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培训部西南分部 610000
目前,受到社会思维活跃、价值观多样化等因素影响,员工个体心理活动更趋复杂。国航培训部西南分部党委充分挖掘现有培训资源潜力,以创新视角看待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员工队伍的思想状况特点,聚焦员工心理健康,引入现代心理学方式方法,开展有针对性、预见性和基础性的心理类培训,提升员工队伍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辅助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促进队伍稳定,为航空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服务。
一、新形势下国企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要求
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指通过说服教育,使人们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后也将长期发挥重要作用。
对国有企业来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更是具有特别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途径。保持基层党员和员工队伍稳定,是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形势下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应对新挑战
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迎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同时,社会环境发生巨变,我们需要应对的挑战也在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安全生产压力大、市场竞争加剧、员工诉求多元化和员工个体面临的生存压力等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安全生产压力增大。中国民航企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重视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员工安全生产技能,全行业良好的安全业绩领先世界航空业,2017年运输航空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值为0.015。但是要保持更长的安全生产周期,局方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安全隐患零容忍、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等理念更深入人心,企业发展规模日益扩大、更加复杂的生产运行环境和深化改革等多重因素叠加,航空企业、员工面对的安全生产压力日益加大。
(二)个体思维多元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个人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张扬,社会成员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人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个体思维日益多元化,集体主义意识淡化,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平衡更加复杂,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强烈冲击。
(三)员工诉求多样化。作为现代社会的生命个体,受到不同价值观影响,新形势下员工个人利益诉求更加多样化,个人的职业成长、工作环境、薪酬回报、同事关系、情感需求、心理需求等利益诉求和家庭婚姻等方面的压力纷繁交织,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考验。
(四)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方法受到挑战。由于对象和环境变化,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工作体制与工作现状已不能丝丝入扣,很难真正把握员工的真实需求,往往要依赖于行政命令,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效果差,员工不认可。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单调、形式不活、缺乏新意、程序化的问题,在许多基层党组织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迫切需要引入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新方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把思想政治工作推向深入。
三、心理类培训的理论基础及异同分析
(一)员工心理类培训的理论基础
培训课程以科学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将健康心理学压力-应激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咨询心理学认知行为疗法的理念和技能、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民航一线员工的压力、情绪管理需求和痛点有机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明显。
培训设计所参照的具体心理学理论包括战或逃反应模式、问题/情绪导向的压力应对策略、情绪粒度理论、理性情绪疗法情绪ABC理论、表现原理、意义换框法、课题分离、正念冥想、积极心理学PERMA理论等。
(二)心理类培训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异同比较
企业员工心理培训与思想政治工作有不少相同之处:(1)工作对象都是人,都是航空企业的员工;(2)从组织层面看,二者的目的高度重叠,都是为了转变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行动、让员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影响工作表现,从而达到更高的思想觉悟和更加积极饱满的工作状态;(3)从结果导向上看,二者都是力图对员工施加正向的、积极的影响,对抗负向的思想和行为;(4)从性质上看,员工心理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有其固有的工作规律和特点,还有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工作基本原则和科学的工作方法。
四、心理类培训在西南分部的实践探索
基于上述研究和考虑,培训部西南分部开展了针对飞行员队伍的心理学培训试点,包括访谈、课程研发、组织实施等。
(一)访谈情况
西南分部成立课程研发小组,由具有心理学教育背景的2名教员负责飞行员访谈工作。访谈工作于2017年12月正式启动,按照覆盖各职级飞行员的原则进行访谈对象抽样,共访谈23名飞行员,其中包括5名副驾驶、8名机长、6名机长教员、4名检查员。访谈工作历时约一个月。访谈形式为一对一或二对一匿名半结构化访谈,访谈人员对信息和访谈内容严格保密。
