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林家福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核心素养成为小学语文的核心教学目标,在写作教学中需要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使学生在语文知识的运用过程中有全面的发展。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红旗小学  林家福  3654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核心素养成为小学语文的核心教学目标,在写作教学中需要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以使学生在语文知识的运用过程中有全面的发展。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要将核心素养的四个内容作为策略的基础,以课外写作教学、读写结合教学、共生写作教学、口语交流活动来引导学生的写作创新,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有语文综合能力的建立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前言:在传统教育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学的开展都是以写作知识讲解和作文分析为主,学生处于一个完成写作任务和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无法得到实践性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学生成为了教学主体,在语文写作教学中需要渗透核心素养,提高教学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在写作教学中进行知识应用,进行自主化的学习和创新性的思考。所以,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做写作教学策略的创新,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重点目标。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基于教育教学中品格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注重的是知识的理解应用和自主发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听说读写实践,还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创作,改变以往框架式的写作方法。同时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自主发展,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写作创作的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将语文知识进行整合[1]。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写作教学中的素养培养,创新教学策略,以此来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的策略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包含文化理解与传承、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语言建构与应用,在素养的背景下,写作教学的开展要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写作学习和创作当中。
        (一)注重文化传承,开展课外写作教学
        文化素养在写作教学中的落实其主体是传统文化,所以在教学策略上需要开展课外写作教学,让学生能够出课本之外有文化的感受,并以此形成写作的过程,即拓展写作教学的空间,也让学生能够有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比如,在《围绕中心意思写》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古诗词或者历史故事,然后将之以线上教学平台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做阅读理解体会,并以此为中心做写作练习。这样的课外写作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接触和了解到传统文化,并且在写作中也能基于文化内容做写作练习,能够促进素养的养成[2]。



        (二)重视审美创新,加强读写结合教学
        审美是当前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审美的开展并不多,多数学生的审美素养没有形成。在教学策略上需要把握语文知识学习中的审美素养体现,以读写结合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做阅读审美鉴赏,然后以写作进行创新实践,能够强化写作基础的理解和积累,也能让审美素养得到有效的建立。例如,在《笔尖留出的故事》作文教学中,教师就以《桥》课文阅读理解为基础,组织学生分析文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桥”的故事,从中又是作了什么样的写作,并做具体的分析,然后再以实际生活中的桥为主题,组织仿写,阐述自身在生活中关于桥的故事。这样的写作教学可以保证学生对于写作有最为直观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将生活实践有效的引入到写作过程中,能够带动审美素养的建立。
        (三)应用语文思维,开展共生写作教学
        语文思维素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而基于小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的情况,在写作教学的策略上就以共生写作为方法,让单人写作练习变成多人的合作,能够弥补学生写作能力上的不足,写作思维得到碰撞,完善写作知识的认识,提高写作练习的兴趣。而语文思维也就能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3]。例如,在《我的拿手好戏》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分组,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表演自身的兴趣喜好,使学生之间能够在实践中有所感受,然后做介绍和讨论表演,能够让实践成为学生习作的资源,带动思维上的表达和总结,通过实践的开展促进了写作共生的进行,有利于写作意识和思想的提升。
        (四)加强语言建构,组织口语交流活动
        语言建构是语文知识的基础性能力,在写作教学中的培养以口语交流活动为主,让学生能够感受语文知识,应用知识,在交流中体会语言建构,从而掌握精准表达的能力。例如,在《家乡的风俗》的教学中,教师就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为核心,介绍历史背景、内涵意义、具体的活动,引发学生的生活体会,同时组织学生做互动性的描述,阐述具体的文化活动内容和感受,能够激发其写作思路,也能让写作素材更为丰满,有助于语言建构的理解和能力养成。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的建立需要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核心,以保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有文化、审美、思维和语言综合素质的成长,更好的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但是在实践教学策略的实施上,教师要做好教学反思和教学总结,注重学生实际学习状态,把握教学策略对语文写作的指导,从而营造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使其能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写作兴趣和习惯。
参考文献:
[1]秦杰,刘金龙.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20(10):27-28.
[2]龙翠花.基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探究[J].甘肃教育,2020(07):65.
[3]刘芳.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09):65+67.
注明:“福建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核心素养视阈下习作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融合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CG18-253课题项目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