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情绪和语言把控探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林芬
[导读]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通过课程改革督促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学效率,让学生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 林芬  3652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通过课程改革督促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学效率,让学生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学对于学生非常重要,可锻炼学生的体魄,提高学生运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教师在上课期间调节不良情绪,合理把控教学语言可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情绪和语言把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教师;情绪调节;语言把控
        小学体育教师受自身的修养,专业、文化素养、性格和生活中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体育教师产生不良情绪和语言素养不高。如果体育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调节情绪、把控好语言,势必会影响其心理状态,降低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例如,如果在上课期间出现消极情绪,可能会出现情绪反应,无法合理把控教学语言,容易对学生情绪上造成不良影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教学效果不高。甚至会让学生会出现畏惧心理,进而损坏友好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应学会排解不良情绪,合理把控教学语言。
        一、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产生不良情绪不当语言的因素
        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时常会产生不良情绪语言不当的情况,其产生不良情绪和语言运用不当的因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主观因素,另一种就是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素养、文化素养、智力水平、性格特点及身体健康情况等因素。如果教师并没有良好的授课能力,对教材的把控不到位或缺少一定的组织能力,无法顺利完成体育课程的教学就会产生消极、急躁等不良情绪,并用尖锐、讽刺语言责备学生。②客观因素就是非自身原因对教师情绪产生影响的因素,除了家庭、社会等因素最主要还是体育课上产生的因素:体育课作为室外课,教师在管理过程中有着一定困难,而小学生自制力差、专注力不足、课堂小动作等生理心理行为经常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情绪,进而让教师出现易怒、暴躁的状况,无法把控教学语言,影响教学质量。
        二、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情绪控制与语言把控重要性
        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语言把控能力非常重要,将会影响与学生友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影响整个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以平和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面带微笑的投入体育课堂中,学生的情绪也随之会被带动,从情绪上诱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进入课堂,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反之,教师以严厉消极的情绪、严肃的表情投入课堂,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这些都是因教师无法控制不良情绪导致的。与此同时,体育教师的语言不仅在课堂中起到基础作用,更起到桥梁作用。同一节体育教学设计,让不同的教师授课有的教师能让这节体育课充满活力,学生不仅很开心而且动作掌握得又很快,有的老师的课堂死气沉沉,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一脸疲惫却又没掌握动作要领。甚至还有教师在课堂中使用诋毁性语言,体育教师在课堂中使用命令式语言也较多,对学生造成严重伤害,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的课堂中情绪和语言的威力是巨大的。



        三、小学体育教师情绪和语言把控的策略
        (一)运用科学方法,合理调节情绪
        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不良情绪,所以教师应该采用科学的情绪调节方法控制情绪,不将消极的情绪在课堂中宣泄。作为体育教师首先最主要是通过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提高自身调节情绪、把控语言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多看书、多学习教育、心理学、苦练基本功,靠长期的魔力才能现成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法调节情绪,分别是释放调节法、转移刺激法、运动调节法、环境调节法和强烈意识法,教师利用情绪调节方法就可排解消极情绪或不将消极情绪表现给学生,减少语言暴力现象的发生。释放调节法就是教师出现消极情绪时及时排解情绪,可通过与朋友、同事讲述释放不良情绪,同事或朋友可能会帮助教师疏通思想,解决矛盾。转移刺激法就是利用另一种积极的、具有刺激性的事件消解不良情绪,如教师的情绪不佳,及时通过运动、听音乐、跳舞等方式舒缓情绪。运动调节法就是让教师利用有氧运动来排解情绪,消除不良情绪的干扰。环境调节法就是让教师改变环境调节情绪。强烈意识法就是让教师在授课前、课中不断给予自身积极的心理暗示,面带笑容授课,努力保持积极的情绪上课,从而利用乐观的心态缓解情绪。教师可采用这五种方式缓解不良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授课,提高教学质量。
        (二)声、形、动结合,提升课堂质量
        体育教师应该合理控制不良情绪,通过对语言学、修辞方面的学习科学使用教学语言,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声”、“形”、“动”三要素的合理运用,提升体育课程的质量,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谓“声”,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声音应该具备感染力。体育教师授课多是在户外运动场进行,与教室相比更加空旷,所以教师应该扩大音量,让自身的声音更加具有感染力,利用自身的声音特征展现自身的语言魅力,通过教学语言的使用让课堂更具趣味性。例如,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要精练、简洁,运用简明易懂的口诀,发挥好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达到体育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并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的身体形态,教师在外授课时应该身着运动服,在站立时也应保持良好的姿势,为学生做好榜样作用。“动”是指教师如果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应该对相关运动进行示范,在示范时动作应该标准、规范,能让学生尽快学会,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现今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而对小学体育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小学体育教师的我们应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根本上找到问题的根源,明确自我的不足,努力探寻缓解消极情绪、合理把控自身语言的有效途径,给予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体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打造优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长宏,李洋.做一个快乐豁达的体育教师[J].中国学校体育,2019,(10):83.
[2]王旭.浅谈提高体育教师说课水平的三点建议[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8):130-131.
[3]樊翠红.体育教师积极教学情绪的特征与调控[J].搏击(武术科学),2018,12(02):99+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