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与思考 明媛媛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明媛媛1 吴茜娟2
[导读] 摘要: 信用体系建设是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的支柱,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现代化与管理标准的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有效的准则是交通运输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益的基础
        1南京佳鸿信用评估有限公司;2南京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 信用体系建设是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的支柱,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现代化与管理标准的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有效的准则是交通运输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益的基础。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也逐日突显出来,信用信息管理工作的过程也应该按流程操作,收集信息,评测信用,结束收集成果,通过对流程的完善来优化信用信息体系。
        关键词: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与思考
        引言
        信用体系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石,建立科学合理的信用体系是有效且系统的开展标准化工作的依据与基础。交通运输行业信用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分析了重点领域标准需求,目前行业信用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需要研究交通运输各个重点领域(如公路水运工程建设、运输服务、安全生产等)的信用标准化需求,提炼近期信用标准研制计划;此外还需要加强标准的宣贯培训,进一步提高全行业对信用标准化的认识,加强信用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从而加快交通运输信用标准体系建设。
        1、信用交通的相关要求
        交通运输部的有关文件指出了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与目标,将交通运输领域的信用体系作为重中之重,内容如下“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各领域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的执行标准体系,使得行业信用体系规范化,建立健全信用考核机制,形成完善的管理架构,重视信用评价与信息智能化融合在一起,建立监察审核制度,使信用信息系统得交通的各部门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运用,综合评价体系可以使得赏罚分明,激励从业人员守信,惩罚与约束失信人员,是评价体系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联动各个行业建立信用赏罚制度,联动各个行业共同监督。”文件的意见是很中肯的,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信息系统可有据可依,可开展工作进行实施。
        2、交通运输领域信用联合惩戒工作开展的难点
        2.1重点工作不突出,信用应用创新不够
        收集信息,评测信用,信息结果应用是现在信息应用工作的基本流程,但是该流程存在着主要要点不明确,没有优点的漏洞。监督机构对信用分类的管理也存在疏忽。交通建设、运输与安全方面也没有相关分类监督与应对措施。应用背景在信用体系领域也是比较缺乏的。只有在招标与投标的工程领域信用体系可以得到具体运用,在其他运输工程安全等领域信息体系很少运用,政府部门的负责人进行采买等事宜时并没有查处到位。赏罚分明也是对信用体系的完善,目前赏罚分明制度没有得到各行业部门的重视与应用。信用信息的应用创新力不足,规范化机制不够完善,很多问题不能落实到位或者落实情况较慢,严重影响了信息信用平台的建立与完善。
        2.2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不充分,未能有效应用
        数据没能有效的归集,协调不一致,很多数据出现破损。各行业部门对信息进行采集,但是没有明确的标准,还有些信息变化起伏不一致,以致信息无法融合到一起进行整理。行业的不同部门都收集了信用信息,但是各个部门的监督机制不同,考量标准也有很大区别,所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的难度变得很高,给企业信用信息链的形成增加了难度,也降低了企业信用信息的高速运转,不能形成一条完备的信用信息链。
        2.3信用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失信惩戒力度不足
        信用管理体制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设置明文规定对失信的人员进行出行限制,赏罚标准也不明确,所以目前的信用管理体制没有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整个社会没有意识到信用管理的重要作用,以致于现在的信用体制对大家的制约作用很小,目前只是对失信企业进行了招投标与获取银行贷款的约束,对广大民众的震慑力微乎其微。很多民营企业不需要进行政府采买与招投标的经营,也因此信用管理体系就没办法对他们进行有力的监督与管理。信用管理体制不完善,对从业人员的约束力不够,使得失信人员有机可乘。


        3、交通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与思考
        3.1信用信息归集规范化常态化
        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建立完善的信用平台。由相关部门进行信用信息的归集与共享,建立运输行业的信用服务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以查询到水陆空的各个运输市场的信用信息,在系统中也可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系统,设立赏罚制度,对不遵守信用体系的人员进行约束惩罚。收集信息,评测信用,信息结果应用也应设置在该平台里,进行信用信息共享,更好的提高信用平台的使用效率。再由相关部门制定信用体系的法规,上传平台进行全民监督执法,使信用信息体系越来越完善,形成标准化的流程。这也是这几年工作的重点。
        3.2从业人员统一纳入平台管理
        信用体系的建设需要建立赏罚分明的信用评价体系。有关部门应该将从业人员统一纳入平台管理,将信用有问题的人员纳入“黑名单”全民公示,问题人员的信用问题与处理结果写进平台,与其他相关平台进行资源共享,使社会知晓。对信用良好的部门与企业先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纳入平台,形成模范带头作用,由小带大由点及面影响并深入其他部门,也为其他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在交通运输部门对涉及信用体系建设的单位录入信用信息平台进行管理,信用评价流程也需要不断完善,对从业企业与部门进行资质资格审查做出相应的评价录入系统资源共享。现在,交通部门已经开始在运行信用评价系统,对运输部门与人员进行公开的信用评价,使社会了解评价结果。相关部门进行赏罚分明,使从业企业与从业人员在交通运输行业有据可依,有规可守,规范赏罚制度,对不遵守相关法则法规的企业与人员,向社会全体公开信用评价之后的结果。
        3.3推进信用信息公开共享
        交通运输部门的信用平台进行信息资源公开共享,结合赏罚制度进行约束从业企业与人员,将交通运输部门收集的信用信息进行公示,确定信用信息共享流程,开展信用信息的收集与应用,统一进行归档,收集信息数据,完善社会信用代码,由代码进行查询信用情况。加工整理信用信息,开发示警功能,共享信用信息,使信用信息可以在交通运输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信息公开,确定公开的过程方式与内容,使得信息得到更大化的应用。信用良好即可享受交通运输待遇,信用不好则限制交通运输待遇,使在线审批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水陆空运输信用也可以产生很大的作用,加强道路建设中的安全等方面的应用。
        3.4信用等级划分
        进行信用等级的分类,学习全国公路进行的信用等级分类。中小民营企业之间在经济基础、经营状况等方面存在很多区别,也应该进行信用等级分类。高速公路的分类需要考量车辆的以往通行情况,查看车辆的信用等级,排在哪个分类里面,同时也可再进行细分,查看是否有未缴纳通行费的情况,对此进行有、无、待定的分类,有即是有过该行为,应限制出行,无即是信用良好,可进行同行,待定则需要进行查询,查询通过后即可判断是否可以进行通行。也可设置成黑白灰名单,或者用1、2、3来代替标识。建设企业也可采取此种分类方法对信用体系进行分类,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与技术水平。
        结束语
        对信用交通下的信用高速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高速公路通行费流失面临的严重形势,论证了信用高速建设的必要性,结合信用交通的相关要求,提出了信用高速体系的构建方案。
        参考文献
        [1]黄金.江西以点带面推进“信用交通省”创建走深走实[N].中国交通报,2019-07-30(002).
        [2]程根源,王杰,李浩.“信用高速”体系的构建[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11):280-282.
        [3]刘小明.完善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助推实现交通强国[J].中国信用,2018(09):8-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