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李珍梅
[导读] 新课改要求语文课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培育

广西合浦县石湾镇周江小学   李珍梅

摘要:新课改要求语文课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培育,在小学语文课中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手段,提升小学语文课的实效性,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并在小学语文课中适当开展情感以及心理教育,让学生的德智体等素质全方位发展,激发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的情感因素,激励学生不断创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变通,从而让学生的创新个性实现充分发展,让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有效培育。本文分析小学语文课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小学语文课的开展更加有效。
关键词:创新精神;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前言:社会的进步是需要创新的,小学语文课本身是基础性学科,一定要在创新教育方面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将创新精神落实到小学语文课中,锻炼学生创新的思维和意识,让学生经过对小学语文课的高效学习,成为社会建设的合格接班人。这需要教师结合小学语文课的内容以及需求,将创新精神与课程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学生对小学语文课展开学习,自身的创新精神也会有所发展,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手段,为小学语文课的开展提供支持。
        一、激发学生情感,鼓励学生创新
        小学语文课中,结合学生本身的性格,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这些个性意味着学生本身有这样一定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潜能的充分挖掘,小学语文课中,要改变以往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模式。在小学语文课中融入人本理念,激发学生的主观情感[1]。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积极的性格是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的重要动力。比如在小学语文课中,学习到《七律?长征》的时候,这首诗除了气势磅礴,其中还有很多的字词是比较有难度的,比如逶迤、乌蒙磅礴等,这些字词其实是学生并不理解的,教师要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思考,可以结合上下文以及创作背景,为学生播放课件,在其中播放的是红军长征的一些记录和事件,让学生认识到在红军长征中,革命前辈们付出了很多的艰辛,战斗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环境更是十分艰苦,在脑海中勾勒出生动的画面。这样学生结合对背景的了解,回头对这些词汇进行学习,学生就会产生深刻的理解。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对问题展开思考,提升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的参与度[2]。
        二、变通学生的思维,塑造学生的个性
        很多的教师思维还是比较落后的,总是无法打开自己的教学思路,但其实小学语文课中,要想让学生本身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教师就要敢于创新,对小学语文课展开适当的改革。新课标下,教师在小学语文课中一定要实事求是[3]。不断迎合时代的趋势,在小学语文课中加强新方法和思路的应用。小学语文课中要注重德育以及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创新个性进行塑造,适应当下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小学语文课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创新个性并不是神秘的,是日常学习以及生活的重要部分。比如对《鸟的天堂》展开学习,本身这节课有着一定的科普性质,在小学语文课的实际开展中,教师要对小学语文课展开合理设计,让学生先进行阅读,采用创新的思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变通。


借助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展示各类鸟和森林的相关图像,给学生直观的展示,并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图画进行观察,明白课文中的一些描述。另外是教师可以用问题引导,让学生总结课文的思想情感,让学生感叹自然界的神秘,并掌握一些语文学习的有效技巧以及方法。
        三、拓展学生视野,倡导多向思考
        学生思维有着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小学语文课中,教师要采用一些方式,对学生的视野进行拓展,并对学生的逆向思维展开锻炼,学生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展开思考,就会对事物获得更加全面的认知,找到解决问题更加良好的方案。因此小学语文课中,要对创新教育加强重视[4]。将创新精神融入到小学语文课的内容中,让学生的思维摆脱教师的一些舒服,将以往的思维方式打破,用新思维对问题展开分析.这样可以让学生借助新思维,对问题展开探索,并实现对创新精神的发展。比如在《草船借箭》的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思考,诸葛亮能最终成功达到目的,主要的原因还是足智多谋,但是其他的一些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实现充分发散,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在学习课文之后,你还有哪些道理是不明白的,或者是哪些地方遇到了问题?有学生会产生质疑,若是当时的曹操选择了射出带火的箭,这样是不是结果就不同。教师要让学生产生质疑精神,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思考。
        四、培养学生习惯,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是对以往思维的一种突破,因此小学语文课中,教师要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产生自己的一些独特的借鉴,小学语文课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并对教师的一些看法进行提问,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发展创新思维的活动,让学生产生不断提问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并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要利用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在小学语文课中,让学生不断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并对学生多一些鼓励以及表扬,让学生形成不断积累和写作的习惯,将生活以及学习中的素材积累下来,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结论:总之,新课改下教师要对小学语文课的模式展开革新,将创新精神落实到小学语文课中,与课程内容以及形式结合,学生在小学语文课中不断对一些问题展开思考,思维得到有效创新,从而对问题形成解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柳嫦.“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实践——以统编版三年级下册阅读课堂教学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12):20-23.
[2]秦永凯.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二单元的教学实践为例[J].文教资料,2019(32):76-78.
[3]徐晓光.巧用希沃白板  演绎精彩课堂——运用希沃白板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62-63.
[4]钱文红.深度思维  让课堂实现真正高效——在小学高学段语文课堂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9(43):5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