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有企业对中青年职工意识形态工作的转型升级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朱璇 杨秋 许莉
[导读] 摘要:企业的改革和升级离不开广大青年职工对具体工作的推动和落实,“人才强企”战略也势必得到强有力的推进和支持。
        成都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企业的改革和升级离不开广大青年职工对具体工作的推动和落实,“人才强企”战略也势必得到强有力的推进和支持。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对青年职工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关乎促进企业的兴盛,也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
        关键词:国有企业;中青年职工;意识形态;转型升级
        1意识形态的主要内涵
        被称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系性、有意识地反映社会性、经济形态和政治体系的意识形态系统。它反映了社会政治思维、法律思维、哲学、道德、宗教、文学和艺术的各种形式,反映了某些阶级和社会群体的基本利益。它的本质是一个总体观念的总和,并具有阶级性、隐蔽性和实践性三个方面基本特征。
        2现阶段国有企业的意识形态问题
        2.1企业对管理的重视不足
        对人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时,尚存在认识不够等问题。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企业认为意识形态属于哲学研究的范畴,故而未将该项工作设为重点来思考、研究和布置;另一方面,在没有了解当下企业内意识形态的实际情况前提下,部分企业领导人员对于意识形态工作与经营发展间的紧密联系存在认识误区,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2.2企业中青年职工抵御意识形态影响能力不足
        由于大部分的80后和90后青年职工的成长都与互联网相联系,故而,其往往具有强的自我意识,也更易受到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和蛊惑。由于企业的特殊性,施工生产项目普遍远离城市,工作环境艰苦,生活枯燥乏味,情感生活不足,这就使得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更倾向于利用网络,获取外在信息。在信息社会的当下,多种意识形态思潮传播迅速,缺乏独立性、客观性甚至“煽风点火”“断章取义”的碎片化的信息更容易被青年职工所接收,被影响甚至灌输的几率也颇高,随着影响的深入势必给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带来重大隐患。
        2.3参与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员专业能力不强
        当前企业意识形态工作人员主要由党务人员、工会人员、宣传人员来承担,而这部分人员一方面本身就是青年职工,就是易受影响的人群,加之平时对于意识形态的敏感性不强,又忙于具体业务,让其承担意识形态工作有些勉为其难;另一方面,政治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意识形态工作上经验相对欠缺,有的甚至意识形态的概念都不甚清晰,难以达到工作要求。
        2.4意识形态工作方法陈旧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多数采用宣贯、教育、灌输、强行禁止等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可以更直接的传达,但由于没有消化和提炼,显得过于生硬和单一,涉及意识形态方面的知识和理念更是少之又少,加之青年职工互动性不足参与度低,对工作的不认同甚至厌烦都有存在,最终致使思想政治工作限于疲软无功,意识形态工作处于无形的状态。
        3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建议
        3.1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
        提升思想站位,从企业的领导者开始,要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摒除错误认识和判断,深刻领会到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意识形态工作的作用,加强对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指示的学习,夯实意识形态理论基础,提升知识的系统性和精准性,让自身具备不良思想乃至敌对思潮作斗争的能力,进而提升化解党群矛盾及破除干部职工思想混乱的工作业务能力。


        3.2注重青年职工的培养和引导
        企业的管理者要把同青年职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放在显著位置,对青年职工的实际需求有了更全面的掌握,才能使得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效果。企业里的青年职工大多数的入职时间不长,同企业内部人员相比,他们的工资收入是普遍偏低的;他们从学校步入社会的时间不长,所从事的施工生产工作与其自我成长和进步的期望相比存在差距,每天住板房、处野外的生存状态与个人对多彩生活的向往也有一定距离。这些收入上、工作上以及生活上都存在着期望和现实的矛盾,会对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企业的信任度乃至生活的信心造成打击。为此,在一定要从现实处境和内心状态对这一群体进行管理,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让基层员工能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收入的提高,让成长的心在工作上有着力点,让激情的心在生活上有安放处。要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融入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引导企业往人性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让青年职工对企业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形成于教育中,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3.3提升业務人员的工作能力
        意识形态涉及的内容繁缛复杂,且有些思潮和概念的边界不清,有必要对相关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一方面通过培训让其领悟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另一方面让其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深刻理解和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和规律,最终能够独立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
        3.4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方法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灵活创新,把原来强迫灌输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大众化的学习内容,把固定僵化的宣传方式转变为通俗易懂的宣传形式,把枯燥的文字交流转变为润物无声的思想交流。对于文件的传达和工作的部署,要细化和总结,结合沟通人员的情况和实际工作进行传达和部署。同时,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突破文本的规章制度,向广大职工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涉及国有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的管理决策、保护职工权益的方法和渠道等。
        3.5坚持不懈地凝聚力量,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纳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依法治企实践和规范化建设、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各项主题实践活动建设,德育讲座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基地,培养新老员工,突出建设者的工作导向和心灵家园,坚持“突出大势、突出大事”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德育讲座活动管理,开展示范道德讲座评选、道德讲座成功案例征集等载体活动,打造更加系统、成熟的道德讲座新模式。要做好典型人物的选拔推荐工作,广泛宣传各类好人好事和道德模范事迹,弘扬先进典型人物的崇高精神和优良品格,形成崇尚道德、善良相待、胸怀大志的良好社会氛围。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六大传统节日中,开展了一系列以弘扬时代新风为主题的“我们的节日”活动。实施基层文化建设工程,大力发展团队文化,培育团队文化活动品牌。
        3.6坚持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宣传思想队伍的基本素质
        大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脚、眼、脑、笔的素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产一线,宣传“带露珠”、“冒热气”的基层经验。要增强发现问题的良好眼力,知微知大,用政治敏锐去观察,在文章的编排上显示自己的能力;要培养洞察力,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学习理论、专业和新技术,增加知识储备,克服技能恐慌,成为高素质的政治工作者。加快“菜单式学习”、“主题式学习”、“分类式学习”机制建设,定期举办党员培训班,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课堂服务”。党员干部分阶段安排到各类名校和红色教育基地集中培训。加强网络评论员和媒体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轮训制度,建设新闻稿件全媒体转化、新闻可视化、视频编辑应用等复合型媒体人才队伍。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国有企业各项工作正确顺利开展的基础。经济建设作为党工作的中心环节,而意识形态则是党工作顺利开展的指导方针,需要国有企业高度配合党的这一重要工作,在生产经营中很好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从而带动社会经济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任双双.搭建国有企业文化与个人意识形态之间的平衡桥梁[J].中国集体经济,2018,(24):35-36.
        [2]单玉琳.加强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4):18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