用的依据。
        3.5加快信息化建设
       
        图例3:青岛市水资源利用框架图
        加快灌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建设和完善灌区信息社会网络。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系统在灌区内构筑地域网,普及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应用,建立水情水信息自动监视系统,及时收集、传送、管理相关信息,建立工程、渠道、用水、灌溉定额、水代管构筑理数据库,对灌区水实施自动化监视,形成正确且迅速的信息传递。灵活反应的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开发利用各种低地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化促进灌区现代化,全面提高灌区现代化建设效率和效率。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强灌区自动化控制、信息化等技术研究和应用,建设灌区自动化监视系统,采用现代化高新技术,进行数据自动收集,自动监控工程运行情况,实现灌区管理信息化。做某事。加强海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有效管理。
        四、灌区现代化建设的体会
        一个是改变想法。要实现灌溉区的水利现代化,首先要更新治水思想,转变治水观念,充分认识灌区现代化建设的紧急性和重要意义,树立现代化的水利发展观念和水利管理观念。
        第二,要实行资金。灌区现代化建设需要很多工作,保障灌区现代化建设资金投入十分重要。资金是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财政资金投入,革新资金筹措机制,鼓励和引进社会投资,参加工程建设。
        第三是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灌区现代化建设有关政策和标准,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监督审查。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灌区管理人员,提高灌区建设管理水平,加强水管理,严格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计划用水和量征收。
        五、现代化灌区建设需要找准重心
        现代灌区建设虽然因地区的人文环境而各不相同,但建设和发展有差异。
        5.1提高灌区工程标准建设
        提高灌区工程整体标准,提高灌区水资源利用率。建设现代灌区,直接目的是提高灌区的水资源利用率,起到核心作用,提升效果最大的是工程整体标准的提高。建设现代灌地,就是通过一系列工程建设,通过多种资金筹集和整合项目,平整土地,优化灌地渠道,建设成套灌区机耕路等附属设施。
        是新建设不足的工程,大力优化现有工程,规划全面筹划的工程的全面发展,建设现代化灌区,实现灌区一体化发展的根本构想。我们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现代化的低地建设,有阶段,有联系,实现资金合理使用,效果和利益的最佳体现。
        5.2提高灌区信息化水平
        提高灌溉地区的水利信息化水平,增强水利现代化管理能力。虽然不能说现代灌区的水利信息化,但水利信息化肯定代表着灌区的现代化。我们将通过灌区工程规划和改造,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完成现代化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
        在现代灌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灌区水位遥测系统、水情水质监测系统、灌溉水程的决定监视广域网、系统、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土壤湿润情况支持分析系统等,提高对灌区水资源科学调查和优化配置的能力,实现灌区水利现代化管理。
        5.3推动灌区水利改革
        推进灌溉地区水利改革,提高灌区精神文明建设。现代灌溉区的建设,不仅体现了现代化的工程和技术,也体现了水和谐的思想。我们要把握脉灌区水的特点,找到科学管理、现代灌区建设和灌区和谐水水的最佳匹配点,为当地灌区水制定最佳的管理制度。
        同时,利用现代化灌区建设的契机,可以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
        六、现代化灌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同时,中国水资源面临的状况非常严峻,成为限制现代灌区建设进程的工程性缺水、水的主要瓶颈。水资源问题被划分为资源性的缺水、质性的缺水、水资源浪费等几个问题。优化配置,大量发生,日渐突出,相当程度上阻碍了现代灌区建设的步伐。
        解决这些问题要上下一致,多管齐。广泛开拓资源,新建大中型蓄水工程和调水工程,从源头解决资源性水资源不足、工程性水资源不足等水资源问题,认真节流,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场、宣传用水节约等,限制水污染及水资源浪费实行有力的手段。
        现代灌区建设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是社会现代化和水利现代化的综合体现,是人们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全面改造灌区人民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改善基础设施、农村风貌的有力手段,是时代的需要,是人民的需要,进行现代的低地建设是非常必要的,是迫切的。但同时,现代化灌区建设也面临着许多创新之路,历史上留下问题,任重道远,要冷静认识现代化灌区建设,需要冷静的思考,开展试验,研究思路,建设现代化灌区,为了实现而努力。
        结论
        灌区现代化建设十分复杂,艰巨,长期任务,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灌区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提出的客观要求,要根据土地适当处理,切实从实际出发,确定灌区任务,不断探索和研究,不能无视灌区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条件,盲目发展。以现代化发展的观点,做好规划,尽量利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高标准的建设,为灌区现代化建设创造条件,提高灌区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绍强.做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12):23-26.
        [2]赵冠亮.陈军.浅谈大型福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华东科技,2015(3);115-115.
        [3]张明生,王丰,张国平,中国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节水对策,农业工程学报,2005,21(增刊):1-6.
        [4]梁灿忠,建设现代化灌区初探,中国水利报,2001;29.
        [5]刘道国,传承核心价值创新治水理念推进都江堰灌区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国节水灌溉网,2009.1-12.
        作者简介:
        张新宇(1990.1-),男,江苏省淮安人,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水利信息化、灌区信息化、工程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