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细节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张晓光
[导读]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能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社会形态、国家发展状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  张晓光

摘要: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能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社会形态、国家发展状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历史学科中,史料是传递历史知识的介质,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合理运用其中的史料,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笔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历史;初中;教学课堂;史料
        前言: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属于历史教学的补充。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运用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细节运用的作用
        (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教师通过运用史料细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初中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好奇心强的年龄,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利用史料细节来丰富教学内容,可以是历史故事的补充,也可以是课外知识的拓展,从而使得学生对这些故事和史料细节充满兴趣,从中体会到历史的内涵。
        (二)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
        枯燥的初中历史知识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感,而且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不深,所以教师需要在其中引入历史规律方面的史料知识。但史料知识要适量,因为过少无法起到一定的效果,过多则容易喧宾夺主。要结合教材适当引入史料知识,在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也使得学生正确认识历史[1]。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细节的运用策略
        (一)在适宜的时间里引入史料
        教师在使用史料来对历史教学进行辅助时,要注意时间的适宜性,把握正确的时机。也就是说,教师要在适宜的时机对史料细节、素材进行引入,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如果过早引入,容易影响学生对史料的掌握,甚至导致学生产生认知错误。如果过晚引入,学生对历史已经产生了固定认知,史料细节无法再影响学生,所以把握正确的时机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在学习“宋金南北对峙”的内容时,教材里对秦桧为何杀害岳飞并没有讲解。很多学生受到电视剧的影响,误以为岳飞的死完全是秦桧造成的,而且认为秦桧属于金派来的奸臣,金和宋和解的前提是杀死岳飞。这导致学生对真实历史产生了误解。为此,教师需抓住这样的时机,学生提供一部分明朝史学家文征明《满江红》的内容,作为史料的补充。其描述了岳飞风波亭冤案的实情。这阕词矛头直指宋高宗赵构,把秦桧置于从属地位。其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历史观念,展示出真正的历史。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需要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史料细节,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因为一些史料中有曲折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特点,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举个例子,在学习“虎门销烟”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的资料进行收集,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状况,明确虎门销烟的意义。教师还要将当时我国面临的困境以及国际背景作为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清末的状况。再比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教师可以利用三国演义中的史料,为学生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一北方、重视农耕、注重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融入适量的史料
        在引入史料时,也要注意适量性,对于一些宝贵的历史内容描述,史料有很多,不可能全部引入课堂中。所以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筛选,根据教学主题来进行合理取舍,适当的添加史料细节,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举个例子,在学习“繁荣的宋元文化”时,教师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资治通鉴,教师可引入一些史料。然而资治通鉴的内容过多,教师需选择三个史料,第一个是宋神宗认为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书名《资治通鉴》。第二个是毛主席对资治通鉴的评价:“其中写的战争,非常真实和神采飞扬,而且有辩证法。”第三个是史学家王鸣盛的评价:“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也”。通过筛选适宜的史料,能促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重点,发挥出史料细节的教学辅助作用[2]。
        (四)使用史料时也要适度
        在引入史料细节时同样也要注重适度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采用史料。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学生无法进行把握,所以对其中相关的史料可能也不能理解。因此教师需要对史料采用进行一定的设计,避免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重的负担。
举个例子,在学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出清平定准葛尔局部图,促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西部地区,比如新疆、西藏等,帮助学生形成爱国情怀,明白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在给学生展示了史料之后,让学生讨论清朝对我国加强统治的重要性。最后,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史料《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得学生明白近代是怎样处理西藏问题的[3]。
        三、总结与体会
        史料是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珍宝,科学合理的使用史料,不但能补充历史教学内容,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激发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庭.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0(06):55.
[2]李莉娟.论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史料的运用[J].才智,2020(12):80.
[3]韩长玲.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探究[J].情感读本,2020(1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