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对于农村中小学校园安全的重视度逐渐提高,近年来农村中小学校雷击事故频发,防雷工作日趋重要。学校属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出现雷击,可能会对学生和教师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本文就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工作;问题;对策
引言
目前,在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校防雷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的新情况、新形势下,必须重新审视中小学校防雷工程的建设,确定好中小学校防雷建设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以此为契机,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强研究农村中小学校雷电灾害的防御对策。
1中小学校防雷工作现状
1.1楼房设计不科学,计算机房设置不合理
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建校时间较长,建筑物设计不科学、防雷装置不合理;许多防雷装置是后来添加的,即使建筑物上安装有避雷装置,也只是单纯将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顶部,完全忽略避雷针的规格、材料、保护范围、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标准规范要求。此外,农村中小学校机房、多媒体教室通常都安排在建筑物顶层,出现雷雨天气时,雷电中会产生强大电磁场,建筑物顶层被电磁场包围,严重威胁机房电子电气设备安全。
1.2防雷装置安装不科学
有的农村中小学校的教学楼比较陈旧,基本没有采取防雷措施。而一些新修建的学校,虽然安装了一些防雷装置,但是在安装前并未请相关部门对防雷装置进行科学设计,而是由学校自行规划安装。因此,难以确保防雷设备的安装科学合理。并且,农村中小学校的防雷工作者并不一定专业,其掌握的防雷技术和防雷标准不一定适合农村中小学校的实际环境,从而难以确保防雷工作的有效性。
1.3金属管线未采取防雷措施,防雷设施缺少维护保养
近年来,由于教育部门开展“两基”教育达标活动,加大了中小学校的建设和改造力度,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化设备增多,进入学校的电源线、信号线、电话线等金属管线越来越多。但是这些金属管线大多架空引入,未采取任何防雷措施,当发生雷击时,雷击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会通过这些管线入侵室内,使设备和人员受到伤害。不少建筑防雷设施缺少必要的维护保养,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已经严重老化,大多数锈迹斑斑,有的甚至断裂、倒伏或接触不良,失去防雷作用,反而成为引发雷击的因素之一。有些楼房由于维修、补漏、加层等原因已将避雷带取走、将引下线割断,使防雷设施残缺不全。
2农村中小学校易遭受雷击的原因
2.1防雷整改难度大
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相对陈旧,尤其砖木结构平房,防雷整改难度较大,需要较大资金,而学校以及政府部门都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再加上城镇教学质量较高,吸引农村大量学生,造成农村部分学校停办,校园内建筑物被用作其他途径,很多学校都不愿意整改防雷装置。
2.2校师生缺乏科学的防雷知识
学校师生普遍缺乏科学的防雷知识,雷击时不懂得采用正确的避雷方法,一些学生在路上遇雷雨时就到大树下躲雨,或站在高塔、电线杆旁边避雨等,这些都是容易遭受雷击的行为。
3农村中小学校防雷安全措施
3.1加强防雷安全知识宣传
各中小学校要积极配合气象部门开展防雷安全进学校宣传活动,将防雷减灾作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安全检查范围。通过广播、宣传画、板报、防雷知识讲座、防雷安全课、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加强全体师生防雷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师生对雷电以及校园防雷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依法防雷、科学防雷和主动防雷能力。由于中小学校人员集中、疏散能力差,防雷安全教育课程要本着对广大师生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认真态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和密切配合,通过防雷演练不断提高师生避险、自救和互救能力,确保在雷电灾害发生时能沉着冷静面对,并做到井然有序的规避灾害。
3.2加强学校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
防雷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必须常抓不懈。需要防雷设施始终保持合格有效的状态。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防雷设施会因老化和被人为破坏等原因造成失效。如果对于失效的防雷设施没有及时发现,没有及时进行维修保养,就容易引起雷击事故,因此要加强学校建(构)筑物防雷设施的定期安全检测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不留安全隐患。
3.3完善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
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应及时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完善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系统,确保各相关单位和个人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准备,降低灾害损失。
3.4合理布置学校的供电系统,在机房安装避雷装置
中小学校供电系统方面,对已经老化的电线及时更换,裸露电线及时埋入地下或者将其密封于墙体内,做好接地防雷工作。此外,机房必须设有避雷装置。并且,在重点防雷地区应该设置提示牌,以示警惕。比如电线杆旁边、高大的树木旁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较高大的树木与教室门窗没有保持在安全距离之内,则应该合理设置隔离带。
3.5加强雷电灾害应急处置
气象防雷主管机构要联合当地教育部门切实加强学校雷电防御工作,督促、协助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建立健全雷电应急处置预案和雷电灾害报告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雷电灾害出现时,能及时有效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防灾减灾物力和资金到位及救援人员到位,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处置灾情、降低灾害损失;同时,雷电灾害后应及时上报灾情至教育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配合雷击鉴定中心人员做好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分析工作,找出雷电灾害事故发生原因,并依照解决方案及时进行防御整改。
结语
中小学校防雷安全历来是一件重要的、基础性的学校安全工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校园雷电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尤为重要。为切实做好中小学校防雷安全工作,防止因防雷装置不完善、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等引发安全事故,切实保障校园师生安全和内部财产安全,要在假期认真排查防雷安全隐患,做好学校防雷设施排查工作记录和防雷情况登记,对未安装防雷装置或安装不合理等现象及时提出整改方案并监督其完善,并做好校园防雷设施的验收、年检工作,进一步加强雷电科普知识宣传,掌握雷雨天气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萍,左树先,胡艳阳.张家界农村中小学校防雷现状及防御对策[J].通讯世界,2018(9):274-275.
[2]刘晓华,赵体召,仝西军.浅析郓城县农村中小学的防雷检测工作[J].菏泽学院学报,2018(增刊1):204-206.
[3]宾雍伟,宾雪,李湘祁,等.浅谈中小学校防雷检测[J].神州,2019(1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