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题比赛看教师专业成长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吴盛
[导读] 命题是教师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教育研究中心  吴盛   311800

【内容摘要】命题是教师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一道好题,需要深思熟虑;一份好卷,更是需要智慧的整合,如何巧妙的将知识的考察与能力的培养融合起来,需要我们去好好地思考与探索。通过命题设计,教师对自己会有更新的认识,将有助于他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关键词】命题 专业成长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激励教师研究高(选)考、原创试题和分享成果,我市教育研究中心在2018年10月份举行了全市高考学科教师命题比赛活动。整个活动搞得如火如荼,教师们普遍的感受是:通过命题,自己的专业素养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一、命题与专业成长
        促进通用技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有许多,教师通过命题提升专业成长不乏是一种好的方法。
        (一)通过命题,新课改得以深刻体会;
        通用技术学科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思想,最后都是以考试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研究考试和命题是学习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更好地理解新课程改革思想。
        (二)通过命题,课堂教学将更具针对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学生和教学评价的观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对如何进行考试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通过命题,知识体系更为熟知;
        通用技术学考试题往往“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大多数问题都是创造性再现或灵活地使用教科书知识。通过命题,可以熟悉知识体系,促进对基础知识和主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科知识的整合。
        (四)通过命题,理论与实践更加融合。
        通用技术学考试题一般都是以一定的生活实际、技术前沿为背景材料,从背景材料中分析得出通用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以及技术发展的趋势。如何把课本理论和技术热点有效地结合起来是通用技术命题的方向,这就要求命题者增强对新技术的敏锐性,抓住理论与生活实际的关联点。
        二、通用技术学科命题中的注意点
        (一)试题要紧扣学科核心素养。“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这些通用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应在试题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试题的覆盖面要广,同时突出重点。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科技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1].所以通用技术的试题要体现理解性、记忆性、技能性、创造性,要在检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三)试题情境的创设要符合时代的特色、技术的前沿,更要关注技术发展的方向。好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技术的力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三、命题能力提升“三阶段”
        一个教师的命题能力不会是天生的,从最初的做题、析题,到最后的命制出一份原创好卷,必将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在众多的习题中,运用拿来主义,按考试要求拼凑出一张试卷;在拼出“好”卷的基础上,尝试改变一道题,能根据考题模仿出这一类题;最后,教师能原创出属于自己的一份试卷。
        (一)拼好一张卷
        命题的初级阶段是能拼出一份“好”试卷。何为“好”的试卷?好试卷要符合一些基本的要求,试卷整体要有高效度与高信度,每道试题要做到难度适中和有区分度。
        1.关注基础,恰当评价学生对“四基”的理解和掌握;
        2.关注现实,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关注过程,改变试题的呈现方式,增加学生的探究欲望;
        4.关注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二)改变一道题
        试题改编就是在原有试题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在考查形式上、考查功能上使之发生改变而成为新题。改编试题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不同题型之间的转换、重新整合、转变考査目标、设置新的问题情境等。
        原题:(2017年4月选考)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准备用外形已加工的矩形钢制作如图所示的零件,设计了下列工艺流程,其中合理的是(  )
        A.钻大孔→钻大孔→锯割槽→钻小孔→锉削;
        B.钻大孔→钻大孔→钻小孔→锯割槽→锉削;
        C.钻小孔→钻小孔→锯割槽→钻大孔→锉削;
        D.锯割槽→锯割槽→钻大孔→钻小孔→锉削。
        改编题: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利用矩形钢加工如图所示的工件,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钻孔时应该戴防护眼镜而不戴手套;
        B.锯割前应注意留有锉削余量,起锯时用大拇指引导;
        C.需要用到划针、划规、手锯、平锉等工具;
        D.推锉时,左右手施加的压力变化为:左手由大变小,右手由小变大。


        从上面的原题和改编题,我们不难看出,试题的主体还是如图所示的工件,原题中的考查点是金工加工流程,而改编题的考查点是金工的操作要领。改变试题,就要求我们老师需要理解原题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挖掘新的考查点,然后通过文字的编辑、斟酌,答案的验证等,最后形成一道改编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就能得到成长。
        (三)原创一份卷
        原创一份卷往往是从原创一道题开始的。原创试题的突出特征是具有“新颖性”。简单地说就是依据通用技术学科课程标准、考纲,选取考查内容,根据考查要求,创设合理的情境,形成原创试题。原创试题往往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常见的命制方法有: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形成原创试题背景;根据当前热点话题,时事进行创新试题;知识的交叉结合,命制成新试题等。
        原创题:如图1所示是老师新入手的华为P20 Pro智能手机,尺寸为 。为了方便放在桌子上观看视频,自己用银行废卡设计制作了一个手机支架(如图2所示),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支架稳定性比较差,角度无法调节,直立摆放时耳机不能插入手机底部的耳机孔.现请你设计一款手机支架,材料为3mm厚的铝板,其它辅助材料自选。设计要求如下:


        A.支架体积小巧,具有防滑功能;
        B.手机放在支架上能以三种不同倾斜角度稳定放置;
        C.手机直立放在支架上时,耳机可以插入手机底部的耳机孔;
        D.放置手机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E.结构简洁、实用、美观。
        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以下任务:
        (1)在设计时,以下因素不需要考虑的是:  ▲  、  ▲  ;
        ①手机的厚度;            ②手机壳的材质;
        ③耳机孔的形状、大小;    ④桌面的大小。
        (2)画出支架的设计草图,必要时用文字说明;
        (3)在设计草图上标注支架的主要尺寸;
        (4)支架设计好以后,需要进行技术试验,以验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以下试验中不合理的是    ▲   (将对应序号填入“________”处)
        ①拿出手机,拽动支架,观察支架的变形情况;
        ②拿出手机,晃动桌子,观察支架是否会翻到;
        ③手机横着放进支架,轻轻晃动桌子,观察手机是否会翻到;
        ④手机竖着放进支架,轻轻晃动桌子,观察手机是否会翻到。
       上述原创题是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手机支架,形成原创试题背景;同时结合了当时的热点话题——华为CFO孟晚舟女士被加拿大当局扣留,引发全民热议,华为P20 Pro智能手机刚刚上市;考查知识的交叉结合——设计需考虑的因素、技术试验、草图绘制、尺寸标注等。
        命题是教师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一道好题,需要深思熟虑;一份好卷,更是需要智慧的整合,如何巧妙的将知识的考察与能力的培养融合起来,需要我们去好好地思考与探索。通过命题设计,教师对自己有了更新的认识,将有助于他们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