1.访谈结果
访谈发现,飞行员群体普遍面临较大的压力,即将转升机长的飞行员和刚升机长的飞行员的压力显著高于其他阶段飞行员;飞行干部普遍比普通飞行员的压力更大。其压力的主要来源则是飞行安全压力和工作生活平衡的压力,压力下飞行员会容易出现易怒、冲突、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
通过对访谈情况的分析,飞行员群体面临压力与情绪管理方面的困扰,亟需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2.飞行员对心理培训工作的期待
经过访谈发现,飞行员普遍认可心理培训的重要性,建议重点抓初始阶段和转升机长关键阶段;他们期待专业人士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希望个人隐私可以受到保护。培训内容方面,飞行员们期待能学习到实用又有趣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不止涉及工作,也能用于生活。在培训形式上,他们希望能组织携带配偶或孩子参与的亲密关系工作坊、亲子主题工作坊等培训活动。
(二)课程研发
根据对飞行人员的访谈结果,培训部西南分部开发出《阳光心态-飞行员篇》课件。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压力和情绪两大主题,目标在于通过培训,提升飞行员进行自我压力管理、情绪管理的意识,提高觉察压力程度、情绪状态的能力,能够理解、应用不同种类的压力应对策略应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类压力源,能够认识负面情绪的价值,觉察和接纳各种不同的情绪,同时灵活应用意义换框法等情绪调节技能,管理负面情绪,全方位滋养身心,主动创造积极体验(课程内容详见附录)。
(三)课程实践
截至目前,《阳光心态-飞行员篇》培训已经实施了四次,地点选择在环境优美的户外培训课堂,来自国航近80名飞行员参加了培训。参加培训人员分属不同年龄段,不同技术水平,学员在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中学习在压力下奋起、为情绪“增肌减脂”的方法。
(四)效果反馈
1、培训效果
培训的短期效果集中体现在学员参与课程的表情和行动上,不少学员从刚来到教室时的不主动,甚至是有轻微的抵触情绪,到后来的积极发言、踊跃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分享个人经历及观点,到最后颁奖仪式时兴高采烈地与同伴击掌庆祝,放松的心情溢于言表。培训的长期效果体现在飞行员在培训结束后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学以致用,将压力调适到健康的范围,更好地与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相处,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提升主观幸福感,预防心理障碍,有利于保障飞行安全和飞行品质。
2、学员反馈
参与课程的飞行员们用口头反馈、在课程评估表上留言以及主动做培训体验微信分享链接的方式表达对培训的认可与赞赏。第一、二期培训的学员满意度分别高达98.6%和99%,学员纷纷留言表示“希望开展更多”、“下一期也想参加”、“希望这个系列能够继续下去”、“非常及时,飞行员很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推荐让没有参加过的同事都参加”……第二期1名学员在培训结束当天主动制作了一个微信网页,讲述参与培训的体验和感受。
六、促进思政和培训工作融合发展的建议
在现有心理类培训成功实施的基础上,培训部西南分部党委初步尝试到了以心理类培训探索创新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丰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实效。着眼长远,面对中航集团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空运输产业集团的战略目标,迫切需要在更多领域、更宽视野拓展心理类培训的应用,切实提升新形势下国有航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基于此,有如下工作建议:
(一)提升思政工作能力。国有航空企业拥有一支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工作能力强的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受工作特点影响,他们不仅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还要拥有良好的、做员工思想工作的思政工作能力。
(二)拓展心理培训领域。引导各基层党委从实际需求出发,关注到员工心理健康,以公司现有心理培训资源为主、社会资源为辅的方式,以主题心理沙龙的形式,开展员工及家属的日常心理辅导,营造一个安全、开放的“场”,让面临相似的困境和挑战的同部门、同工种员工之间进行深入交流、分享、共情,起到舒缓压力、增进友谊、凝聚团队的作用。
(三)加大课程研发力度。持续加大心理类培训课程的研发力度,开发阳光心态-客舱篇、地服篇等系列课程,将心理健康培训拓展到公司各主要生产保障专业员工队伍,适应不同岗位、不同工作环境下员工的心理健康需求,建立心理类培训的课程体现,增强此类课程在员工队伍中的影响力、吸引力。
(四)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借鉴国际一流航空公司经验,设立心理活动室,购置箱庭等心理活动设备,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在团体辅导和培训之外,安排有专业背景或资质的人员提供心理咨询,满足个体化心理服务需求。
七、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有航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的形势和挑战。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引入心理学培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和时效,在飞行员、乘务员、签派员、地面服务人员、机务维护人员等队伍中开展心理健康培训,拓展党组织工作领域,辅助促进员工队伍和谐稳定,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尝试,既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又体现了新形势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对基层党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18日。
[2]新华社:《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对国企的领导不动摇》(http://www.xinhuanet.com// 2016-10/11/c_1119697415.htm),2016年10月11日。
[3]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71382/71481 /4854367.html),1999年9月29日。
[4]江光荣:《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
[5]Linda Brannon,Jess Feist,John A. Updegraff:《健康心理学(第八版)》.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