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区钢筋连接施工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赵席利
[导读] 摘要:型钢混凝土是一种常用于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大部分工程都会选择这种结构来作为基础。
        海南省建设工程顾问监理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200
        摘要:型钢混凝土是一种常用于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大部分工程都会选择这种结构来作为基础。这种结构的抗震性能是否优秀,可以承受较大的外力冲击。型钢混凝土与常规的混凝土施工并不相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技术上。把握住施工中的要点可以保证结构的承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这是当前对建筑的硬性要求。文章简要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流程,通过对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深化、型材加工、施工工艺等进行分析,总结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区;连接施工
        引言
        型钢结构梁柱节点区梁柱纵向受力主筋与型钢传统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通过在型钢腹板上预留梁柱主筋的穿筋孔来实现型钢两侧梁柱主筋的贯通,开孔率不能超过型钢开孔面面积的25%;二是在型钢上焊接梁、柱主筋的连接器来使梁柱与型钢成为一体。本论文在传统施工方法上经过工程实践和技术改进,总结出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区钢筋与型钢柱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当型钢柱与框架梁垂直相交时,采用直螺纹连接器、开孔相结合的方法;二是当型钢柱与框架梁斜交或者型钢柱主筋与型钢连接时,采用焊接连接板。
        1型钢混凝土的施工难点
        (1)型钢混凝土结构兼具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施工工序相对较为复杂,对管理及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高。
        (2)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空间范围受限,施工操作难度大,同时,由于各工序之间存在交叉作业,对施工现场管理要求较高。
        (3)型钢混凝土结构无论是钢结构还是钢筋工程,焊接作业多,焊接量相对较大,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4)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节点复杂,型钢结构要充分考虑梁柱结构钢筋在节点内的位置要求,需要做好预先控制。
        2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要点
        2.1做好梁柱节点二次深化设计
        梁柱节点的构造是最具有难度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这个部分的施工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梁柱结构的稳定性,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被当成关键环节来设计并进行。在设计时通常需要对这个部分做二次深化设计,做好框架接口与型钢柱之间衔接的施工,(见下图)。在这个设计中还要进行分层与分柱,这种方式可以显著减少出现错误的情况。划分的合理性决定了最终质量,所以要参照相关标准来完成[1]。
        2.2吊装方案的设计
        吊装工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要提前进行设计,还需要仔细考察周边情况。设计时,通常需要考虑几个主要的问题。最常遇到的就是施工场地太过有限,现有的空间不足以去处理建材。这样就涉及到了建材的运输工作,增加了中间环节也就意味着将其纳入到设计中。所有要使用的材料需先进行必要的处理,再运到指定地点。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运输还会受到交通的影响,使吊装不能正常进行下去。而施工中最常遇到的是塔吊设备不合格,所以不能使用。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选择设备型号,确保其各项参数都能符合本次施工要求。如果建筑场地周边有大量建筑物,交通也十分不便利,不能为施工提供较大的操作区域。在选择塔吊时,需要参考这些条件,并且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的方向进行选择。因为吊装是以楼层作为分节点来进行的,所以必须合理设计每个节点的位置,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后续的设计。
         
        图1腹板侧梁钢筋穿孔通过示意  图2翼缘板侧梁钢筋与连接板焊接示意
        2.3做好施工工序安排
        工序安排是必不可少的,也使设计的一部分,需要提前完成并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正常的工序中,会将工程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内容是不同的,但是它们之间是有直接联系的。在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劳动力等,都需要分阶段配置,确保合理性,避免浪费的情况[2]。
        2.4调整好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决定了不同环节之间的衔接,从而使施工可以更加顺利地进行,不用在这之中消耗过多的时间。在完成了定量的施工后,一般是要总结的,一方面是为了检验成品,另一方面是为了根据当前现状来规划后续流程。因为施工的不同环节,使用的技术与工种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如果不做好总结,就很难保证过程中不出现错误。因此,做好技术与工种的穿插,并构建出不同的工作组,合理分配工作是必要的。这样做能减少工序的耗时,缩短工期,降低施工强度。因此,要做好逻辑关系的调整,保证工序间的衔接,并且使每个环节都能有条不紊滴进行。
        2.5构建清晰完善的工艺逻辑关系
        网络控制图要点在施工中,环节之间衔接不良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让施工可以高效尽心,除了要明确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编辑专项的方案外,还需要构建一个清晰的图要。图要的内容除了包含必要的逻辑关系外,还应标注出参数。就本文对应的施工来讲,应当以楼层为单位来划分模块,还要将不同的工作区分开划分施工段。在施工时,需要在模块之间穿插进行型钢柱的焊接与矫正。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对钢筋进行校正,与钢柱保持水平[3]。
        3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区钢筋节点施工
        3.1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是指项目经理为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提供安全培训,并提供完成工作的书面证明。有关交底须由工程项目总工程师及施工组组长共同作出,并须由双方以书面核实。这样做是为了使双方确信交易已经完成,交易日期写在最后。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意识到安全,遵守规定,避免事故。此外,声明还证明培训工作完成得很好,如果施工中有任何违规行为,可以对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情节严重的,可以追究法律责任。
        3.2加强对设计与方案的控制
        针对不合理的设计影响整个工序和技术的应用,有必要加强对工作的控制。在制订图则前,须先进行实地勘察,以取得图则所涉及的参数。设计还需要充分参考这些参数才能完成,从而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这基本上避免了由于数据不准确而无法按照方案进行施工的情况。通过分析得到的数据也可以得到满足工艺要求的,同时作为程序的一部分。设计和计划需要反映过程的要求,完成后需要反复验证,以确保每个参数的准确性[4]。
        结束语
        型钢混凝土结构很稳定,所以被广泛应用。因为高层建筑的结构比较复杂,所以施工难度较大,并且十分依赖设计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任何一个施工环节没有做好,产生的危害都是极大的并且很难被弥补的。也就是说,如果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参照设计完成,亦或是设计本身就不合格,就会让质量大打折扣。质量决定了建筑的安全性,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必然会延误工期,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施工中要注意每个要点,同时安排好工序,做好设计工作,进而保证进度、质量都可以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何强龙,彭振峰.劲性混凝土梁柱节点钢筋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0):131-132.
        [2]曾国燕,覃伯瑜,梁斯宇.型钢混凝土柱施工的关键技术控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86-88.
        [3]祝迎军.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钢筋施工深化[J].河南建材,2019(05):233-235.
        [4]刘声辉.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施工中的应用[J].江苏建材,2019(S1):99-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