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创新教育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庞焕声
[导读]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有效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对于人才培养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广西合浦县石湾镇周江小学 庞焕声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这样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有效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对于人才培养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本文也是立足于最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重点了解到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工作创新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优化和改善,把创新的教育思想理念融入到课堂之中,以此为学生带来最佳的知识学习效果,进而促进学生后期良好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育
        前言:现在的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是,保证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发展,所以校园教育工作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的优化和改革,才能够提高其教育的整体效果和质量。本文就是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具体开展情况,重点了解到语文课堂中教学工作的创新方式,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和质量,以此保证学生能够在一个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下,学习到更多语文课堂上的知识内容,进而提高其学习的效果,为学生后期良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造民主宽松的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最为主要的一项因素,所以教师也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以此使学生创新的欲望得以提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创新的能力不仅仅以智慧和知识掌握的情况作为基础,更是需要具有一个积极的情绪,所以教学工作想要得以创新,就需要优化课堂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一个民主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下,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活动的过程之中,以此加深其学习的效果和印象,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放下自己的架子,改善以往高高在上的行为和状态,真正的成为学生的朋友,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利用真诚坦率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相处,这样也是课堂教学活动创新的一个最佳形式。因为在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所占有的主体性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所以想要真正的对课堂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不仅仅需要立足于学生的视角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更是需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宽松的、能够畅所欲言的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够使学生在一个愉悦的氛围中,参与到课堂之中,以便于达到创新课堂教育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想要真正的走上创新改革发展的道路,就要求教师能够真正地把最先进的科学领域中,所包含的技术融入到课堂中。所以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的整合,对于创新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就是,能够把知识变得形象化、直观化和具体化,也能够把客观事物所具有的形声色,直观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以此激发学生各个感官的参与积极性,使其感受到语文课堂所具有的魅力。



        通过美妙的图片、动听的音乐,充分地了解语文课堂所具有的美感,激发起学生强烈参与课堂的欲望,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能够把知识一目了然地进行了解和学习,进而加深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例如:在讲解部编版的《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使用信息技术等方法,把小蝌蚪整个行程利用多媒体的动态图片展示出来,这样学生才能够知道小蝌蚪经历坎坷,最终才找到自己的妈妈。其中遇到金鱼妈妈、鸭子妈妈等各种各样的对话,都能够丰富课堂的氛围,也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后再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进行展示,这也能够拓宽课堂教学的思路,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内容,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三、精研教材,善于挖掘知识点
        想要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就要求教师能够精心地研读教材,并且挖掘出教材内容中所包含的具有创新特点的知识内容,以此让学生真正的对语文课堂产生足够的好奇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所以教师也需要改变以往教学的理念和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本质,锻炼学生思维的能力,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知识学习方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树立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保证能够把学习的方法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利用灵活、多样性的方式,掌握更多知识的内容,以此形成课堂创新的教学形式。
       例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结合自己曾经到山林中旅游的情景来设置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曾经见到过的森林,有什么样的特点?如果没有外出旅游,或者是到树林中游玩的经历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听着其他同学的描述参与到想象的过程之中,这样就能够在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曾经经历和自己的想象之后各抒己见,也能够使整个课堂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奇思妙想层出不穷,进而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画出一个自己喜欢的鸟的样子,因为每一个学生都看过鸟,或者是在电视上,或者是在动物园,这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鸟的天堂》这篇文章之后,就可以绘画出一支自己心目中比较喜欢鸟的图案和类型。有些学生会绘画出巨大的翅膀,小小的身体;有些学生会给鸟儿涂上各种各样颜色的羽毛,这些都能够使学生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深入到文章的内部,了解文章所描写动物的特点,以此达到创新课堂教学环境的目的,也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小学校园内部,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实施的具体情况能够了解到,由于受到了传统教学思想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关注到的仅仅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也不符合当前教育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因此,本文结合以上的内容,重点了解到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工作创新的具体方法,希望能够真正的优化课堂教学整体的质量,进而为学生后期良好的发展,找到正确的教育工作开展方式。
参考文献:
[1]翟玉磊,王淑灵.如何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76.
[2]赵媛媛.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创新教育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180-181.
[3]刘泉山.利用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J].中小学电教,2012(Z2):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