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蒙宇根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蒙宇根
[导读] 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小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与能力培养思维,重视给学生们打造更高层面的探究平台,强化学生们对课程知识进行思考与实践运用的能力。

广西省来宾市兴宾区南泗乡高岭小学  蒙宇根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小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与能力培养思维,重视给学生们打造更高层面的探究平台,强化学生们对课程知识进行思考与实践运用的能力。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引导班级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度探究,没有让学生们体验到学科知识的运用魅力与特色,限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生活化教学能改变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运用生活化教学给小学生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强化学科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小学生;课堂教学;教学理念
        前言:如果对小学生开展灌输式的课堂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很难让学生们体验到课程知识的魅力与运用价值,不能强化班级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程度。基于小学生体现出的课程基础与认知能力,教师应该运用生活化给班级学生开展创新性的知识讲解,也需要通过生活化教学强化小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逐渐锻炼学生们的学科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将生活化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班级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以此强化课程教育的创新性与实效性。
        一、学科教师应该通过生活素材的运用开展创新性的课堂导入,引导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
        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与生活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应该对小学生开展生活化的课堂教学,通过生活化教学让学生们对学科知识进行深度地体验,立足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养成正确的价值认知,也要通过课程教育培养班级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基于课程知识与生活发展之间的关联,本文认为学科教师应该通过生活素材的运用开展创新性的课堂导入,引导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
       例如在对小学生开展“正确认识广告”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重视运用多种方式给学生们打造更高层面的探究平台,引导小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多个方面的探索。基于小学生体现出的思维认知能力,学科教师应该将生活中常见的广告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结合多种类型的广告对班级学生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让学生们认知到一些广告内容和实际情况不相符,需要对广告内容进行正确的运用[1].这样可以开展创新性的课堂导入,利于班级学生深度探究课程知识。
        二、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创设生活化情境,重视通过情境营造让小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
        基于小学生体现出的课程基础与认知能力,教师应该运用生活化给班级学生开展创新性的知识讲解,也需要通过生活化教学强化小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程度,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除了开展生活化的课堂导入,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创设培养班级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以“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课堂教学为例,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围绕课程知识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重视通过情境营造引导小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度探究,让学生们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学科教师需要结合生活中的环境污染情况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营造引导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实施深度的探究与思考。让小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分析环境污染的各种原因与影响,鼓励他们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怎样解决环境污染问题[2]。这样能加深小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程度,也能培养小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意识。
        三、教师应该重视运用生活案例或者是现象对小学生开展创新性的课堂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生活案例或者是现象的运用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课程知识更加具备趣味性,也能营造生动的教学氛围。这样可以让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探索与情感体验,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以此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
        所以本文认为在对小学生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该重视运用生活案例或者是现象实施创新性的知识讲解,有利于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思想观念。在对小学生开展“生活中的法律”课堂教学的时候,学科教师应该运用生活中法律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现象与案例开展针对性的知识讲解,结合生活实际对班级学生讲解课程知识[3]。这样可以让班级学生加深对法律内容的理解程度,也能结合这些案例对班级学生进行遵守法律的意识培养,以此强化学科教育的实效性。
        结论:基于课程知识与生活发展之间的关联,本文认为学科教师应该通过生活素材的运用开展创新性的课堂导入,引导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同时,道德与法治教师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创设培养班级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此外,教师也应该重视运用生活案例或者是现象实施创新性的知识讲解,有利于培养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卞开元.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08):18-20.
[2]张先文.以生活优化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回归生活的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35+38.
[3]张继艳.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常见问题及有效策略[J].新教师,2019(07):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