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课堂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李红
[导读] 一个没有倾听质量的课堂,不是好课堂;一个不能让孩子们用心倾听的课堂,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不会理想。

山东省临清市松林镇中心小学   李红

        一个没有倾听质量的课堂,不是好课堂;一个不能让孩子们用心倾听的课堂,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不会理想。同一个班的学生刚入学,学校提供了同样的师资,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贫富"差距之大,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对策,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不倾听或不会倾听的不良习惯.必然影响他的学习,甚至终身的发展。所以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势在必行,义不容辞.
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倾听能力呢?我从低年级小学数学这门学科,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回答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二、激发兴趣,乐于倾听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新的数学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的做法是:①制作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件;②讲数学故事;③富有魅力的数学游戏(如:对口令,对号入座,找朋友,开火车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愉快的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观察力。 
        三、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在“听”的培养中,千万不要吝啬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如课堂上,我经常会说:“你听得很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四、榜样示范,善于倾听
        低年级儿童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对于养成什么习惯来说,犹如一张白纸,真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五、矫正方法,培养倾听  
        课堂上,特别是一节课过半以后,个别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如搞小动作,与同学随便讲话等,而教学规律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随意停课,中断学生的听课思维,更不可粗暴行事,而要灵活、理智,适时予以控制。可用“暗示”的方法,矫正学生不良习惯。
        (1)“手势暗示”  教师在讲课时,一旦发现他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既用手势进行微妙短暂的定势,指着不专心听课的学生,以期达到矫正的目的。  
        (2)“目光暗示”  教师把严峻、期待的目光刷地落在不专心听课的学生身上,与之目光交触,引起学生警觉,使她意识到老师在用目光警示自己,应该收敛言行,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  
        (3)“语调暗示”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感情,采用语调上灵活多变,或急或缓,或长或短,或稍作停顿,造成一种临时的教学氛围,有意带给学生听觉上的感差。从而产生奇特的感染效应,促使个别学生专心听讲。  
        (4)“接触暗示”  如用以上暗示的方法控制,其注意力仍然集中不起来,教师就很有必要走下讲台,以巡回讲课的方式,悄然走到不认真听        课的学生身边,轻轻地摸一摸他的头,让他意识到老师已知道他在做小动作等,鞭策其端坐静听和思考,强制守纪听好这堂课。  
        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一种能力,小学生的倾听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的质量。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需要从思想上进行“软着陆”,也需要从行为上进行“硬加工”,既需要指导,也需要训练。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乘良好倾听习惯的帆船,乘风波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