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最近几年中城市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对于变电所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逐渐对一些现有的35KV变电所内部进行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在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一些传统电网与自动化匹配程度不高,安全运行中经常出现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特点,介绍了35kV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功能,找到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运行的常见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
关键词:35KV变电所;自动化安全运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35KV变电所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实现对变电所内相关设施的控制、保护,实现一些信号和数据的测试和收集。变电所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是促进变电所安全运行的良好基础,但是在自动化运行中必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的分析和解决。
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特点
综合自动化微处理器技术在变电所中的应用,实现了各个环节之间的功能协调,对变电所内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和状态量进行综合、统一的处理。变电所自动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采用交流采样通信保护技术,信息的传输速度更快、精度更高,传输的数据信息总量更大,针对直流变送器传输信息量大、传输速度慢的缺点,采用了事件优先级处理方式对变电信息进行远传;变电站中表征电力系统工作状态下状态量和模拟量通过监控系统进行收集,然后对以上状态量以及模拟量传输到调度中心,然后调度中心根据实际情况下达相应的控制和调节指令,现场的一次设备与监控系统中监控单元前置I/O模块相连接,实现数据信息的处理、采集、控制等,保障了电力系统工作状态下状态量和模拟量传输速度的进一步提升,准确度也更高。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由CT、PT提供微机变送器输送,使用微机采样,计算机编码直接输入,各种计算量的传送可以与数据采集微机通信,有着传输速度快、准确度高的特点,在目前的数据采集中应用十分普遍。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在调度端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保护和监控,对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微机保护与监控部分串行对测量值与整定值起到了信息保护,只能由调度端进行下达和修改。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还有着自检功能,维修和维护十分方便,实时检查变电所内部各种设备可能发生故障和缺陷的位置,并给出预警,对问题进行解决,避免运行过程中出现弊端,保障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2 35kV 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实际功能
2.1 电子监控功能
35KV变电所中,电子监控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系统的收集和处理功能,数据模拟量功能实现了数据采集后的显示和传输,判断其主要功率,为后期顺利测量变电所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设备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处理判断和采集显示都会造成警报信号的触发。每次警报的触发都会被系统自动的记录下来,平衡分时计算和统计在电能获取的同时完成,一些数据信息通过数据通讯接口进行收集处理。监控系统通过人为的操作控制可以实现调节,同时将自动感应装置安装在上面;然后是自动控制系统和手动控制系统,针对变电所实际电压和电流,警报处理系统会对其数据进行采集,对设备的温度和开关等量值等进行监控,一旦在监控的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就会对其产生的位置和原因进行记录,为避免日后出现相同的问题。远动功能在自动化系统中使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远动功能主要针对一些无人值守的变电所,实现数据的内部传输,实现数据遥控和远程控制。电网监控系统中,必须保障时钟的同步,才能实现系统记录和监控过程中的准确度,满足后期变电所的一些使用需求。最后是人机联合功能,以自动化信息为基础,变电所内的工作人员能够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数据信息内容,同时实现实时的记录和查询。
针对变电所实际运行情况,满足其管理功能,主要依靠运行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操作指导、模拟操作、事故记录等。
2.2 系统实际保护功能
计算机系统的保护功能在变电所运行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对变电所内部的高压输电线路以及变压器、母线、传输线路等进行保护。其中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保护措施,也具有一定的无功补偿功能,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激活以下功能。变电所的实际工作运行中,要能够对发生的事件及时的记录和保存,并准确的调整好时间,记录和保存时时间一定要保障准确,才能充分的发挥出其作用。确保计算机系统与保护系统之间的连接,就要设置一些信息接口,想要实现计算机系统中通讯协议,就要支持通讯接口,一旦发生内部故障,能够第一时间自我修复,每个继电保护装置项目都能满足自我保护的需求。
3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运行的常见问题
通信中断与死机问题是影响变电站自动化安全运行中的主要问题,经过我们对出现问题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变电所自动化安全运行过程中,信号的中断和死机现象是造成运行不稳定的主要因素,给变电站安全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点:后台的计算机上可以进行画面的操作和监控,但是下达的指令不能传输、数据也不能实时刷新;严重到时候后台计算机各种监控和操作功能都不能进行,屏幕还会出现黑屏现象,系统出现严重故障。造成变电所信号中断和死机的主要原因经过我们的分析可能是以下两个方面:
3.1 组网方式的局限性
组网方式与结构的科学与否是影响自动化系统数据传输速度和传输安全可靠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组网方式和结构。
3.2 软件的不成熟性,软件编程的缺陷
软件的成熟性主要指的就是开发软件和基础软件之间的兼容性,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兼容性,软件包的合理性等。变电所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与软件编程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软件编程是保障变电所自动化安全运行的关键。不同的编程方式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计算机在不同程序的运行下状况也是有所差异的,计算机CPU的运行负荷与编程的科学合理性有着一定的影响,编程不合理就会造成CPU的运行负荷增大,运算工作量增加,严重的情况下CPU超负荷运行还可能造成系统的瘫痪。
4 结语
经过以上的研究和分析,目前一些变电站已经逐渐的完成了自动化网络调度与现场运行管理现代化的实现,保障了变电所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促进了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是未来电网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我国软件环境和硬件条件的不断发展进步,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也会越来越明显。变电站自动化安全运行管理是保障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因此如何制定有效的变电站自动化安全运行管理模式,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是目前首要的目标,促进我国变电站自动化安全运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蔚蔚. 试论35KV变电所多方案设计与建设[J]. 电子制作,2015(07):17.
[2]叶圣尧. 35kV变电所自动化安全运行分析[J]. 中国设备工程,2019(23):209-210.
[3]杨卓霖. 35kV变电所建设和改造探讨[J]. 机电信息,2011(03):66-67.
[4]范卫民. 浅析供电系统安全生产管理[J]. 中国有色金属,2011(S1):142-144.
作者简介:马占军,性别:男,民族:汉,籍贯:黑龙江省泰康县,出生年月:1973.09.23,文化程度:大专,研究方向:变电所运行方面的啥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