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社会发展迅速,电力系统发展中,配电设备自动化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配电设备自动化可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这也有利于电力行业的稳步前行。但我国的电力需求较大,电力系统中设备的运行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系统建设,因此全面分析配电自动化和故障处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电力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对策
引言
众所周知,电力自动化对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转型、电力服务不断完善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不断推动下,我国逐渐重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配电网是整体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重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此研究从正确、充分认识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入手,分析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运行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明在电力系统中应用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最后提出针对性、科学性、规范性的改进措施。
1重要性
现阶段的配电系统运行与管理过程中,作为拥有着先进概念的配电自动化,可以提供给配电系统中较为经济且较安全的配电运行模式。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下,配电系统也迎来了全新的技术革新,各电力企业积极应用现代化的配电自动化技术。通过对自动化的配电技术的应用,从而使得电力企业能够输送给社会各行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为优质的电能质量,提升对电网运行的监控与管理的作用,实现对传统配电网技术极大的提升。由此可看出,通过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开发,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电力企业获得科学化的发展,也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但因为在配电网自动化的技术研究上,我国投入的探索时间并不长,因此,还需要在现存的配电网技术问题上,作出更多的努力。
2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运行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配电网(智能)实际建设过程中,受地区因素、经济水平的影响,智能配电网建设存在明显差异。例如,经济发达区域,配电网建设比较完善,且实际运用也科学、合理。但在经济落后区域,智能配电网实际建设并不完善,甚至很多智能配电网建设较比落后,致使该地区电力供应、人民生活明显受影响。而配电网运行管理过程中,极易受区域、容载因素影响,导致配电过程中出现用户停电、供电不足等现象。加之部分区域容载偏低或偏高,导致110kV、35kV变电站重载、冗余并存。
2.1?配电网建设老旧
大量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现行电力运输系统并不完善,根本无法满足地区经济建设实际需求,时间一长,极易导致当地经济发展受阻碍。加之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大部分配电网网点设备和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导致当地供电质量大受影响。很多地区供电设备较老旧,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导致电力系统整体增加安全隐患。
2.2?配电网故障处理时间较长
很多城市配电网线路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均会导致电缆线薄弱环节、中间接头问题频发,加之部分线路属于架空状态,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故障。调查发现,电缆质量、施工环节、长期负荷、地下腐蚀等因素均会导致电缆老化出现故障。加之不规范使用,导致停电现象频发。一旦出现故障,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员去检查、修复,导致供电根本不能满足当地区域人们生活需求。
2.3?配电网馈线保护技术不稳定
集中保护输电线路,可全面维护电网运行稳定性。在配电环节中,全力保护馈线是重要以及首要任务。只因馈线出现故障,需立马切除,而切除后带来的负面影响较重,加之配电网不同,负荷供电质量也各有差异。
3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对策
3.1主变故障和110kV进线失压故障
在主变压器中,安装保护装置可迅速解决该故障,变压器温度明显升高,如温升超过其可承受的极限,就会发生故障问题。对此,工作人员需结合实际在变压器中安装瓦斯保护,避免发生严重的故障问题。由于温度过高会影响油气分离的效果,对此,工作人员应在安装瓦斯保护的过程中,设置保护参数。安装瓦斯保护后,如变压器运行中出现明显的问题,则会自动发出警报和保护动作,以维护系统的安全运行。再者,故障差动保护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任何一台变压器出现故障均会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情况十分严重,还会使部分区域出现断电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电力调控中心在收到故障信息后,需确定开关动作和跳闸报警的具体类型,值班人员也要及时检查主变压器,讨论故障问题的解决措施。如由一路110kV进线失压缩引发的配电自动化故障,主变压器低压侧机会出现开关跳闸的情况。对此,工作人员应认真检查并确认35kV母联开关是否出现自投问题,如未出现开关自投问题,则需将母联开关及时合闸,确保配电自动化的安全与平稳运行。
3.2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1)对安全区域的划分。按照配电网自动体系的一次系统的影响级别和各部分功能进区分,可以将配电网划分为生产区、控制区、信息区与管理区。配电网全部构成体系都在安全区域内安置,通过加密、认证等方工来对重要业务功能作出保护。(2)采取横向的隔离。对于安全范围中的功能系统,需要通过合适强度的隔离设备来保证这些业务的安全性,尤其是要对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生产控制这些重要功能系统进行隔离防护,并且应采取物理隔离的效果。(3)建立网络专用防护。通过专用的信息网络,在配电网专用通道上达到物理隔防其他数据信息的作用,选择多协议标和虚拟的交换方式,建立出隔离效果,使在安全区进行对上下级安全区的联系,以防出现纵向交叉的现象。(4)纵向防护。通过访问监控、加密措施和认证途径,来对生产过程中各项数据进行纵向边界形式的防护。
3.3配电自动化控制设备故障
自动化控制设备预防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实际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工作人员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自动化控制设备设计方案,选择更适合企业生产需要的设备,以新系统运行实际为基础,选择最优的设备方案,并不断增强设备的广泛性和统一性,密切企业与厂家的联系。故障预防和处理的过程中,需合理选择配电自动化控制设备的零部件,以期更加准确地表达参数。如在精密仪器生产中,技术人员要以高精度的自动化设备作为首选的生产设备。
3.4对各安全区内部的防护
针对配电网自动化的各安全区,也需作出相关的防护工作,如提供纵向Web服务于安全区域内;防范E-mail服务应用于安全区Ⅰ与区Ⅱ;通过访问管控或是加密等措施,严格管理安全区Ⅰ与区Ⅱ;Web服务不可以跨越安全区Ⅰ;安全区Ⅱ内禁止各业务功能与Web的共用;在安全区Ⅰ与区Ⅱ内采用离线更新处理,禁止在网站直接下载;需要通过加密或是进行认证方式,对安全区Ⅰ与区Ⅱ的关键性功能的保护;对于恶意代码或木马,通过访问控制来对安全区Ⅲ进行防护。
结语
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形势中,配电自动化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配电自动化的功能、配电自动化运行现状问题的分析研究,了解现阶段配电自动化需要改进与优化的技术难点,以及如何对配电自动化的安全性进行防护,进而促进我国电力发展科学革新的实现,以助于我国电力企业与电网技术得到持续稳健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参考文献
[1]齐少春,张永胜.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5(6):99.
[2]李岳峰,赵志刚.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21):140.
[3]叶鹏鹏,范宏亮,谷雨.智能配电网自动化应用实践的几点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16):101.
[4]吴辉文,严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168(9X):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