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如何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高翰林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高翰林
[导读] 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引导高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究,也没有让班级学生感受到课程知识的运用特色与价值,这样会限制学科教育的实效性。

安徽省肥东第一中学 高翰林  231600

摘要:传统教学方式不能引导高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究,也没有让班级学生感受到课程知识的运用特色与价值,这样会限制学科教育的实效性。物理教师应该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分析哪些教学方式能指导高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提高班级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实践运用的综合能力。研究指出小组合作能关注到学生们体现出的个体差异,也能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体现出比较强的课堂运用价值,值得进行教学实践探索。
关键词:物理教师;小组合作;高中生;课堂教学;学科能力
        前言:物理教师对高中生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重视运用多种方式对学生们实施更高层面的知识讲解,这样可以逐渐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运用能力。因为班级学生在个体成长上体现出比较强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学习需求,物理教师应该关注到这种差异情况。而小组合作能满足不同学生体现出的个体差异与学习需求,结合成长特点实施针对性的知识讲解。所以物理教师应该将小组合作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强化学科教育的实效性。
        一、物理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的划分,保障合作学习顺利开展
        基于高中生体现出的课程基础与认知能力,物理教师要想开展小组合作则应该做好组别划分工作,引导班级学生参与到课程知识的探究中。在小组成员划分的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的划分,保障合作学习顺利开展[1].这样能在小组划分的基础上开展更高层面的知识讲解,让班级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体验到课程知识的魅力,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物理教师一方面可以结合高中生的课程基础进行小组的划分,将学科基础相近的学生划分为相同小组,利于学生们通过合作探究对课程知识进行思考。另一方面也能围绕高中生的探究能力与学习兴趣等因素进行小组成员的划分,结合课程知识提出多个方面的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们对课程知识实施多个层面的分析。这样可以给后期的合作探究提供更好的支持,利于收获更高水准的教学效率。
        二、物理教师应该围绕课程知识提出多个层面的合作探究任务,引导高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究
        研究指出物理教师应该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思考,分析哪些教学方式能指导高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层面的探索,通过打造高水准探究平台的方式强化学生们对学科知识的认知程度。物理教师在划分小组成员之后应该围绕课程知识提出多个层面的合作探究任务,引导高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究。


这样能通过合作学习调动学生们的参与兴趣,也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此收获更高层面的教学效率。
        以“重力势能”课堂教学为例,物理教师应该围绕课程知识与学生们的课程基础提出多个方面的探究任务,鼓励班级学生对学科知识进行多个层面的分析.一是分析重力势能的概念;二是分析如何对重力势能进行计算与表达;三是探究重力势能在生活中的运用现象与概念[2].这样能指导高中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程知识进行分析,通过交流的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对课程知识进行多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运用分析,强化班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三、物理教师科学开展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评价,强化学生们对学科知识的认知与实践运用能力
        对高中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除了开展以上两个方面的教学实践也应该做好教学评价工作,通过教学评价的方式对合作学习具体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探究班级学生在知识探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结合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引导[3].所以本文认为物理教师需要科学开展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评价,强化学生们对学科知识的认知与实践运用能力。
        物理教师应该从高中生的探究情况、合作意识与交流沟通等情况开展评价,分析班级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遇到的各种情况,重点总结学生们在合作探究中收获的情况,分析班级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整改对策。这样能提高学生们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究的兴趣与内在动力,给后期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这样能强化高中生对学科知识进行学习与实践运用的综合能力。
        结论:小组合作能关注到学生们体现出的个体差异,也能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体现出比较强的课堂运用价值。本文认为物理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的划分,保障合作学习顺利开展。同时,物理教师在划分小组成员之后应该围绕课程知识提出多个层面的合作探究任务,引导高中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度探究。此外,物理教师也需要科学开展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评价,强化学生们对学科知识的认知与实践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谢秋菊.基于“问学”模式下协同学习——以高中物理“玻尔的原子模型”为例[J].物理教师,2020,41(01):18-20.
[2]谢秋菊,刘朝明.互动技术支持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Z1):93-96.
[3]韩喜喜.思维碰撞  激活自我——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