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精准扶贫困境的解决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张颉
[导读] 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落后是造成农村贫困地区产生各种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想要将精准扶贫工作切实落实,并取得一定优秀成果,就要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尤其是要提高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力度。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乐蟠小学  张颉 745400

摘要: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落后是造成农村贫困地区产生各种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想要将精准扶贫工作切实落实,并取得一定优秀成果,就要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尤其是要提高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力度。本文基于农村小学实际教育情况,深入分析农村小学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相关内容,并提出几点解决路径,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精准扶贫;困境;解决路径
        引言:教育精准扶贫与贫困地区脱贫工作成效息息相关。例如甘肃省庆阳市某贫困县,当地存在许多教育贫困问题,如贫困文化的遗留问题、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管理方式粗犷、资源配置不平衡等问题。打破此地区教育困境需要政府部门提高教育精准扶贫相关工作的宣传力度及实施,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及时转换扶贫资源流向,强化科学管理与规范办学。
        一、农村小学教育精准扶贫困境的解决策略
        (一)不断强化农村小学教育精准扶贫的相关理念
        教育是国家顺利发展的根本,也是社会经济顺利发展的基础保障。我国政府一直未停止对教育贫困地区的精准扶持,但是,一些贫困地区教育落后问题从来没有真正得以解决。近几年来,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区教育水平逐渐出现两极分化情况。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精准扶贫思想后,并将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放在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位置上,致使精准扶贫思想成为指引农村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主要思想。
        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教育贫困问题。第一,要将教育作为基点,改变当地贫困思想导致的思维定式。具体来说是利用教育增强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的先进教育思想,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教育精准扶贫是否取得良好成效的关键。第二,相关机构应把教育部门作为基点,结合多方力量,过创建咨询服务体系、开设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深化落后地区群众对教育意义的认识,凸显教育“投资”性质。农村地区人口素质不高,部分群众缺乏一定专业技能,得过且过,满足现状,造成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难以开展。相关部门及机构应通过教育帮助群众准确认识并区分接受教育的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鼓励当地人们坚持教育投资的正确性,并做到“软硬兼施”,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避免学生因“短视”影响子女的良好发展。
        (二)建立起教育精准扶贫的领导小
       为了切实促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切实将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在具体实际中,各个农村小学应成立领导小组,可以让校长为组长,下级领导为副组长,各个部门的人员为精准扶贫组员,进而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


农村地区小学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中,应运用领导包干制在此基础上教师实施帮扶责任制,强化责任、明确职责,和县乡扶贫办一同建立档卡数据库,并及时进行比对,及时更新精准扶贫相关数据信息,摸清所有在校就读的贫困户学生的各种情况,保证教育精准扶贫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做到心里有数,为后续开展的各项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在家访前期应做好培训工作,制定计划、排查问题.访过程中应仔细地询问困难、宣讲政策、鼓励并坚定自信心。家访过后,学校与政府机构共同决定怎样切实解决贫困学生所遇到的问题。
        (三)为贫困学生做好生活补助工作
        农村地区贫困学生因为家境贫寒,其生活费通常比较拮据,少数贫困学生生活费无法满足其实际生活需要。政府及学校为了帮助贫困学生度过难关,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相关政府部门及农村学校应在其生活费上给予一定的补助措施。一方面,农村小学应将免费营养餐、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到实处,保证学校所有贫困学生都可以享受国家政策与福利。另一种方面,农村小学可以在每学期对贫困生发放一次生活资助,帮助学生减轻负担。
        (四)完善教研队伍及制度的建设
        在农村小学中建立一支或多支教研队伍是提高当地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可以将片区小学、县直管小学、农村小学、教管中心作为一个单位,挑选出成绩突出的省市县教师,组建教研队伍并实施导师制度。每两周或两个月组织一次集体教研备课活动,主要备课人组织集体备课与编写教案任务。例如庆阳市合水县,其在全县内寻找多名优秀教师,并挑选一名骨干教师,组建了该县的教研室及专职教研队伍,承担全县的教育科研与教学管理指导任务。每学期或每年组织一次经验交流会,并分享教育经验。通过该县的长期努力,切实推动了当地教学效率的持续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与形势下,农村小学应该担负起自己肩上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重任以及所承担的工作义务,积极寻找各种有效路径及对策,促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国家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孔晶.教育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分析[J]. 教育导刊, 2019, 649(01):30-34.
[2]李若雪,胡绍元, 郑志莉,等. 四川精准扶贫困境及路径分析——以乐山马边县为例[J]. 内江科技, 2018, v.39;No.284(07):114-115.
[3]杨振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困境和解决路径探索[J]. 教育界:综合教育, 2019(7):11-12.
[4]潘红,吴凡. 沈阳市农村精准扶贫的现状及路径研究[C]// 第十六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管社科).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