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绿地系统布局规划 苗青青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苗青青
[导读] 摘要:根据城市空间的差异,所需要的绿地规划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城市在实际布局规划绿地系统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差异性。

        沂南县园林管理处  山东沂南  276300
        摘要:根据城市空间的差异,所需要的绿地规划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城市在实际布局规划绿地系统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差异性。尤其是在针对宜居城市风景园林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实际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需要充分体现绿地自身的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将需求与供给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绿地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宜居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绿地系统;布局规划
        前言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在持续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宜居型城市的建设就成了一个十分迫切的要求。而在实际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联系自然与城市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纽带就是风景园林,其不仅能够有效服务于我国宜居城市的建设,同时对于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也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就针对宜居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绿地系统布局规划的相关影响因素及策略进行具体研究。
        一、宜居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布局规划绿地系统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一)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其不仅包括城市内的湖泊、河流、地形等因素,与此同时,也包括城市气候等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城市特色的最重要体现,与此同时,它也是实际规划城市空间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依据。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候条件、地理位置条件以及地形条件,与此同时,这也是城市之间差异的最重要体现[1]。从最近几年的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评选结果来看,各城市都有其独具特色的自然条件,例如,青岛地区有美丽的海岸线、杭州地区有淡雅的西湖、成都地区气候相对温和等。在城市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不仅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城市也在影响着自然环境,单纯依靠人工的力量很难决定城市发展的走向。
        (二)城市人文因素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这也是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演变的结果。城市在每个发展阶段中都会留下其独特的历史印记和人文景观,这些景观往往会与城市发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进而构成城市的人文因素。通常情况下,这些资源主要包括非物质形态和物质形态两大类,一个地区的服饰、建筑等有形的文化就可以被看作是这个地区的物质形态人文因素,而手工艺技能、民俗等则可以被看作是这个城市的非物质形态人文因素[2]。从本质上来讲,这些都是城市居民在生活过程中重要的精神寄托,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因此,在实际规划城市自然景观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充分考虑自然特点,也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人文特点,进而充分体现城市的人文内涵。
        (三)应急避免场所需要
        从最近几年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情况来看,无论是城市规划方案的设计者还是城市的管理者对于绿地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积极作用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此同时,很多城市也会将绿地当做是城市大规模灾难发生后的重要的紧急避难场所。但是在现阶段,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建设用地与绿地建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除此之外,随着城市的发展,导致绿地的防灾减灾功能也呈现出了逐渐弱化的趋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实际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为了使绿地防灾减灾、应急避难的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也需要从整体的角度考量相关问题,将绿地的设计与城市道路系统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实现城市防灾减灾能力的真正提升。
        (四)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
        随着生活方式改变,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也在持续增加,而城市绿地就成了人们日常游玩休闲的一个重要场所。但是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城市绿地建设普遍存在分布不均衡、使用效率低、形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社区周边地区的绿地,由于利用率较低,很多都已经被居民改造成了菜地,严重影响了其使用功能的发挥。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人员就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对绿地进行规划,使绿地的设置能够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需要。
        二、宜居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布局规划绿地系统的策略
        (一)充分考虑宜居城市的特点
        在实际进行城市绿地布局规划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充分考虑宜居城市自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宜居城市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要素进行综合考量,对建设思维进行更新,充分体现宜居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特点[3]。在这样的思维领导下,能够使城市更适合居住,与此同时,其也会对宜居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将绿地规划与城市的宜居要素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使绿地的特点和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为宜居城市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点考虑城市宜居环境的营造
        以往,城市在进行绿地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而在宜居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效转变这一发展思路,充分体现为城市居民建造宜居环境的发展目标。在实际进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过程中,要做好重点的转换工作,充分突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为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使绿地建设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提升城市的宜居化程度。
        (三)坚持城市空间布局以自然为核心
        在进行城市绿地布局规划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城市特色保护的需要,另一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自身的自然特征,在此基础上,使城市的空间结构设计能够与本地区的山水构架有机地结合到一起,通过合理利用相应的自然要素,使城市自然景观风貌的特点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建设宜居城市绿地系统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本地的自然要素、人文条件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确保城市绿地的的综合效益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使城市绿地的空间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合理化和系统化,进而真正通过城市内部绿地系统的布局规划促进宜居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高涛.现代园林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理念研究——评《21世纪园林城市——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J].中国蔬菜,2020(06):114-115.
        [2]陈瑾.宜居城市风景园林规划[J].现代园艺,2014(02):75.
        [3]孙志丹.宜居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绿地系统布局规划方法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0(SC):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