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科课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裴卫平
[导读] “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是新课改对美术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小学课堂来说,美术的学科知识与美术能力素养同样重要。

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高明学校(小学部)  裴卫平

摘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是新课改对美术课程提出的新要求,对于小学课堂来说,美术的学科知识与美术能力素养同样重要。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是学科课程的基础也是深入培养美术素养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图像识读能力,才能进一步提升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目标。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之上着重关注了小学美术课堂上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图像识读
        专家基于新课改标准对美术学科提出了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包括图像识读、美术变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在这之中,图像水度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图像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贯穿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也是文化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同时也在思想、意识、情感的表达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可续技术的发展,图像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丰富,不论是作为装饰的艺术作品还是用来表达感情的“表情包”都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离不开的图像,如何读懂图像所表达的含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图像识读素养。图像识读,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对视觉符号(包括艺术作品、图像、影响等)等观看、识读和解读。为了更好的理解图像作品所传达的意思,不仅要能够对图像的样式风格有所了解,也要对创作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美术欣赏。图像识读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与培养,如果能够从小学就开始正规的培养,那么审美素养也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小学开始培养图像识读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有意识要求学生掌握看图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图片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再现。图像识读应当结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引导他们去观察图像中的内容,适当结合已有的教学方法。一般而言,常用直觉欣赏法和夸张比较法两种来促进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培养。
        直觉欣赏发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更为直观的观察方法去发现图像中不同的美,并享受美所带来的美好。比如在学习有关建筑物的课程时,学生会对建筑物的照片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如故宫宏伟,城墙沧桑,庙宇深幽等,这些都是在接触图像时最直观的感受。在这之后,教师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关注图片的细节,让其对图像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观察,激发他们对于图像更深层次的表达含义的兴趣。
比较法时让学生能够在比较中发现图像传递信息的不同和表现技法的不同等图像识读能力。比如在建筑图像部分,中外建筑图像差异比较时就可以使用比较法来激发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建筑材质、建筑色彩、建筑光影等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到底有哪些不同,鼓励学生“找不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从更具体的方面(如线条、色彩等)角度去欣赏图像,实现图像识图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多角度识图的能力
        图像的欣赏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对图像的直观感受,而应当在此基础之上继续深入理解图像所要表达的内涵。具体可以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去欣赏图像,一个是作者的角度,一个是从自身经历出发的联想。
        从作者的角度欣赏是指,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时代背景等知识之后,让学生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又是怎样表达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等等。同时能够通过欣赏图像来了解不同时代、文化、国家等的知识,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从自身经历进行联想是指,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学生进行适当的联想。比如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符号或者图片进行联想,如交通标示、路边的广告等,去思考为什么交通指示牌会用箭头表示、广告牌等色彩会更为鲜艳等等,达到深刻理解图像是如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段来传递信息的教学目的。
        三、让学生学会“复述”图像
        简单来说,就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图像识读能力,对一副图像进行再描述,将自己“看到”的信息表达出来,这实际上是一个新信息再加工的过程。比如在课堂上可以进行小组活动,规定一个主题后让同学在课下收集符合主题的图片,并在小组或者班级中进行展示,将自己所搜集的图片“介绍”给其他的同学。这样的过程中他就可以实现对图像的全面了解——从直观感受到内在精神再到图像创作背景全面覆盖,实现“吸收信息-输出信息”这样的锻炼。
        四、组织学生进行图像识读的自主实践活动
        图像识图能力的锻炼仅仅依靠美术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适当组织学生自主锻炼图像识读能力的活动。比如说,从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图像进行自主识读,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主动的分享自己对图像的感受、见解。同时,引导学生加强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绘本、漫画书等资料的关注,让学生以从图像中汲取知识的形式积极锻炼图像识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洁. 浅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J]. 美术教育研究, 2018, 000(012):146.
2.姚海玲[1].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图像识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 读书文摘(中), 2018, 000(009):P.18-18.
3.石强. 在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图像识读能力[J]. 科学咨询, 2017, 000(026):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