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吴春龙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吴春龙
[导读] 摘要:伴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体系也不断趋于完善。
        山东卓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伴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体系也不断趋于完善。其中,预应力施工技术成为近年来房屋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关键技术,其在房屋建设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确保了施工效率的提升,还极大程度地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革新与发展。由于预应力技术受到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等因素的影响,房屋建筑企业一定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为提升我国房屋建筑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预应力施工技术;房屋建筑;质量控制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变得愈发严格,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强施工的成效性,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固性,采用可靠的结构设计技术是关键所在。当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变得日益普遍,但我国在该技术方面的应用还比较单一,加之该技术中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对施工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开展预应力技术应用时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将其完全应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若处理不当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为同类型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1预应力施工技术概念及特征
        预应力施工技术,即通过预先为建筑混凝土结构内设立钢筋、钢束等内力辅助结构的方式,减轻建筑物原来的负荷压力,提升整体建筑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常见的预应力技术包括加固、张拉等,若是在混凝土结构中加入张拉手段,便可称之为混凝土预应力结构。由于预应力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其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通常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构建面积小,自身质量轻,对建筑物的压力影响小。二是预应力构建具有较强的耐久性。三是预应力构建在应对结构变形或裂缝闭合等问题方面有突出的性能。四是预应力在应对建筑结构疲劳损伤、抗剪承载力等方面的性能较佳。
        2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2.1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是预应力技术应用的基础,也是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与传统施工技术区别较大,预应力技术采用的材料大多是通过特殊工艺加工处理实现的。施工人员要选择合适的张拉机械,如双作用千斤顶或拉杆式千斤顶等,提前对混凝土进行处理,以便更好地应用预应力技术。施工前,要配备好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提升预应力技术应用效果的人才保障,是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预应力技术需要使用张拉机械,复杂性较高,需要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2.2制作预应力钢筋
        预应力钢筋的制作是预应力技术应用的重中之重,是确保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施工期间,人们需要制作单根钢筋和钢筋束。单根钢筋的制作需要经过原料调配、低温拉条以及焊接等过程,需要经过严密计算才能下料,具体参数有钢筋构件的重量、长度以及尺寸等,同时需要分析低温拉条的成型率和锚具形状,充分考虑弹性变化和焊接长度变化。钢筋束的制作主要考虑张拉机械的承载力和锚具自身特点,需要保证钢筋长短和粗细均匀,避免构件随意插入,要根据下料量来合理安排生产任务。
        2.3线道布置
        在进行预应力线道布置前,施工单位需对现场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检查钢绞线的质量,在检查中如果发现安装不符合标准要求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倘若是钢绞线本身的质量问题,绝不能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在穿梭施工时转向与导向装置问题是非常常见的,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把质量关,最大限度地减小误差,确保穿梭工作的质量达标。
        2.4张拉
        根据实际情况,张拉可分为一端张拉和两端张拉,张拉时应以张拉力作为主控制指标实行双控管理,将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间的偏差控制在±6%的范围内。在张拉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施工控制,并妥善处理突发问题。如:张拉时发现混凝土破裂或断丝、断束问题,应立即停止张拉作业,待查明原因、妥善处理之后再继续张拉作业;张拉完成之后,要立即做好张拉记录,并将张拉数值精确到毫米单位。为了确保张拉施工的安全性,在张拉工作中,一定要做好技术控制。首先,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任何施工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任何情况下,作业人员都不得站立在预应力筋的两端,以防钢筋被拉断或者锚具失效造成巨大能量释放而威胁工作人员的安全。其次,张拉时要认真做好核对,确保孔道、锚环与千斤顶上的工具锚孔位对中,从而防止钢绞线打叉;要对预应力方向进行精确的控制,如若为直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垂直,若为曲线预应力筋,应使张拉力作用线与孔道中心线末端切线重合,从而减少孔道摩擦损失。
        2.5灌浆封锚
        张拉作业完成之后,应进行预应力筋穿束,为了保证波纹管不受破坏,在穿束前应先将钢绞线顶部用黑胶带绑好、包紧;穿束时不能硬顶,应采用反复推、转、抽、插的方式,将钢绞线从波纹管一端穿至另外一端,同时检查波纹管的平顺度;穿束完毕,应用钢丝球封闭,以免灌浆时漏浆。在对各种管线以及波纹管进行检查,并及时修补破损处、确保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时应采用压浆机从最低点压浆孔压入,压浆时应控制好速度和时间,确保压浆缓慢、匀速、连续进行;要保证孔道内排气通畅,压浆能在柱顶部孔道顶端饱满压出,从而使管道内充满灰浆。灌注完毕之后,待稳压期满,应用小直径振动棒将混凝土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状混凝土。
        3施工案例分析
        某工程结构如图1所示,该工地裙房共有7层,总高度为43.8m,主楼共设置了19层,总楼高度为79.8m。
         
        (a)结构平面图          (b)后浇带结构立面图
        图1 工程结构图
        从图中可知,该工程的上部结构是由现浇钢筋混凝土组成的框架结构。在施工中主楼的后浇带已完成了三层封闭,其他各层还未进行封闭,后浇带两侧出现了较大变形现象,因此只将第一层支架拆除。考虑到楼下的模板支撑有一定的变形现象,为了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应对工程事故产生的原因开展深入的分析,并做好记录。借助模板来承受施工荷载力以及新浇筑的楼层混凝土自重荷载,由于模板属于临时支撑结构,这种临时支撑结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而楼层主板的主次关系能够将荷载传递给梁,因此在施工中结构体系上的荷载已经不存在了,会通过模板的支撑直接传给时变结构体系的底层楼板。考虑到该工程采用的是局部预应力施工技术,因此通过计算与深入分析可知,该建筑物的每一层面积都比较大,穿插施工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可采用大面积预应力施工的方式并适当增加波纹管等工序,以防止混凝土破损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提高施工效果,保障工程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上涨,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居住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此外,我国预应力技术也不断趋于成熟化,并在提升建筑承载能力、完善建筑性能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预应力技术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确保了房屋建筑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高要求。
        参考文献:
        [1]胡传元.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8(25):66.
        [2]王世意.新时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179.
        [3]赵大宁.预应力混凝土的技术优势及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7(35):134.
        [4]袁涛.浅谈建筑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