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群众文化智慧服务的路径建设 聂燕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聂燕
[导读] 摘要:群众文化建设在大数据时代下,与信息化技术不断融合,为群众文化智慧服务方式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平台,在服务内容上更加丰富,大数据技术也为打造群众文化智慧服务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鄂尔多斯市群众艺术馆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010
        摘要:群众文化建设在大数据时代下,与信息化技术不断融合,为群众文化智慧服务方式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平台,在服务内容上更加丰富,大数据技术也为打造群众文化智慧服务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对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并对大数据时代群众文化智慧服务的路径建设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之需。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群众文化;智慧服务 
        在我国文化建设当中,群众文化建设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区域的文化繁荣水平和经济发展情况。因此,加快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群众全面发展、建立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大数据时代下,将群众文化信息化、数字化,能够使群众多渠道获得文化服务,满足群众不断变化地获取文化信息的方式,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民族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丰富的群众文化生活,对于提升群众的精神文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使社会的发展更加和谐。
        1.1.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在文化生活方面,同样需要更为丰富的文化生活来提升自身的精神文明。因此,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上涨的文化需求,使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由此可见,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增加人民群众的日常乐趣,还能够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气息的熏陶,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1.2.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依赖于城市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底蕴,同样离不开政府对群众文化的推广力度。所以,通过加强群众文化建设,能够将城市特色文化与外来文化充分融合到群众文化建设当中,对于进一步推动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群众文化宣传根植于人民群众当中,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挖掘出更多的文化素材和优秀人才,还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1.3.有效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强群众文化建设,能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来,以人民群众强大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升群众文化服务水平,促进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4.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
        群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大数据时代下,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群众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技术基础,更新了群众文化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拓宽了人民群众接收群众文化的方式,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同时,群众文化的不断更新,要求人民群众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辨认能力,改变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传统认知,更有利于激起人民群众的学习欲望,推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


        二、大数据时代群众文化智慧服务的路径建设途径
        大数据时代下,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优势,将群众文化服务进行更新,打造成集“文化宣传、社区服务、科普宣传、便民服务”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群众文化智慧服务方式,更有利于与人民群众的衔接,使群众文化服务更加智能。因此,大数据时代下的群众文化智慧服务建设,要从内容、形式、管理等各项因素入手,使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智能化、互动性、协同性更好的群众文化服务,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智慧便捷。
        2.1.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丰富群众文化服务内容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资源丰富,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建立完善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是群众文化智慧服务建设的首要内容。大数据时代下,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为主体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在文化需求上,也从单一化向着多元化发展,因此,为了增强群众文化智慧服务水平,在基础设施上,要加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丰富文化资源,“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互联网技术为平台”,健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中诸如导航、检索、反馈等多项功能,实现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内容的资源共享。同时,融合地方特色文化,积极发展民族文化,以充分发挥群众文化的引领作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以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为例,遵循“为读者服务”理念,在导航和检索建设上以方便读者为主旨,丰富图书馆数字资源,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建立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等识别方式,让更多的人进入到公共图书馆数字社区,选择所需的电子文化资源。除此之外,通过AR等高新技术,将虚拟信息与实际社会相融合,运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以3D的形式呈现书籍,增加了阅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智慧阅读文化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新时尚。
        2.2.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创新服务形式
        为了有效进行大数据时代下的文化智慧服务建设,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对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行收集,并加以分析,对群众文化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满足不同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提高群众文化智慧服务质量。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按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受教育程度,对人民群众的文化信息轨迹来进行数据信息收集,深度挖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追求,依据分析结果,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的群众文化智慧服务网站,对人民群众智能推送其感兴趣的文化素材,提高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其次,对群众文化智慧服务形式进行创新。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举行,为更多群众文化爱好者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并通过电视、网络直播等多种形式,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文化信息的滋养,用多彩的文化点亮人民群众的生活。同时,加快农村互联网、群众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进行,使群众文化传播途径更加畅通,人民群众的参与渠道更加多样,激发群众参与群众文化的热情。
        2.3.利用“科技+文化”优势,创新服务管理模式
        大数据时代下的群众文化智慧服务,可以对人民群众文化娱乐场地、设施、各项活动的开展等进行远程管理,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成本,并能实时监控公共活动区域的人员活动情况,对于防范犯罪活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群众文化的“科技+文化”智慧服务模式,能够集中更新文化内容并进行宣传,提升了群众文化的宣传效率。
        三、总结
        总之,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化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对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进行分析,拓展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在空闲时间里参与到文化生活当中,提高了人们的文化素养,是提升我国人民整体素质的重要方式,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韩青瑞.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建设和发展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0):11-12.
        [2]黄庆倩.大数据时代群众文化建设思路探索[J].文化产业,2019(18):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