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方式对大叶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 影响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张伟雄
[导读]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连南县茶园大叶茶树的产量,本文主要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大叶茶树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的影响,期望队推动连南县茶叶贸易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连南瑶族自治县森林资源调查设计管理中心  广东清远  511500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连南县茶园大叶茶树的产量,本文主要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大叶茶树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的影响,期望队推动连南县茶叶贸易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灌溉方式;茶树;产量;生化成分;经济效益;节水率
        引言
        茶叶是我国南方地区普遍种植的一种经济作物,优良的生长环境对提高茶叶的产量有着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我国的一些低纬度地区,湿度高、日照充足的地区,非常适合大叶茶树的种植。但是由于近两年气候较为异常,导致我国南方地区的茶树减产严重,鉴于此,一定要采取合适的茶树灌溉方式,以此来有效提高大叶茶树的产量和质量。
        一、实验材料以及实验方法
        (一)实验材料
        连南瑶族自治县是广东清远下辖属的一个民族自治县,为广东地区少有的少数民族聚集区。连南县整体的地形地貌为丘陵结构,地势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土壤为南方地区常见的红壤。同时连南县属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均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鉴于连南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它非常适合大叶种茶的种植。 在连南县境内的茶园主要集中分布在以下乡镇:大麦山、大坪、寨岗。截至2015年,连南县茶园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4923亩,产量高达236吨,其中大麦山镇产量为158吨,大坪镇产量为25吨,寨岗镇产量为22吨。连南县的茶叶产量为连南县创造出了3000万的经济收益。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连南县种植的大叶种茶品种主要连南大叶,也有少数茶园引入了一些适合在连南地区种植的新型茶园品种如金观、金萱、梅占、英州1号等。
        由于连南县处于季风区,全年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冬季和春季为旱季,降水稀少。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大叶茶树的影响,故选择连南地区大规模种植的连南大叶,种植土壤为连南地区的红壤。借助仪器设备对红壤成分进行检测后发现,土壤中包含的基础养分如下:①土壤有机质12.7;②全氮3.2;③速效钾K20)145. 1 mg/kg,pH 值 5. 2;④磷元素含量为12.7。
        (二)实验方法
        为了更加精确地测量出不同灌溉方式对大叶茶树生长方式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对照实验的方式进行试验设计,为确保实验精确性,共进行三次对照实验。在连南县某镇的茶园种植区域内,专门划分出130平方米的实验种植区,种植区域内所种植的茶树苗均为随机选择且初期生长质量良好的种苗。同时,将实验种植区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区域,在这四个区域内,采用的浇灌方式都各不相同。如区域A内,采用微喷灌的方式,日灌水次数设定为12次,每次灌水量为600 立方米/hm2;在区域B内,采用滴灌的方式,日灌水次数设定在18次,灌水量为300 立方米/hm2;在区域C内则采用地面灌溉方式,日灌水次数为6次,日灌水定额为 800 rrf/hmz。而在区域D内,则主要依靠雨水进行灌溉,无人工灌水干预。
        (三)实验观察
        为了检测不同灌水方式对茶树生长产生的影响,参与实验人员需要重点观察茶树的以下特征:首先,需要认真观察茶树的发芽时间,以7天为一个周期,定期定时观察不同种植区域内茶树的发芽情况,并对茶树新芽的颜色、质量、密度等因素进行记录。此外,在针对大众茶树进行采摘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采摘要求进行采摘,并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生化检测在,按照茶叶生化成分中的浸出物、茶多酚、咖啡因以及儿茶素含量进行检测。
        二、实验结果和分析
        (一)不同灌溉模式对大叶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经过为期一年半的生长实验后,收获了头茬大叶茶,结合表1 对大叶茶的发芽时间以及密度等因素的记录可知,处于同一生长环境内的大叶茶,其茶树的抽芽时间基本相同,没有较大差异,但是茶树的其他生长因素之间却存在巨大差异。就茶树的叶片颜色来说,采用微喷灌技术和滴灌技术的茶树的颜色相对深一些,采用地面灌溉方式的茶树叶片颜色相对较浅,而采用自然灌溉方式的茶树其颜色整体呈浅绿色。由此可见,不同的灌溉方式直接影响茶树叶片的颜色。此外,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大叶茶树的新芽生长情况也存在一定差异,采用滴灌和微喷灌技术的茶树,其新芽的密度和百芽重相对较高,而采用普通灌溉方式的茶树其新芽的密度以及百芽重都相对较低。
        表1不同灌溉方式10号茶叶各种生物学性状指标
        (二)不同灌溉方式对大叶茶产量的影响
        在对头茬大叶茶进行采摘后对不同灌溉区域内的茶叶产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最终的采摘结果可知,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大叶茶树的产量。和地面灌溉技术和自然灌溉技术向比较,采用微喷灌技术和滴灌技术浇灌的大叶茶,其产量普遍可以增加5.34%左右,采用滴灌浇灌方式生产的茶叶,其产量最高。较微喷灌技术浇灌的茶树高出1.3%个百分点。由此可知,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中,采用科学的浇灌方式可以大幅提高茶树的产量。
