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2.上海阿波罗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 201416;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电阻电焊主要参数对焊接接头剪切强度的影响,确定了适用于新燃料贮存容器产品集数管焊接的参数,并按照标准进行了焊机评定、焊接工艺评定,保证了产品的焊接。
关键词:新燃料贮存容器;电阻点焊;剪切强度;熔核
电阻点焊是Elihu Thomson在1877发明的,从那时起一直应用于金属薄板的连接制造。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电阻点焊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电阻点焊技术已经是汽车制造业中最普遍的连接方式。但由于核电行业制造主要有部件不规则、无大批量薄板连接的特点,导致电阻点焊在核电行业中却应用甚少。
在制造某核电新燃料贮存容器时,发现其吊篮含有集束管组件,是由150根铝管组成的十二边形结构,连接这150根铝管组成的结构需要采用焊接的方法来实现。由于铝的特殊焊接性及此产品的批量化,采用了自动电阻点焊。
一、母材
集数管的铝管材料选用的是AL6061 T6,此材料具有高屈服强度和良好的延展性。产品是φ60x1.5mm的管,其材料的化学成分如表1,力学性能如表2。
表1.化学成分(%)
.png)
表2.力学性能(室温纵向)
.png)
二、焊接工艺选择
铝合金具有强的氧化能力、较大的热导率和比热容,热裂纹倾向较大,容易形成气孔、夹渣和变形。且采用熔焊时铝合金的固态和液态颜色不一区分,焊工焊接时难以控制。
.png)
.png)
图1.标准试样尺寸(mm)
此容器的铝管管壁较薄,且只需要在铝管两端进行固定,因此考虑选用电阻点焊的焊接方法。电阻点焊是将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压紧在两柱状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最终形成焊点的电阻焊。
电阻点焊的工艺过程是先预压以保证工件接触良好,其次通电使焊接处形成熔核及塑性环,然后断电锻压保证熔核在压力继续作用下冷却结晶,以形成组织致密、无缩孔、无裂纹的焊点。[1]
三、焊接试验
根据产品要求,按照ASME Ⅸ进行相关的焊接评定及实验。依据标准照制备剪切试样,如图1,试样W≥25mm,L≥100mm,重叠中心有一个点焊;每组实验包括2片,试验材料厚度为1.5mm,薄板重叠25mm,根据实际产品试样长100mm,宽35mm。研究了不同的试验参数变化对焊点剪切强度的影响,如表1。
1)焊接电流
在预热电流为12KA,焊接电流为16KA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焊接电流、及持续时间,每组做三个试样,取得的剪切强度如下表3。
.png)
图2.试验试样尺寸(mm)
表3.不同焊接电流试验数据
.png)
通过上述表格,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焊接电流的大小就要适当的增加焊机电流持续的时间。在焊接电流13KA时,持续时间为350ms可得到一组较高的剪切强度。在焊接电流16KA时,持续时间为150ms,也可得到一组较高的剪切强度。
2)预热电流
表4.不同预热电流试验数据
.png)
通过上述参数,可以看出增加预热电流及预热时间,可以提高剪切强度值。同时也对母材焊前处理及电极压力也进行相关的参数研究。得出在母材焊前进行机械清理情况下,预热电流为12KA,预热时间为200ms,电极压力0.5×36%MPa,焊接电流为12.5KA,焊接时间为320ms,可得到数值稳定且较大的剪切强度,熔核直径尺寸大于φ6mm,熔深尺寸大于1.8mm。且随着参数的增加,此过程中产生的喷溅会增多。
通过上述试验结果,考虑到焊接时产品的效率,及设备承受能力等方面,及产品对无喷溅的要求,产品中拟采用预热电流为12KA,预热时间为180ms,电极压力0.5×36%MPa,焊接电流为12.5KA,焊接时间为200ms。
四、产品应用
采用上述参数,按照ASME Ⅸ-2013的要求进行了设备评定试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剪切强度根据标准QW-196.2.1的规定,要求每个试验N值大于等于2290N。根据QW-196.1的规定,焊件端面应无裂纹、未焊透、喷溅和夹杂。且宏观金相焊点熔核的最小宽度为3t,即4.5mm。焊点深度(熔化深度)最小为较薄板层(在每个接头中)厚度的20%、最大为全部板层总厚度的80%,即0.6mm~2.4mm。
设备评定需做剪切强度试验和宏观金相试样。试验要求连续焊接一串100个焊缝。焊缝五个一组,每组第五个焊缝要通过剪切试验。在上一串焊缝中,包括从最先和最后焊接的五个焊缝中各取一个,应共取五个焊缝做金相检测。得到剪切强度数值2900~3600N,最小熔深5mm,熔点深度1.5~2mm,无任何超标缺陷,理化图3。
.png)
图3.金相试样照片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连续焊接一串十个焊点,其中五个焊点应经机械剪切试验,另五个焊点应经金相检验,试样尺寸及试样方法和结果按照设备评定要求。得到剪切强度数据3100~3700N,金相试验最小熔深5.5mm,熔点深度0.5~0.8mm,且无任何超标缺陷,宏观金相图如下:
.png)
图4.金相试样照片
产品进行焊接时,为了保证设备的稳定性,要求焊工在每班前进行试验,以保证设备每天的稳定。电极采用弥散强化铜(CuAl2O3),为保证电极端面直径,其产品时每焊接10个点则进行一次修磨,每焊接50个点则更换一个电极。如下是产品进行自动点焊时的照片。
.png)
图5.产品焊接照片
五、结语
采用预热电流为12KA,预热时间为180ms,电极压力0.5×36%MPa,焊接电流为12.5KA,焊接时间为200ms的焊接参数,完成了110台高温气冷堆贮存容器吊篮集数管的焊接,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进度,并为核电行业自动电阻焊的应用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春东 电焊焊接技术浅析[J]黑龙江科学,2014.08(05)236.
作者简介:
彭寿燕(1984年),女,籍贯(山东青岛),中级工程师,硕士,专业:材料学,主要从事工作(核核电相关产品的焊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