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多样化背景下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王光涨
[导读] 我国素质教育明确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需要以释放学生的天性为依据,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利用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充分践行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第十三小学      王光涨

摘要:我国素质教育明确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需要以释放学生的天性为依据,关注学生的个性培养,利用创造性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充分践行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对此,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分析对象,了解多样化背景之下培养学生个性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多样化 个性化培养
        一、创新教学策略
        体育是小学教育教学阶段中的基础性学科,这一学科对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意义重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体育这门学科的社会地位和教学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创新发展,许多学校开始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不断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此来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教学价值以及作用,鼓励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之中释放个人的天性,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其中不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身体素质及学习兴趣有所区别,在多样化背景之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越来越高,老师一方面需要关注教学策略的改革,另一方面需要以学生的个性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更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保障小学体育教学的多元化、多样性以及针对性。其中教学策略的创新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需要注重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根据学科教育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以学生文化知识学习、身体素质提升以及自主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有效细化来设置针对性的教学子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挥个人的优势,从整体上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掌握体育学习的核心技巧。
        二、坚持以人为本
        我国素质教育明确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充分释放学生的天性,将课堂还给学生。传统的体育教学直接以老师的授课为核心,采取照本宣科的形式引导学生,学生只能够进行简单的模仿,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体育参与的积极性不足,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对体育非常的感兴趣,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也直接打消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


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老师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在体育参与过程中的真实状况,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你的个性化发展偏好,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行为习惯为目的,着眼于前期的课程教学目标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体育学习任务,鼓励学生按照个人的学习兴趣自主参与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和活动,在自主参与的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真正意识到体育参与的乐趣和价值,进而实现个人综合素质的文明提升。老师只需要要以师生角色的有效互换为核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的不同意见和看法,保障学生能够坚持个人的独特个性,学会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他人的优秀做法和经验,树立良好的体育精神,通过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来摆脱个人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障碍,实现学以致用的举一反三。
        三、尊重学生差异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教育背景以及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有所区别,为了积极践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策略,老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身心特点以及实质需求,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以个性化的教学为核心,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不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最为关键,老师需要根据前一阶段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通过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更多的学习欲望和动力,进而实现自由发挥。另外,老师还可以着眼于主题探究式教学活动开展的实施要求,让学生在特定情景感知的过程之中了解数学的真相,从而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主动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的成长。老师需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留心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兴趣,积极调整后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向,尽量选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以及独立思考的过程之中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动作的要点,抓住体育学习的核心,在基础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之中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及发展。另外,体育学习的学习难度偏高,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消极应对的情绪,老师还需要适当把控体育学习的难度,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活动,在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体现个性化培养的重要价值和作用。
        四、结语
        在小学体育教学多样化背景之下,这一学科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小学体育老师需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掌握个性化培养的具体策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策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之上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
参考文献
[1]张晨玉.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创新策略研究[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6, 000(029):P.182-183.
[2]曹晖[1]. 初中体育教学多样化背景下学生个性化培养策略[J]. 体育风尚, 2019(6):179-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