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深层分析方法研究 周华靖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周华靖
[导读] 摘要:为弥补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以单一总分值衡量企业安全状况方面的不足,本文对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深层分析方法进行了阐述。
        马克菲尔(天津)钢纤维有限公司  301700
        摘要:为弥补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以单一总分值衡量企业安全状况方面的不足,本文对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深层分析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深层次分析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完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改进企业安全生产绩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企业在装备、管理、人员全面提升的重要举措。因此,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及意义
        2010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概念作出定义,即“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从该术语的定义可看出,企业安全绩效要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可量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安全生产标准化中的要素需量化,必须形成具体的技术、管理措施并能有效衡量。此外,该定义还指出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本过程,以及要达到的目标等。
        标准化强调“安全”和“标准化”,“安全”和“标准化”应覆盖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因素,即“人、机、料、法、环”都要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标准要求。企业通过整合现有的安全管理资源,寻求当前状况与现有标准间的差异,不断总结、改进,结合系统安全管理理念可达到更高的“安全目标”。因此,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基础性建设,企业通过创建安全标准化可全面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和解决我国企业的安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对政府监督部门和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企业方面,由于我国的部分中小型企业仍存在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薄弱、生产工艺和装置水平低、作业环境差、事故隐患多等问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加之部分高危行业易发生群死群伤的特大事故,因此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客观上需要颁布详细的安全标准,为企业提供依据,规范企业行为,而安全生产标准化正是提升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对政府方面,安全监管部门制订了标准作为各级安监部门监管企业的依据,相较以往的各项依据,该方法更加全面、清晰,便于监管。
        2 集对分析理论
        集对分析理论其基本思想是:任何系统都由确定性和不确定信息构成,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视作对立系统,从事物间的联系与转化的同一度、差异度、对立度来刻画事物的本质。即由两个集合A和B组成的集对H的N个特性,有S个特性为集对H中集合A与集合B所共有的;有P个为集对H中集合A与集合B相对立的特性;有F=N-S-P个为集对H中集合A与B既不对立也不被2个集合共同具有的特性,则比值a=S/N表示同一度,b=F/N表示差异度,c=P/N表示对立度。
        3 基于SPA构建联系度函数模型
        安全是相对的,与人的可接受程度有关,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使系统处在可接受的控制状态中,这也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存在的依据。当系统处于可控状态时,认为系统为安全的;当系统处于非可控状态时,认为系统是危险的。而安全系统由可控和非可控组成的不确定系统,将可控与非可控险看作两个对立的集合,组成一组集对。对于安全系统,当考评结果完全符合评分细则的要求时,认为它处于可控状态,视为同一;当考评结果完全不符合评分细则的要求时,认为它处于非可控状态,视为对立;当考评结果不完全符合评分细则的要求时,认为它是差异;根据集对分析理论中同一度、差异度、对立度的定义,得出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分析时其的取值方法。
        根据所构建的联系度函数模型,结合集对分析理论的定义,可知在该模型的分析过程中:联系度的高低表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综合结果的优劣次序,集对势表示企业安全状况好转的趋势。而差异度表示企业的不确定性,亦为企业的潜在危险性,差异度的取值越大,说明企业的潜在危险性越大。
        4 基于SPA对企业考评结果的比较
        首先对相同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进行研究,选取马克菲尔下属的5家生产型工贸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为了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所选企业均为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依据构建的联系度函数模型,根据企业检查结果将企业的涉及项分为满分项、零分项和不完善项,并基于SPA对企业安全系统进行同异反分析,其结果如表1所示。
        依据联系度越大,企业达到标准化要求的状况越优的原则,对5家企业的评价结果进行排序,依次为企业1>企业2>企业3>企业4>企业5;这与表1中考评得分结果的排序相同,两者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运用集对分析理论构建的联系度函数模型对企业安全系统的评价结果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得分对企业安全系统的评价结果完全一致。
        表1
       
        根据差异度的计算结果,5家企业的不确定性排序为:企业4>企业5>企业2>企业1>企业3。即企业的潜在危险性由小到大排序分别为:企业3<企业1<企业2<企业5<企业4,由此可知,线性相关性不显著。由该结果可看出,企业潜在危险性的大小与企业的考评得分无明显的相关性,即企业考评得分较高的企业并不代表其潜在危险性较小。
        此外,根据集对势的等级划分原则,企业l、企业2、企业3、企业5的集对势为强同势,企业4的集对势为弱同势,说明5家企业安全状况好转的趋势是同势的,只是目前状态下,企业1、企业2、企业3的这种同势程度较企业4、企业5更强,企业4、企业5仍需改进,争取达到准同势或强同势。
        以上分析表明:同行业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综合结果的优劣次序与安全状况好转的趋势整体上与企业考评得分呈正相关性,其潜在危险性与企业考评得分并无明显的相关性。
        5 对企业考评结果的深层次分析
        经分析,企业应对自身安全水平有深入认识,若要进一步提升自身安全水平,则如何找出自身安全状况的优势与不足、落实相应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成为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评分细则中划分的13个要素仅使企业清楚每一个要素该达到怎样的标准,但企业无法直观从考评结果中看出应重点从哪方面着手对安全状况进行进一步改善,更无法直观确定安全防范的关键点及对其直接负责的责任部门与责任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评分细则中的194条评分项划分为文件资料、设备设施、安全管理3个模块,并将3个模块进一步细分为15个要素,以便更加准确地找出企业的问题所在。
        以企业I作为分析对象,按上述模块的划分对其考评结果进行深层次分析,以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由分析结果可知,企业I的文件资料模块最为完善,得分率达到了90.9%,且各要素得分率均高于最终得分率,该模块已取得较优异的成绩。
        安全管理模块的得分率与最终得分率相差不大,但安全管理模块中的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检查、作业现场管理3个要素得分率低于60%,相对较低,在今后的工作中需注意这几方面的加强,尽量将其往不完善项或满分项转变。
        设备设施模块得分率严重偏低,其中厂房布局这一要素得分为负,限于厂房布局的整改难度,对其加强控制即可。而企业下一步的整改重点即为安全装置的完善,其得分率仅为29.4%,该要素的负责人为设备科员工D,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目标,由负责人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进一步提升其安全水平。
        从SPA理论上对以上要求来描述,即减小对立度c的值,增大同一度a的值,使企业的集对势向准同势发展,转变差异度b的值为同一度a的值,尽量减小其潜在危险性。
        参考文献:
        [1]刘保相.集对分析理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吴超.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深层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