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探析 王正会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王正会
[导读] 激励教育是指教师凭借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强劲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实现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

重庆市酉阳县麻旺镇中心小学校 王正会 409806

摘要:激励教育是指教师凭借合理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强劲的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实现学习效率的显著提升。纵观国内教育可以发现,激励教育是贯穿于不同时代的各个学科教学之中,但在当下随着国家教育教学的不断进步,部分教师仍然秉持着传统的教育理念,沿用老旧的教学方法,从而极大削减了激励教育的重大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探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激励策略;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有效运用;探析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小激励往往会引发大变化,因为小学生本身心智发育尚未成熟,教师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会当真,甚至会把教师的话当成至理名言,只要教师能给予其一定的激励,都能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形成强大而持续的影响。既然教师的激励作用对学生的影响如此巨大,那么,如何才能在课堂教育教学中正确的运用激励,教师应如何运用激励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呢?笔者认为,激励策略的实施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策略的,同时针对使用者和使用环境的不同,还需要注意一些必要的问题,如此才能更好的发挥激励策略的教学作用和价值。
        一、激励策略的内涵
        激励策略是指激励者利用各种鼓励性话语,激励对象向着目标不断地奋斗和努力,从而达到最终目标的一种科学有效的途径、手段和方式。激励策略是以被激励者全方面发展为主,采用多样化手段和方式去激发学生内在的需求和动力,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都处于积极乐观的状态,有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心,希望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因此,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激励策略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特征,用鼓励性话语作为推动学生前进的有效动力,从而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在教育活动中利用激励性手段,可以发挥出学生课堂“主人翁”的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当中,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二、数学教学中应用激励策略的有效方式
        (一)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继新课改后,国家大力提倡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简单理解便是教师教学的开展要以学生为主,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意在让教学方法全方位无死角的适应每一位学生,这是保障教师教学高效高质量的重要基础,而激励教育的开展同样需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便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由之路。
        (二)明确激励策略的应用范围
        在激励策略进行前,必须要制订合理的激励方案。合理的激励方案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激励目标、激励原则和激励的公平性。明确激励目标后,通过激励策略方案的制订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先明确激励策略的应用范围和目标。由于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水平具有个体差异化,如果使用同一激励标准和要求有失公平。


激励策略的原则是公平和竞争,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激励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在集体教育环境下,学习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内心的自卑感和紧张感油然而生,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所以教师在应用激励策略时,应该明确目标和范围,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进行有效的分析,将同一水平的学生划分到一个范围,利用该范围的方案实行。根据不同范围学生情况,确定激励方案。通过激励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真正发挥出激励策略的实际效果。
        (三)个性的激励语言
        个性化的激励语言指的是教师要形成具有自我特点的激励语言特点,这种特点要适应于学生,同时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与众不同,从而会认为教师的激励语言更加权威可信。个性的激励语言必须要充满艺术化和趣味性,即教师要合理组织自己的语言,按照欲扬先抑,调侃有度的方式进行激励,这样才能在不失语言个性的前提下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四)用小目标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和不断的努力去实现。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更多的是学习目标,短期目标是学习成绩进步,期中期末考试考满分,长远目标是考上理想的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是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小学阶段的学生之所以制订学习目标,以及树立远大的理想,更多的是想证明自己比别人强,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肯定,以及称赞。因此,为了发挥激励教学的作用,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化,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基础,为他们制订学习小目标,并且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
        (五)注重合作探究教学,切实提升激励成效
       在有了激励情境与完备的评价机制后,保障激励成效的最大化实现便成为教师的又一个重要目标,而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正是实现以上目标的必然要求,它也是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检验其所使用教学方法是否正确是否适合当下学生的重要标准。除此之外,合作探究式教学也是顺应当下国家大力倡导合作共赢发展趋势的先进创新型教学方法。榜样激励是最适合合作探究式教学的一种激励方式。例如,教师在讲到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一章中的“三角形面积”一节时,教师可让学生去探究将三角形面积与曾经学过的知识建立联系,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便能够了解到三角形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此而衍生出其面积公式。在该过程下,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速度不同,根据综合能力优异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表扬并让其他学生向其学习,该位学生也要积极分享在学习上的优秀经验供其他学生学习以实现共同提高。
        结束语
        总之,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励教学手段的应用只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的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运用好激励教学法,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和教学服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并且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进行实际应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激励教学手段的优势,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师生双方互动式的激发鼓励,充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鸿.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上),2018(12):73.
[2]向吉秀.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8(02):58.
[3]王绪芳.激励策略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有效运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7(9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