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张凤
[导读] 新的课程标准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目标追求、开放式复合、互动探索等新趋势。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一中学 张凤  076450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趋势,体表现为目标追求、开放式复合、互动探索等新趋势。然而,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师生可以在互动中相互学习,互动中增进互信和尊重,互动中进一步加强相互关系,营造民主氛围,而且要有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复合的方法,让课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标教学;语文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了改革,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相信在这次改革中,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也会越来越好。
        1 高中语文教学的新动向
        1.1目标追求上的新动向
        语文教学的使命比以往更加宏观。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文化和人文教育的新动向。在工具性方面,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母语和汉字,具备现代阅读、口语交际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具备欣赏文言文的能力。
        1.2互动探究的新动向
        有些学者认为,教学资源,是一个学习中互动探究的过程。而探究能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引导、启发、激励他们独立思考、独立得出结论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积极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学习互动也需要师生地位的平等,师生可以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在互动中增进互信和尊重,在互动中进一步加强相互关系,营造民主氛围。
        2 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思维创新是最根本的方法,特别是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长期在工作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改变,否则一些语文教师将不会任教;在这种误区中,思维创新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和激励学生。因此,一些中国教师有强烈的改革愿望.但是他们在具体的实际操作层面不知道该怎么做,此他们又回到了原来的道路上;一些语文教师认为,只要考试的“接力棒”不变,语文教学的方式就不会改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采用新教材,但仍遵循旧教材”的问题方式”都不利于学生学习。
        2.2不注重语文选修课的建设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课堂教学环境的建立,因此重视教学环境的营造也是十分重视的,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一些教师在理解上存在误解,例如,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一些老师教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内容。课堂气氛表面上很好,但实际上却降低了教学效率。


有些教师注重课堂实践,但设计的内容与教材内容没有关联,学生无法吸收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3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探究
        3.1高中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强大的教师队伍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教师要更新专业知识,拓展教学方法和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的讲解和背景知识介绍完全可以放在学生自主完成的课前预习中自学,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做简短的提示和总结。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这个词的延伸和扩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刻理解它的意境,在写作中表达作者的远大理想。此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应重视先进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如掌握多媒体网络技术,提高学生对课堂的热情,让课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2加强高中语文课堂民主建设
        教室课堂的设计应实现民主,加强民主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民主不是可选类民主,我们必须加强课堂设计、科学组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认真思考什么是老师要求学生回答的,老师应该指导什么问题。如果每一个问题都只有一个值,那么想要激发每一个问题的值,就会使同学们特别犯难。例如,在课外阅读中,学习《丹柯》这篇课文时,如果你刚刚回答了其中的一个问题,老师就会问第二个问题,那么学生就会把自己最想说的答案说出来,首先第一个问题:敢像丹柯一样带领大家前进吗?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但你事先知道你最终会被你的人民杀死,你会站出来吗?最后,进一步的问题:如果你事先知道你最终会被你的族人杀死,而你的族人永远也出不了森林,你还会挺身而出吗?随着三个问题的进展,来越多的学生就不会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而是更加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效果.而且教师的提问,会让学生思考责任、责任、使命等深层次的问题,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课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在高中语文教学新课程标准上,积极开展自我创新,与时俱进,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放弃目标取向和高考的目的,在一个简单的、封闭的单向灌输的方法模式取向,实现人文教育目标取向的目的,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新课改并不是独立存在才能成功的。我们需要进行各方面的配套改革,我们也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改革课程创新教学材料,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唐世英.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分析[J].课外语文,2014(10):21.
[2]魏明芳.以有效的教带动高效的学—新课标高中语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19(12):12.
[3]彭春霞.推进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云梦学刊[J].2018(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