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 300041
摘要:本文结合G243太平至梁平界工程建设项目燃气管线保护方案,介绍燃气管道与公路工程施工之间的关系概况,分析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主要原因,制定预防燃气管道设施事故发生的保护方案。
关键词:燃气管线;施工;破坏;保护
1引言
G243太平至梁平界工程建设项目,全长33.2公里,全路段均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规划设计,路面宽度为23米,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每小时。道路沿线燃气管线较多,且均为动力管道。道路施工开挖前需得到输气部门的许可,并与管道产权单位共同确定燃气管道具体位置并做标定,待通过管道产权单位确认的专项设计成果后方可动工实施,严重制约工程施工进度,导致滞留工程较大并且无法连续施工。经与管线产权单位一同现场踏勘后,经过会商,产权单位同意施工期间可先做临时保护方案,等燃气管道改迁后拆除施做的临时保护措施即可。
2施工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原因
2.1 施工破坏方式
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燃气管道的破坏方式主要有碾压、开挖、钻探、撞击、沉降等,导致燃气管道事故破坏的主要方式为开挖和钻探。
在工程项目施工作业中,施工总承包方通常会将土石方作业和钻探作业分包出去,而分包单位对现场情况不够熟悉,施工作业时往往会导致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发生。
2.2 施工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原因
2.2.1 产权单位的原因
(1)由于种种原因,少数地下燃气管道设施的走向及具体位置不清楚。施工单位往往会错误的以为施工范围内没有铺设燃气管道设施,施工时极易造成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发生。
(2)燃气产权单位巡查不及时,一些危害到燃气管道设施安全的施工安全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并处理,燃气管道设施警示标志不清、缺失或位置不准确等原因都会间接的导致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发生。
2.2.2 设计方面的原因
设计单位提供的图纸可能与现场实际情况并不一致,在未查清楚施工范围内地下燃气管道设施状况的情况下施工,往往会导致施工过程中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发生。
2.2.3 施工管理方面的原因
(1)施工前没有到燃气管道产权单位办理施工现场燃气管道设施确认手续,在未查清楚施工范围内地下燃气管道设施状况的情况下施工,往往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发生。
(2)施工前没有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燃气管道设施保护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不清楚燃气管道设施状况,盲目施工,往往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发生。
(3)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甚至不服从燃气产权单位监管人员的劝阻,强行违章施工,造成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
(4)施工方法不当,保护措施不完善、不落实,如在燃气管道设施附近采用大型机械开挖,往往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
(5)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施工单位安全员、监理单位有关人员未充分履行职责,往往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发生。
3管道设施的保护措施
施工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原因相对复杂,针对其管理方面的问题,从事故预防及事故应急处理全过程各个关键环节进行控制,才能控制施工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发生,并最大程度的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
结合公路工程施工及燃气行业自身特点,施工过程中提前制定有效的保护办法和措施,是避免破坏燃气管道设施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3.1编制保护方案。施工前与产权管理部门联系,提交跨越施工报告,并请管道产权管理部门进行现场交底和监督,确定管线的具体位置以及管线的埋深标高,然后编制详细的跨越施工方案,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3.2 安全技术交底。开工前以及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应对现场管理人员进行相关业务的培训及施工技术交底,做到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并了解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前由燃气管道施工负责人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书面交底,指明燃气管道设施的具体位置及施工时的注意事项。
3.3施工监督。对输气管道的跨越施工,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严格按照经相关部门批准的施工方案要求、施工规范、及有关行业标准组织施工。按照相关要求及管道部门的有关规定,做好施工准备,制定可靠的施工安全措施。施工时,邀请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指导。
3.4 清查管线具体位置。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一些燃气管道设施竣工图纸遗失,地面标志被迁移、覆盖或损毁,形成了不明管道设施,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要致力于管道设施具体位置的清查,现场施工时由管道产权单位共同确定燃气管道具体位置并做标定,待通过管道产权单位确认后方可动工实施。对于挖探过程中发现的不明管道设施,应立即上报建设单位与相关单位,查明管道设施的经营管理单位和管道的类型特点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5盖板涵形式的保护方法
为保证便道能够通过该管线并不对其造成损坏,计划在该管线上修筑临时保护涵,保证对管线左右两侧1.25m范围内无重压力。临时保护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每道保护涵长度为8m,盖板为C30砼,钢筋采用HPB300级、HRB400级钢筋,台帽、帽石及支撑梁、台身、基础均为M7.5浆砌块石。保护涵顶面两侧边缘处设置1.2m高钢管护栏,左右两侧护栏延伸长度为10m,护栏均匀涂喷警示色。保护涵两侧填土压实,使便道与保护涵平稳顺接,保护涵两侧设置限速标志,使车辆机械能够平稳通过该涵洞,避免造成过大冲击。
.png)
盖板涵示意图
保护方法如下
(1)基坑开挖
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根据实际管道埋深,机械开挖50cm覆土后,采用人工进行开挖。人工采用圆铲开挖,不能采用锄头或者洋镐开挖,挖至管道底后,管道底部原土不予挖除,需要按照1:0.25放坡,预留土高度为60cm,注意不得超挖扰动原状土,满足设计要求进入下一道工序。
(2)浆砌基础、墙身施工
保护涵基础及墙身均采用M7.5浆砌块石,选用的块石必须满足强度不得低于MU30的要求,无风化、无裂纹,中部最小厚度不小于200mm,砂浆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采用现场砂浆拌合机拌合,小车运输到砌筑位置,严格按照挤浆法施工。砌体应自下而上逐层砌筑,直至墙顶。
(3)钢筋混凝土盖板
按照标准化施工管理,保护涵的盖板采用在预制场已经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盖板,强度满足要求后方可运输、吊装。盖板安装前,盖板、涵台及支承面检验必须合格。
3.4 加强巡查管理。在燃气管道附近的结构施工过程中,将安排责任心强、工作经验丰富及工作能力强的员工调到巡查岗位。同时邀请燃气管道经营管理单位派人登点巡查,及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3.5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施工现场附近燃气管道设施及用户的分布情况,制定了施工过程中燃气管道设施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职责,明确了受影响用户的情况,明确现场应急措施,要求管道设施巡查人员、抢修人员、应急调度人员熟悉应急预案,特别是控制阀门的位置。加强日常的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出现险情,可以迅速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关闭气源,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通过以上燃气管道设施事故各种措施的深入实施,大大提高了在燃气管道附近施工的工作效率,为保证燃气管道设施安全及公路工程施工工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通过熟悉管道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了解了有关燃气管道设施保护办法中对燃气管道设施的定义,明确了施工范围内的燃气管道设施的具体位置及与结构物之间的位置关系,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通过加强现场巡查以及制定充分有效的应急预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施工顺利进行,有效的控制了因公路施工导致燃气管道设施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减轻了事故的危害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液化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技术规定》DB11/T30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