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从德育出发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林娟娟
[导读]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以下简称留守儿童)的数量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的出现,让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倍感教育危机。

浙江省平阳县鳌江实验小学   林娟娟 325401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以下简称留守儿童)的数量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的出现,让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倍感教育危机。而这群体还在不断壮大发展,留守儿童的问题成为我国当前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他们的教育管理更是提到高度关注的位置。本文试图以此为例来呼吁通过多方关爱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充满爱和包容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的身心能健康快乐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没有办法照顾孩子,绝大多数孩子是由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祖辈来照顾,也有一小部分由其他的亲戚来照看。因多方面原因,在教育方面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不力,甚至根本不管。部分监护人将管理教育责任全部推卸给学校,这种逃避式的残缺教育只能导致出现更多的“问题孩子”。
        一、家庭起示范,缺位不缺职
        (一)留守儿童父母要提高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基础。农村隔代教育现象较为严重,爷爷、奶奶对孩子过分溺爱。作为父母无论是否外出务工,都应给予儿童成长中的指导与关爱。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启蒙老师也是终身导师。只有父母有高度的家庭教育责任感,才能关心子女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子女良好的习惯、独立自强的精神、遵纪守法的观念。 
        (二)留守儿童父母应改进家教方法,调整家教内容
        父母或监护人应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深信“没有教育不了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争取用较为民主和谐的教子方式教育孩子,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加强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孩子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在家庭教育的内容方面,美国家庭教育专家史蒂文先生对此说得非常透彻:“家教最基本的内容不是教孩子掌握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孩子怎样与他人建立联系,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父母和监护人应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同时还应与时俱进,对新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及时调整教育内容。
        (三)留守儿童父母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留守儿童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在挣钱的同时,多想想孩子,不要无视孩子的存在,常回家看看,常和孩子谈谈,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给孩子关爱和呵护。


同时,抚养管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其他亲戚应民主、平等地面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这比挣钱更有价值,因为有孩子才有将来。
        二、学校重教育,教书也育人
        (一)建立“留守儿童”德育档案,提高学校管理
        学校建立好“留守儿童”的德育档案,由学校统一部署管理。由此了解好儿童的家长和监护人等的信息,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完善学生的管理制度。另外需成立“留守儿童”的家长学校,对其监护人进行培训,协助委托监护人掌握正确的家教方法,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动态,切实关爱儿童。实施责任帮扶制度。可以在学校开展“扶贫扶志活动”,以及学生间的“手拉手”传递爱心活动;另外可建立“留守学生奖学金制度”,制定相应的奖学金奖励制度,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给予一定的帮助和鼓励。
        (二)改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素质
        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关注留守儿童,要安排专人负责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积极研究对策。为此,教师要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变为对学生生活、情感、心理的辅导者,关心他们在平时生活中的身心发展、个性发展和道德成长等。学校教育不能简单的标签化,要树立关注每一个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
        (三)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教育
        社区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以便对留守儿童的显性和隐形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学校在完善留守儿童德育课程和改进教育方法的同时,还可能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对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的补偿。
        没有一种教育模式适合每一位学生。教育模式应随着文化模式、教育结构和教学观念的改变而变化。因此,应不断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教师的责任可归结为四个字,即“教书育人”。对留守儿童来说,教师育人比教书更重要。为此,社区学校教师要从传统的道德权威者转变为道德成长者,从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从德育过程中的发号施令者转变为德育活动中学生的合作者。
参考文献:
[1]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特点与对策[J] 潘锋  现代教育 2011(04)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探讨[J] 边疆经济与文化 兰兴翅 李启金2013 1 37-393
[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 罗小卿.  新课程(上). 2015(03)
[4]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政府作用研究[J] 丁宇,刘春环.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