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 多元化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评价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王小燕
[导读] 在小学阶段随着素质课改工作实现深化落实,针对数学学科的教育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广西合浦县石湾镇周江小学  王小燕

摘要:在小学阶段随着素质课改工作实现深化落实,针对数学学科的教育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课堂评价的有效革新。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正确准确的认识,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意识。下面,主要围绕课堂评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具体的优化举措展开有效。
关键词:学生发展;小学数学;多元评价
        前言:在素质改革的背景下,注重学生发展成为数学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目标之一。在针对小学生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并对具体的评价方法进行多元化创新,从而发挥其在学生思维,意识和能力养成等方面所具有的助力功能。在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发现教师因为教育理念和思想的局限,导致整个评价效果存在一定问题。因此,作为数学教师需要顺应素质课改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一、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教学领域,可以发现关于课堂评价所呈现的工作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在具体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在评价思想的贯彻上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仍然以应试思想为主,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在学生思维能力等其他方面则缺乏一定的关注。未能够加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视,导致所呈现的评价结果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同时,在评价方式的落实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素[1].通常以教师为主开展相应的评价活动,通过课堂提问和试卷考核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限制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同时也给学生情感和心理建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领域,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评价理念,并根据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对具体的评价活动进行多元化创新。
        二、多元化实施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路径
        (一)评价目标系列化
        积极践行系列化的发展原则,对不同的目标进行明确,从而保证评价工作所具有的工作覆盖面更加系统和广泛。首先,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方面的评价,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素养等各个方面的品质建设情况。从而保证所构建的评价目标更加完善精准,也能够切实的反映学生在数学课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
        比如说,在针对“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这一内容组织课堂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对相关定理的基础掌握情况,以及在实践计算训练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保证所掌握的学习应信息更加准确,也能够根据学生所反映的学习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关的辅导方案。
        (二)评价时空过程化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载体,从而保证学生在评价活动的支撑上,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形成准确的认知,并在今后的学习领域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自我规范。


首先,在时间层面,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在预习、新知探索和复习等各个模块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且设定一定的评价周期,定期的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数学学习能力的上升和进步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同时教师需要注重空间范围内的评价拓展与开发[2].在课上、课下评价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学生家庭学习情况下的跟踪性评价与反馈。通过设置个性化趣味性的家庭作业,或者通过家校合作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性的评价与考核。从而加强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监督,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说,在针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内容开展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就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然后合理的布置个性化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设置图形模型,然后完成机器人的拼接和制作任务。让家长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探索行为进行合理的监督,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效的反馈给教师。
        (三)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开展评价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性目标,对具体的评价主体进行多元化设置。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评价活动当中,从而保证所获得的评价结果更加的精准。也能够有效的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促使学生在自主评价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实现行为习惯的有效规范。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评价活动当中,通过自主反思、小组互动以及组间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完成课堂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实现数学课学习经验和方法的有效分享与讨论。
        比如说,在针对“分数乘法”这一内容组织评价活动的过程中,则可以引导学生就分数乘法运算过程中的相关定理,以及运算中容易出现的错误进行互动评价与反思。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在分数乘法运算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评价载体创新性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微课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软件的合理应用[3]。并以此为支撑,对具体的评价环境进行优化设置.以微课为载体将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直观性记录,然后以此为依据,针对学生的实际行为给出正确的方法指导,规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在其他先进载体的支撑下实现远程评价,通过在线考核与评价指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也能够促使学生在信息化互动中心的支撑下,通过互动交流来实现经验分享。
        结论:依前所述,在小学阶段数学课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评价环节对整个教学过程所发挥的积极影响,以及对学生实现素质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支撑作用。在实施评价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楚的认识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战略原则加强评价目标、过程方法、主体、载体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性建设,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评价环境。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
参考文献:
[1]高晓红.小学数学优化教学评价结构的有效措施[J].宁夏教育,2020(04):55-56.
[2]董丽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评价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8):43-44.
[3]王西军.谈小学数学立足于核心素养形成的教学评价[J].才智,2020(0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