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提高电力系统的一个可靠,安全的重要措施。调度自动化作为智能电网的智能系统,能够实现电网的高度集成和数据共享。本文就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和应用上进行了研究,并做出了以下几点总结。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智能系统
前言:正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这使得电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智能电网在现代化电网的发展和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作为一项重要的科研技术,发展的时间却比较短,所以现在关于智能电网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是由于智能电网的兼容,安全,经济等特点,就已经决定了智能电网会成为现代化电网建设的主要方向,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
电力调度自动化是指,借助远动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实现相应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控制目标,电力调度人员在调度中心就能实现对于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监管和维护。在电力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一方面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与此同时还能充分满足电力用户的各类用电需求,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
二、智能电网技术
智能电网是指,将高速集成化的双向通信网络系统作为基础,应用先进的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决策支持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以经济高效、安全可靠等作为发展目标的现代自动化电网系统。其中不但包括电力系统应有的电压等级和控制环节,还能够实现集信息管理、电力控制及业务为一体的融合目标,其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
智能电网系统能够实现在线安全评估,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进行故障预警和预防控制,可实现自动化故障诊断、故障排除以及自我修复等,可以对电网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实施自动检测,并做出准确分析,找出发生故障的元件并进行隔离,对于电网系统的局部异常还能进行自动修复,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连接,适应性较强,能够接入微电网系统和分布式电源,各种发电方式都能适用。与此同时,智能电网可以兼容多种储能设备和不同种类的电源装置,充分满足多样化供电需求,为电力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如果电网系统发生相对严重的故障,智能电网仍旧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避免出现大规模送电停止事故。智能电网能够有效抵御外界气候条件的干扰以及自然灾害的破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三、电力调度自动化中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1、智能调度业务平台的建立
当前电力智能调度已经成为电网管理控制的主流发展模式,其中电力系统的智能调度业务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系统实时检测、电力调度计划和电力调度的管理。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实现了电网调度系统的实时监测管理,技术人员能够充分掌握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并对气候环境等实施监控,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深入分析做出正确决策,当监测数据存在异常时,系统能够针对相应的电力故障做出预警。通过对电网智能调度中心的实际业务需求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电网智能调度平台可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系统级支撑平台,第二部分为电力调度业务平台。其中,电力调度系统级支撑平台中主要包括硬件层、数据流以及数据引擎等几个组成部分,数据流是整个调度系统的运行基础支撑,如果缺少数据流的支持,将不能对电网的运行情况做出准确判断,那么电网的调度计划和后续管理目标也就难以实现。电力调度业务平台具备调度计划定制、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电力调度管理、数据识别以及故障诊断等功能,其与电力调度系统级支撑平台相结合,能够实现数据的集成调用,这种发展趋势,将显著优化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2、智能电网与互联网的联合自动化电力调度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的科研人员对于智能电网的研究正在不断加深,其将智能电网与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志在推动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在这种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很多互联网企业与智能电网进行合作。
最大程度提升了电力资源的利用率。互联网企业对于电力行业的辅助实现了电力的统一传输控制,借助其数据统计和分析功能,给电力调度提供有力的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有效规避了电力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能源损耗。通过互联网技术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具备了方案制定和自我修正功能,实现了调度效率的整体优化,为电网传输和电力调度的管控工作做出突出贡献。
3、数字技术的应用
目前,智能电网技术处于飞速发展状态,但是想要实现最终建设目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数字化技术是当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核心技术,将该项技术应用在电力调度系统的数据控制中心、决策系统以及信息综合分析系统中,借助电力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实现整个电力调度控制系统乃至智能电网数据流的高效处理。数字化控制系统可细分为五个结构层次,分别为展现层次、应用层次、数据层次、传输层次以及设备层次。其中,展现层次用于实现电网系统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可视化功能。应用层次包括电力调度系统、电力控制设计、电网维护、电网运行管理以及电网生产管理等。数据层次主要包括电网系统的核心数据中心,其中数据类型包括GIS数据、系统规划数据、实时检测数据、模型数据以及信息处理数据。传输层次主要包括通信系统。设备层次是指电网系统的物理层次,其中主要包括多种通信设备、智能终端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以及系统保护装置等。
4、应用智能电网技术实现电网运行风险评估
未来的电力调度自动化要求电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而电网的运行总是会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为等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存在着一定的运行风险,合理应用智能电网技术,能够提升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风险评估能力,有效规避运行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强化电网系统的防御性能,提升系统运行安全等级。通过应用设备故障概率模型、设备功能模型、模糊算法、全生命周期理论等风险测评方式进行电网运行的风险评估,能够显著提高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水平。
5、智能广域电力调度机器人的应用
这里所说的智能广域机器人,实际上就是指智能电网的最优智能控制模式,它的理论是基于电力混成控制理论而提出的,在实现能力上具有多指标的优化运行能力。在电力混成控制理论当中,强调将电力系统中一切没有令用户满意的状态,全部归类为一类事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演化处理,将电力系统彻底恢复到初始状态,也就是无事件进行处理的状态,然后将系统的各项指标都进行恢复。这种理论实现了将烦琐的电力系统归为一台机器人进行处理的形式。利用智能广域机器人进行电力调度管理,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解放人力资源,增加电力调度的精准性,智能广域机器人是智能电网的未来发展方向,值得大力推广。
6、智能变电站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将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作为技术基础,充分提升电力调度的智能化优势,这是电力行业当前的发展区域,在发展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处理,保障用电安全,智能变电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网络化二次设备,第二部分为智能化一次设备。二者规范结合之后,能够实现交互操作和信息共享,为电力调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结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电力调度技术,结合智能电网技术对电力调动记性优化,不仅提升了电网的安全性,还可以多方面进行电力节能,实时监控。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在未来的电力调度自动化中,将实现智能广域机器人调配,从控制管理和安全调配等方面进行提升。相信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智能电网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万强,仇婧,韩一鸣.智能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关键技术分析[J].工程设与设计,2019(2).
[2]王明奇.关于智能化电力调度数据专网建设方案思考[J].农家参谋,2017(10).
[3]吴任博,杨世兵,齐锐,等.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发展方向研究[J].电力与能源,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