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开展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评价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王功丽
[导读]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学习品质建设。

广西合浦县石湾镇周江小学  王功丽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课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维逻辑和学习品质建设。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发展的战略原则,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与创新,有效发挥课堂评价在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设方面所具有的支撑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具体的评价理念和方式进行有效的革新,从而保证评价所获得的结果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下面主要围绕在学生发展层面背景下,关于课堂评价所提出的全新要求进行有效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如何实现多元化评价展开深入的讨论。
关键词:学生发展;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多元化
        前言:在小学阶段数学课所占据的学科地位比较突出,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评价环节加强思想重视。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积极更新评价理念,关注学生本体的作用,并对具体的评价方式进行优化与创设。积极践行多元化评价理念,构建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价体系。通过课堂的有效评价,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能够形成准确的思想认知,并在今后的学习领域进行自我改善与提升。
        一、学生发展对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提出的新要求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针对小学数学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务[1]。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全新的授课模式。在学生发展的目标导向下,关于课堂评价的工作举措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挑战,教师在组织课堂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以及对课程内容规划和活动实施的实际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设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当中。这样才能够导致整个评价活动更加的民主、公平,所呈现的效果也更加精准,充分发挥其在数学深化改革方面所具有的支撑和助力作用。
        二、基于学生发展,开展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举措
        (一)树立“生本”评价观
        在数学课上,教师为了保证评价工作更加规范所呈现的效果更加理想,需要注重生本观念的有效贯彻。也就是说在组织评价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在整个活动期间所发挥的主体地位,关注其在数学学习全过程中的综合表现以及所呈现的实际需求,以此为依准构建相关的评价工作机制,优化评价环境.从而保证评价工作开展更加规范,也能够为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载体。
        (二)完善课堂评价标准
        在实施数学课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新时期背景下所提出的学生素质建设需求,对具体的评价标准进行优化与完善。从而保证评价工作的覆盖面更加全面,所呈现的功能地位更加突出。在此之前,教师需要深入钻研和探索新课改的教学标准[2].对新时期背景下针对数学课教学所提出的要求进行明确,然后对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了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以及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之后,根据素质理念的思想导向,对具体的评价标准进行优化。


加强学生在课上学习态度、行为、探究能力、学科品质等多个方面的有效评价,从而保证所获得的评价结果更加精准。也能够切实反映学生在数学课学习方面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以此为基准进行自主的反思。
        比如说,在针对“多边形内角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并根据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系统性的评估与考核,以此来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并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可以进行灵活性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实现学生学习基础的有效建设。
        (三)丰富课堂评价主体
        在开展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对具体的评价主体进行多元化创设。在注重师评的基础上,也需要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评价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其在整个评价环节所具有的核心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课堂评价当中。并做好学习方法和经验的总结与共享,全面提高班级学生在数学课学习领域的综合能力。首先,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自主反思[3]。例如,在围绕“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内容进行课堂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在数学计算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自主反思。分析其在计算训练领域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有效的互动评价,鼓励小组成员就数学学习的有效思路和方法进行互动交流.例如,在针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开展教学评价时,则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的氛围下就如何实现轴对称图形的有效判定,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学习经验的总结与归纳。
或者,鼓励各个小组之间就具体的学习经验和方法进行分享与互动,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在整个评价活动中的参与感和积极性。让学生在互动评价和自主反思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形成准确的认知,并通过其他人的观点阐述来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强调跟踪性评价与反思
        在组织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跟踪性评价理念的有效贯彻[3]。发挥信息技术的载体优势,制定和建立学生档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情况进行跟踪性评价与管理。定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其在数学学科范围内的学习能力上升与下降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展开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和习惯管理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整个数学课程深化改革方面所具有的支撑作用,也能够促使学生在评价的监督和引导下,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自主规范自身在课程学习方面的行为习惯。
        结论:依前所述,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育方法的创新,更要在课堂评价方面形成高度的思想重视。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汪劲松.课堂观察: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发展的又一视角——南京市玄武区小学数学“五位一体”评价体系之课堂表现篇[J].小学数学教育,2018(Z2):21-22+130.
[2]王海玲.发挥数学评价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151.
[3]朱国荣.基于学生视角的课堂教学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16(08):67-69+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