        (三)节水灌溉方式对大叶茶树生长的影响
        通过分析茶树的生长规律可知,水分胁迫会直接影响茶叶叶片的光合效率,如果水分不足,必然会对茶树的生长产生影响。鉴于此,有专家指出,可以通过适当的延长灌水间隔来提高茶树叶片的光合效率,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分析可知,以10天为一个周期进行浇灌可以有效提高茶树的叶片水势,从而大幅提高其净光合速率。此外,在不同的灌溉方式下,茶园整体的节水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可知,采用微喷灌技术对茶树进行浇灌时,其节水率高达53%,而采用滴灌浇灌技术时,节水率为33%,二者之间相差1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如果茶园想要提高节水率,可以普遍采用微喷灌技术。
        (四)不同灌溉模式下大叶种茶的经济收益对比分析
        经过头茬大叶种茶采摘后,按照2019年大叶种茶的收购价格计算,茶叶品质、品貌较好的大叶茶,每公斤的收购价格为18元,采用地面灌溉方式种植的茶叶收购价格为13元每公斤,而采用自然浇灌方式的大叶种茶每公斤收购价格仅仅为8元。由此可见,不同浇灌方式浇灌的茶树不仅产出的茶叶种类存在差异,同时茶叶的收购价格也各不相同。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如果茶园全部采用微喷灌或者滴灌技术进行大叶茶种植,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茶叶的产量,同时也可以增加茶园的收益,按照茶园的种植面就计算可知,采用节水种植技术浇灌的茶叶,纯收入可以达到2 092. 2~3 972. 0元/霜,最终的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元,相比未浇灌茶园的种植收入,高出。
        (五)不同灌溉技术下对茶叶生化成分的影响
        在对头茬大叶茶进行采摘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了一芽二叶的标准化彩照方式,并按照传统的烘干技术对新采茶进行烘干,茶叶烘干后,对不同浇灌区域的茶叶的浸出物以及内部的茶多酚、咖啡因以及儿茶素等生化成分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为表2所示。
        表2不同灌水方式10号茶叶各种生化成分指标

        通过分析表2 可知,在相同的种植条件下,不同浇灌区域的茶树所产出的茶叶其内部的生化成分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采用微喷灌技术和滴灌技术浇灌的茶树,其内部的浸出物含量约为0. 32%〜0. 54%,茶多酚含量约为0. 31%〜0. 88%,咖啡因含量约为 0. 23%〜0. 36%。由此可见,不同灌溉方式会直接影响茶叶的生化成分。
        三、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政府为了推动连南县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开始投入资金对连南县的茶园进行节水设施改造。结合前文分析可知,连南县是一个民族自治县,茶叶收入不仅是当地的主要收入,同时也属于连南县的一大农业收入。鉴于此,当地政府一定要利用专项资金对当地茶园的灌溉方式进行改造和优化,但是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前文中的实验研究主要针对浇灌方式对特定茶叶种类(大叶茶种)展开,由于连南县其他地区引入了一些新型的茶叶种类,所以在进行浇灌技术改造时,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茶叶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浇灌方式,并通过对照实验的方式检测茶树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二)研究展望
        除了根据节水灌溉方式对茶树生长进行研究之外,还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对连南县的大叶茶树种植环境进行系统化分析,然后将分析数据储存在专门的数据库内,并利用现在非常流行的空间统计分析数据来分析在自然环境不变的基础下,影响大叶茶产量、质量以及最终的收购价格的各类因素,并结合因素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用该体系来指导连南县地区的茶叶种植。
        此外,还要分析在不同浇灌模式下,大叶茶树的耗水量以及生长品质茶叶。如可以通过大叶茶树的耗水量以及其最终的茶叶产量来分析最佳的耗水量区间,并按照该耗水量区间对茶树进行定期、定量喷灌。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在不同浇灌方式下大叶茶树的生长情况以及最终的产量。在通过长达一年半的茶树种植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
        ①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茶树的抽芽时间不会因灌溉方式的变化产生变化;
        ②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处于不同浇灌方式下的大叶茶树的叶片颜色以及新芽的抽芽量、百芽重以及密度等因素都存在一定差异,采用微喷灌和滴灌浇灌的茶树其抽芽量和百芽重相对较高;
        ③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处于不同浇灌方式下的大叶茶其茶叶内部的生化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滴灌和微喷灌技术的茶叶无论是内部的咖啡因含量还是茶多酚含量,都要显著高于采用地面浇灌模式和自然浇灌模式的茶叶.
        ④不同浇灌方式下产出的茶叶其市场售价也存在差异,其中采用节水技术浇灌的茶叶,市场收购价格相对较高,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杨净云, 张兰芬, 翟国亮, et al. 不同灌溉方式对云南大叶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 节水灌溉, 2017(4):5-7.
        [2]胡艳萍, 邵宛芳, 赵远艳,等. 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机械化采摘技术研究[J]. 云南农业, 2017, 000(002):47-49.
        [3]王智慧. 云南大叶种茶树种质资源与红碎茶品质关系研究[D].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