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学语文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依谢拉毛
[导读] 小学教学阶段是教学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不应该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是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达日县民族小学  依谢拉毛

摘要:小学教学阶段是教学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不应该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是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教育改革,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接下来本文将会以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改革为例,分析介绍本文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得到的几点体会,希望能给相关人士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践
        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语文学习基础,在此基础之上,生就能更快地理解和接受语文知识,大大提高了语文学习效率,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对此,教师应当重视教学改革,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树立正确的教学改革方向是非常必要的,接下来本文将会从多个方向进行介绍。
       一、规范教学理念,追求更高的教学境界
        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出现,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也变得更加趣味性,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由于部分教师没有做好课堂管理工作,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的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当借鉴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经验,为学生营造一个宁静、平淡的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变,优化教学内容,去除传统课堂的枯燥乏味,增加课堂趣味性,让学生能够轻轻松松学语文。对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以下三个要点。
        1.明确教学目标。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的阅读教学,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基础,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为学生后续阶段的学习铺平道路。而小学中高年级的学习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能基本掌握文章的基本含义,能对文章的词句进行分析,体会其中的感情色彩。对此,教师应当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几个环节,整合阅读教学要求,明确阅读教学目标。例如,当笔者在讲述《草船借箭》这一课时的内容时,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首先,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的同时,将课文中需要学习的生词单独提了出来,在学生面前进行讲解;接下来,我为学生安排了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分角色朗诵课文,并要求他们在朗读过程中深入感受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变化;最后再由我带领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致剖析,加强学生对人物特点和文章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2.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基础还比较弱,很难完全领会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尽量向精简化靠齐,删除教材中繁杂无用的内容,量挑选一些精简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突出教学重点。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方便学生进行掌握。


例如,在讲述《穷人》这一课时内容时,教师应当专注讲解文章内角色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并带领学生进行深入分析。以人物性格特点为线索展开全文阅读,不仅能够降低文章的理解难度,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
        3.简化教学环节。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合理设计教学流程,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一个量活动额教学环境。一般来说,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分为五个步骤,即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揣摩手法、实际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这几个阅读步骤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需有进行深入阅读,深入阅读比较耗费时间,不利于学生进行素材积累。这就突出了略读课文的重要性。略读课文简化了教学环节,重在理解和感知,能够更加迅速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充学生的知识积累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手段。
        二、抓住教学核心,彰显语文教学魅力
        1.做好基础训练。从微观的角度看,语文课文包括字、词、句、篇四种结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这四种结构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文章的感情也包含在文章的词句中,通过开展此类训练和学习能够让学生深入感悟到作者的写作情感,并从此基础上出发,揣摩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例如,在讲述《鸟的天堂》这一课时内容时,文章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教师可以紧紧抓住这句话进行分析,并通过转变叙述方式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让学生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这句话,或陈述语气,或疑问语气。通过对比之后可知,感叹语气确实更能突显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经过多次教育实践后发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把控。
        2.重视思维能力训练。语文是一门偏理解性的科目,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迅速的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真实情感。那么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手段,让学生对语文阅读充满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带动之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对学生来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严格贯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思想,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培红.小学阅读教学改革浅见[J].教育评论,2004(02):111.
[2]陈先云.明确方向深化改革——小学阅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小学教学参考,1998(02):1-2.
[3]赵景瑞.小学阅读教学改革的新动向[J].小学教学参考,1996(01):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