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素养监测之农村学校美术学业评价思路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廖卫林
[导读] 相对来说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环境受限条件颇多。

湖南省临湘市第一中学  廖卫林 414300

摘要:相对来说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环境受限条件颇多。本文立足艺术素养监测的大背景,浅谈多元化评价在学生美术学习中体现出的作用。旨在用这样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基本知识储备、技能理解水平,开发学生的艺术鉴赏、审美能力,强化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展现农村教育应有作用。
关键词:艺术素养    农村学校   美术学业评价
        前言:尽管现是信息时代、但教育方面城乡差距却越来越大。农村不仅缺少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学资源也不够丰富。但农村地区美术教育中仍有很多优势,那就是纯真的自然环境。对此在美术教育中,农村美术教师需要以艺术素养监测为基础,调整评价模式,发挥评价引导作用,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一、农村学校美术学业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一)主观评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不少教师课堂上只考虑自己,不重视学生情况,没有按照学生想法和需求去进行评价。学生作业质量完全靠教师个人的主观臆断评判等级。没有重创新、重过程、完善的、全面的教评体系[1]。学生无法及时、有效的掌握美术学习要求,提升个人美术素养和涵养。
        (二)传统评价扼杀学生个性素质发展
        不少教师只看重结果,不重视过程。教师一般都会用涂色均匀、比例恰当、画面整洁作为判定标准。没有考虑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与想象力[2]。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学习主动性就会渐渐消失。传统评价形式无法让学生发展个性、发展创新意识。
        (三)单一评价难以调动学生情感热情
        不少教师只重视美术作业评价,没有带给学生良好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单一的期末成绩评价方法,没有引入学生特长项目、校外美术活动、社团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审美意识、态度、目的并不在评价之中[3]。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没有合适的评价机会,不全面的素养评价体系,并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
        二、农村学校美术学业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新课标有明确的要求,评价需要体现出促进发展的作用,评价标准必须多层性、多维性,能够适应不同能力、不同个性学生学习。教学评价一定要体现以生为本,重视能力、素质全方位培养,要充分融合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合理性评价。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指出: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应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坚持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学习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既关注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关注学生的特长激励。(4)
        (一)深入研究课标健全评价体系
         首先必须贯彻以生为本,提高教育评价有效性。以学生成长需求出发,明确农村学生的素质成长要求.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与突出教学评价价值与意义。绝不能脱离学生心理特征、年龄特点。不能脱离学生生活经验以及实际水平。不能只考虑艺术需要,同时也不能站在成人角度评价学生作品。



        其次课堂上要多元评价模式。用作品展评、学生互评、自评、师评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说明自己的作品思路,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的作品。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反省与发展。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评价其他同学作品,说一说别人的作品是如何表现审美与认知的,教师需要在旁予以引导。
        (二)深挖教材内容构建社团教评体系
        许多农村学校也有不少社团,其中美术社团活动更贴合生活,所以深受学生喜欢。对此学校可以根据美术社团情况开发适合美术社团的教材资料,要发挥农村地区大自然环境优势,让学生参与到自己喜欢的社团活动当中。
        首先一定要体现出农村教材资源特色。材料选择以及课题内容选择有着很大的自主空间。可以开发学生喜欢、熟悉的篆刻、剪纸、中国画内容。当然也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民俗风情、作品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习和生活关联密切的文化知识、美术内容。在校本活动中锻炼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比如农村的小河沟、小山包及有特色、年代久远的建筑艺术等。
        其次要塑造品牌活动。社团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内容,有着多样的形式与广泛的内容。学校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创造和组织各种活动。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活动情况建立档案,这些档案就是评价学生的参考指标。比如组织社团学生参加书法活动、彩灯制作、泥人制作。根据评价多样化、多元化特征,追踪学生活动表现,从而全面化评价学生。
        最后要认真研究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才艺的舞台。评价并非一次性活动,评价需要长时间追踪和评价,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成长。学校需要鼓励学生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艺,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和空间。对此学校可以用全员参与的方法,组织学生进入到才艺展示。用学校的文化墙作为展示台,所有学生都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中创作。如学校可以用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在文化墙展示自己的作品一周。
        结语: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师就需要全方位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引导性作用,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在美术教育中形成健全的三观和素质。
参考文献:
[1]马玉萍.加强美术教学  推进素质教育[J].黑河教育,2020(05):64-65.
[2]宋鹏飞.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发展对策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5):60-61+66.
[3]石小燕.职业学校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2020(06):181.
[4]教育部《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2015-5-18印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