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教学应用 梁朝喜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梁朝喜
[导读] 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当中,现代技术发挥的助力是不容忽视的,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教师在课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和手段。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成团镇鲁比教学点  梁朝喜  545103

摘要: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进行当中,现代技术发挥的助力是不容忽视的,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教师在课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和手段。所以,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师在数学课程当中也应该不断的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强课程当中的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等,对课程起到辅助作用,使得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前言: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无疑是抽象且紧密的,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要求较高,导致学生思维特点并不相符,在课程学习中经常性的遇到困难。所以,在课程实践当中,为了更好的解决矛盾和问题,教师就应该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借助这样的方式优化课程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促使教育在开展中变得更加高效。
        一、应用信息技术,展现数学之美
        在数学教育的实际开展中,其中蕴含着非常多的美学因素,如对称面、图形美等,都是需要学生挖掘的[1]。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学科魅力,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变得更加自主和积极。所以,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首先就可以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借助这样的方式使得数学之美得到展现,促使学生在课程中欣赏美,获取到更深化的体验。例如,在讲解“轴对称图形”一课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在课程中为学生展现精美、复杂的轴对称图案,让学生对大屏幕上的图案进行欣赏。在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形都是怎样得来的吗?”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在后续的课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将图形旋转、平移的形成过程动态的展现出来,让学生观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到对称美,也能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对称的性质及规律。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促使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二、应用信息技术,突破课程难点
        每一部分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有特定的难点和重点的,教师能否带领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突破和掌握,将成为课程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2]。在数学课程的实际开展中,其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导致学生在学习和获取的过程中经常性的遇到思维障碍,对最终的学习有效性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课程中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运用,帮助学生突破课程学习当中的难点,将知识在阐述和呈现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生动和直观,使得学生可以慢慢的突破思维上的障碍,保障知识点得到顺利的掌握。


例如,在讲解“角的认识”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当学生在理解角的概念过后,可能会在理解和掌握角的大小和什么因素相关时遇到问题。所以,在这时,就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在屏幕当中为学生分别展现出边长短不一、角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找寻到答案。在这之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采取重叠法这样的方式实现对角的大小的比较。使得学生在知识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逐渐突破困难,使得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三、应用信息技术,加强情境创设
        在课程教学实际的开展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拉近学生和知识的距离,教师在课程的开展中也可以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加强课程当中的情景创设。借助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在知识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入情入境,更好的增强对知识的深化和掌握,是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实际开展中必不可少的。例如,在讲解完“四则运算”后,为了更好的锻炼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在多媒体的支持下,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商店购物的情景,其中包含商店的画面,其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为情景创设打造基础。在后续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入到情境当中,一部分学生扮演店员,一部分学生扮演顾客。在货币交换的过程中更好地计算。使得学生在情境下不断提升自己的运算能力,使得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不断提升。
       四、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实践平台
       在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理论结合实践。借助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得到锻炼和发展,使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成效得到不断的达成[3]。例如,在讲解完“线性统计图”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主的选取统计图的主题,并尝试自己收集资料,绘制成表。在这其中就可以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的查找更好的满足需求,使得学生在这其中得到实现,对学习的开展起到帮助,促使信息技术的价值得到不断的展现。
结论:总之,在现阶段,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实际开展中,一定要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借助这样的方式使得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加生动有趣、多姿多彩。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实际开展中就应该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以此展现数学之美、突破课程难点、加强情境创设、拓展实践平台,让理想的课程成效得到不断的实践。
参考文献:
[1]王秀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名师在线,2020(16):35-36.
[2]党国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名师在线,2020(16):38-39.
[3]刘秀兰.小学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J].名师在线,2020(16):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