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各个领域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电力行业的线路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保证了其施工质量和运行稳定性,是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然而,在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结合高压输电线路的现状,科学维护,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整体运行质量。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检修方法
引言
各个行业领域对于电力能源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为了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在电网运行期间需要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力运输稳定性。由于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内容的较为复杂,因此检修人员在进行线路检修过程中,是无法仅凭肉眼观测得到检测结果。为了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有效运行,需要确保线路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灵活应用多种类型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方法。
1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1.1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1)岩石嵌固技术。该基础施工技术适用于风化岩石区域,在应用岩石嵌固施工技术时,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并不需要配备底板钢筋,可通过掏挖施工手段来开展基坑施工。利用该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杆塔的稳定能力,但在特殊情况下,还需重新设置施工计划,确保高压输电线路中杆塔能够与坡度保持一致。以上述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偏心弯矩,节省施工期间脚螺栓材料应用数量,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费用。(2)岩石锚杆技术。在应用该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需提前对线路的施工地点进行实地调研,选择整体性的岩石地点作为岩石锚杆施工技术应用的地点。在施工技术应用期间需要选择合适的钻孔设备对岩石进行钻孔施工,待钻孔施工环节完成后施工人员需及时在钻孔内插入锚杆,再对其进行灌浆施工,确保施工锚杆与岩石的紧密性,强化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安全性。(3)掏挖基础技术。掏挖基础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全掏挖施工技术以及半掏挖施工技术,应用掏挖基坑技术的场地的地下不能存在地下水,在应用该施工技术还需要保证地基能够始终保持原状,避免在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完成后再次开展填土施工流程。此外在应用该施工技术前,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开挖基坑的荷载承受能力进行检测,确保线路施工对原状土摩擦角的准确性。(4)阶梯型技术。该施工技术是高压输电线路的基础施工技术,因此能够适用于多种类型施工区域。在应用阶梯型施工技术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位置对其进行大型开挖,对其进行模板浇筑,一旦浇筑工作完成后,就要进入高压输电线路的填土施工环节,通过设置预埋深度检查其中的基础底板,全面提升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固性。此外,在应用阶梯性施工技术时,需要时刻检查施工周边环境,对于极易出现塌方的区域是不能应用该施工技术。(5)斜插板式技术。斜插板式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于主柱的坡度进行细致检查,同时还要保证高压电塔腿主材坡度能够与其他坡度保持一致。此外在杆塔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施工条件设置基坑施工地点,确保杆塔能够及时插入基坑点之中,以此保证基础底板的应用强度,进而全面提升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
1.2杆塔施工技术要点
在开展杆塔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考虑杆塔的受力点,确保不同类型的杆塔施工都能满足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经济标准。此外为了保证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施工建设工作的开展符合供电线路运行标准,不仅需要加快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速度,同时还要利用杆塔施工结构来确保杆塔施工技术是否适用于施工地点。
1.3线路架线施工技术
架线施工技术的有效使用,是需要施工人员提前做好施工准备,确保高压输电线路能够准确连接导地线并做好驰度观测问题。(1)在架线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张力防线施工处理,以千张机设备实现架线施工的流程固定。(2)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导地线安全效率,需要利用张力放置的手段改善导线磨损问题。一旦发现导线发生磨损问题,维修人员需要及时更换导线。
2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方法
高压输电线路的检修直接影响电路工程的质量,所以定期进行线路的检修十分必要,做好故障的预防和查明,确保输电设备的工作质量,还能够有效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几率。
由于高压输电线路事故发生即紧急性,所以留给工作人员考虑的时间比较短,一旦事故发生,那么需要立即做好安全措施,做好故障的排查和检修,另外在进行检修工作时,一定要保证开关关闭。如果遇到开关可能随时接通时,一旦要联系相关的变电站,先确保线路断电,然后在开展事故的排查和检修工作。完成检修工作之后,应该马上召集检修人员离开,然后在确定线路无误之后,在和相关的供电站联系通电。在开展检修工作之前,一定要向相关单位或部门递交信息并获得批准。在实际线路检修中使用比较多的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2.1相对温差判别法
使用相对温差法来进行测量,对两台相似设备的测量点的温度差进行测量,然后确定出两个测量点中,温度高的那个点,并且测量出其上升的程度。这种测量方式适合一些电流型设备,但是这种测量方式能够有效避免温度对设备造成负面的影响,有效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并且能够清晰的将温度上升的程度表现出来。
2.2表面温度判别法
使用相关的表面温度测量设备,对其表面一点的温度进行测量,然后和国家相关的规定标准进行对比,确定设备是否存在问题。因为我国对线路发热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所以没有比较科学的相关规定,因此表面温度判别法只是测量出一些程度比较轻的问题。
2.3同类比较法
线路通电还会存在由电压或者电流引发的设备发热,针对这类故障可以采取同类比较法来进行确定。针对由电压引发的设备发热,可以使用允许温差或者允许温升的方法进行判断。但是这类方式在应用过程中,会因为设备出现相同故障而影响判断的结果,因此这个判断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
2.4热图谱分析法
通常情况下,相关工作单位会将设备正常运行时的状态热图谱保存下来,所以在进行检修时,可以将对设备测量的热图谱和标准的热图谱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存在故障。这种分析法准确性比较高,能够提高测量效率,所以在很多的检修部门大量应用。
2.5档案分析法
想要应用档案分析法,那么需要有设备之前的诊断资料。结合之前的设备诊断资料,在查看设备的历史使用情况,在分析检修过程中的热图谱、温度等参数,对这些数据进行多重比较,然后找到设备发热的原因,实行进行逐一排查和检修。所以,要求检修人员能够对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有全面的掌握,能够了解丰富的设备参数知识。
结束语
总之,为了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施工人员需要全面掌握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灵活应用线路检修方法,降低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风险,保证不同行业领域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曹远,孟昭显,管良.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研究[J].电子测试,2019(23):105-106+83.
[2]张海明.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175-176.
[3]雷晓红.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J].中国电力企业理,2019(27):58-59.
[4]刘烈.小议高压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技术方法[J].通讯世界,2020(22):122-123.
[5]武天佑.解析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和检修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3):66-67.
[6]杨晓川.刍议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与检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