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工程咨询设计服务所
摘要: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有效缓解建筑用地资源短缺的现状,有效利用地下空间,采用高层建筑模式已成为建筑物的主流建筑模式,在建筑工程中,基坑是保证地下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环节。建筑地下连续墙的施工直接影响基坑的施工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基坑的正常开挖,基坑需要以地下连续墙作为施工基础对周围土体进行有力的支护。地下墙体的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本文分析总结实践经验,深入研究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提高整栋建筑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
1.前言
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中,使用连续墙施工技术已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形式,连续墙施工主要是在地面以下进行,其能够有效地截水防漏、挡土以及进行承重,连续墙施工中的墙体一般刚度会比较大,而且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再加上其截水抗0渗性能非常好,因此,在各种大、深基坑施工中,已经开始普遍地被应用。连续墙施工不仅仅能减少基坑工程施工作业的难度,还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的施工进度。
2.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概念
2.1连续墙技术简介
与传统的进驻工程支护施工技术相比,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首先,建筑工程施工区采用机械设备开挖沟槽,沟槽段四周采用泥浆护壁,然后在沟槽开挖段放置钢筋笼作为连续墙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在水下形成一段墙,以便在所有槽连接起来形成能够抵抗水和土压力的地下连续墙之前进行施工。
2.2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优点
(1)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建筑区域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而采用连续墙施工时,相对可以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连续墙施工可以有效降低振动和噪音污染,有效的减弱了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此外,采用连续墙施工技术,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空间利用效率,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而且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成本。
(2)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地基施工的质量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建设质量。一旦地基施工存在问题,将导致建筑物出现倾斜、塌陷甚至倒塌等安全事故。采用连续墙技术,利用其高刚度的特点,可以有效的避免地基下沉问题的出现。
(3)适应性强,可以适合多种地层条件,无论是软弱的冲积层、中等硬度的土层,还是密实的砂卵石、岩石地基,都可以采用连续墙施工技术。
3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地上26层综合楼建筑,地下室二层,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综合楼占地面积503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81235.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总面积为59553.4平方米,地下室占地面积为10840.9平方米,该工程的地下为两层结构,基坑开挖深度设置为11.50米。地下应用连续墙围护结构,Y轴方向轴线长度239.02米,成槽宽度为800毫米,地下连续墙的深度为22.05米,槽段一共有40个(详见平面布置图);X轴方向轴线长度为226.47米,成槽宽度为800毫米,地下连续墙的深度为17.50米,槽段一共有37个(详见平面布置图1);在该工程中,35米是勘察的最大深度,该工程施工范围内的土层较为复杂,都属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3.2施工准备
图1总平面示意图
.png)
连续墙施工前,必须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了解现场的基本情况。通过对现场的详细调查,我们可以了解现场的空间条件,判断空间是否足够,如机械设备是否能顺利进入现场,挖出的砂是否能顺利外运等,也可以了解现场的一些其他情况,如:,如果能保证水电供应,地下是否有一定障碍等,只有充分了解基本情况,才能进入施工阶段,同时,由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会导致连续墙的性能不同,因此应认真调查地质条件。还应收集地下水流速、分布等资料,这些资料也会影响连续墙的施工,在充分了解本工程的基本条件和地质条件后,分析本工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应结合开挖沟长和工程地质起伏情况,确定最终钻孔位置,一般情况下,钻孔深度会高于预设深度。
图2地下室连续墙平面布置图
.png)
3.3施工工艺
(1)修筑导墙。修筑导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存储泥浆,同时修筑导墙还能够进行基准测量,在挖槽前属于一项关键性的准备工作。在本工程中,由于在施工结束后不会再进行纵向支撑加固,因此,为了防止导墙变形钢筋笼难以下方,本工程最终决定实行拆模,主要做法是沿着导墙的纵向方向,每隔1米就增设两道木来进行支撑,这样就确保工程导墙的强度符合要求。在处理完毕之后,本工程在导墙外侧设置了禁行令,所有大型机械设备都不可以经过其外侧。在施工时,工程遇到了内墙面和轴线之间相互不平行的情况,为了确保导墙的垂直度没有任何误差,本工程将中心线与地下连续墙的轴进行重合处理,在原来设计的宽度上增加50毫米,确保距离的误差不高于5毫米。最后,为了避免修筑导墙区域塌方引发空洞现象,本工程先采用小型挖机以减少回填土量,所选土质为素土。
(2)制备、处理泥浆。本工程在储备泥浆时,结合了从前的施工经验,之前的储备量都是1天的用量,但是本工程并没有完全依靠从前的施工经验,而是在同时充分的分析了地质、设备等因素,最终根据分析结果将储备量定为1天的用量。本工程在设置泥浆池时在每个泥浆池中都设置了3个格子,这三个格子面积相同,处于均等的状态,一个格子用来进行泥浆制备,一个格子用来进行过滤,还有一个格子用来进行沉淀。在制备完泥浆后,进行了全面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各方面指标都达到了要求,因此,不需要再次进行处理。
(3)挖掘。挖掘是建筑工程施工中连续墙施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在连续墙施工中,这一过程在整个施工期中所占的比例超过50%。因此,本工程特别注重开挖阶段,做好开挖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连续墙的施工质量,如果不做好这道工序,将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准确度是管沟开挖的关键。一旦精度误差过大,槽壁就会变形,影响连续墙的整体质量。本工程采用沟槽开挖两种施工方案交替进行,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杂物,保证罐底清理干净,便于后期使用。
(4)清底灌浆,槽段开挖后,槽段需进行混凝土浇筑,但在此期间,需先进行清底灌浆作业,为确保灌浆前完成此程序,清底和灌浆的主要目的是使底部碎屑更彻底地清除。本程序经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停止,在进行清底换浆时,工程始终确认罐内泥浆足够,使罐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5)接头管处理。混凝土浇筑后,接头管需要缓慢拉出。本工程的处理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是混凝土浇筑后,在开始凝固时,应上下移动连接管,以保证连接管能朝上,有较大的扬程,在这一步之后,应该计算时间。每10分钟至15分钟移动一次接头管,以确保每次活动时接头管将被提起约15厘米至30厘米。一般来说,接头管可在混凝土凝固约4小时后缓慢拉出,8小时后完全拉出,要特别注意控制时间,因为一旦混凝土凝固程度过高,就很难松动连接管,必须在适当的时间移动连接管。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物也随之快速崛起,这也代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要求正在不断的提升,所以,怎样保证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连续墙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更好的提高工程的施工进程,而且也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建筑工程当中,要运用连续墙施工技术,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强对连续墙施工技术的研究工作,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芳.浅析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20,27(02):108-109.
[2]周小龙.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02):31-32.
[3]黄瑞强.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1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