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发展中的能源消耗问题。只有合理控制经济建设中的能源损失,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电气行业,自动化技术一直是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在电气工程中实现自动化是将来电气系统稳定安全运行和取得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然而,在当前的电气自动化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这个层面上,本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从各个角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在该领域的后续应用做了进一步研究,供电气工程行业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应用
引言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各行各业,大大方便了工作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电力系统整体稳定性大为提高,显著提升了消除电力系统故障的能力及效率,确保其安全性。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针对其特点做以下两点说明:第一,电气工程包含多个领域的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电机工程涉及多个领域的多个层面,比如工业制造、人工智能和电力系统,通过对原有的技术进行优化和融合,使智能化设备与电力系统相结合,维持整体运行系统的稳定。更新后的电力技术,使各领域技术的融合度更高,进一步增加了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范围和领域。第二,电工技术的实用性。根据不同工业的生产情况,科学选用电工技术,利用自动化生产代替原有的人工生产,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浪费,使各生产环节配合更加紧密,从而保证生产质量和效率。对电气系统的应用,主要从电力系统智能化和自动化角度出发,对计算机系统重新编码,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控制。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2.1操作简单
为进一步优化电气工程的系统结构功能,让电气工程管理和运行更加便捷、高效,电气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气工程管理节约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让操作人员极其便捷地全面掌握电气工程的运行状态。
2.2结构性能优
电气自动化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结构性能好。随着社会对电气工程需求的不断扩大,对电气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各项技能相对比较完善,且相关的技术设备比较健全,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能进一步满足我国电气工程的发展要求。
2.3系统适应性强
与传统技术相比,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系统适应性更强,传统技术操作方式单一,能适应的工作环境也相对简单。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良好的系统适应能力,能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1电网调度
电网的调度自动化是依靠服务器和相关系统来完成,凭借经济调度,保证电网的稳定安全是其首要功能;另一功能是实时监测及分析相关运行数据,完成对电力系统负荷的自动预测;再一功能是依靠相关数据,能够快速寻找到电网系统发生事故的地点,有效提高了排除故障能力,有助于提升电网调度中心的办事效率,确保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传统技术的电网调度能力较低,只要电网系统产生故障,往往易发生大范围及长久的停电事故,查明事故原因后才可维修,费时且费力。若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来控制,能够提高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可凭借数据库,大致评估将来某段时间的电网系统,用电量可得到实时平衡。即使出现了用电故障,系统能够自动定位故障点,就近快速排除故障,从而减少损失。由于传统的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能查出原因,电气技术非常容易干扰整体电气工程,此过程极有可能产生偏差,电气自动化技术则能够给于高效解决。通过实时的监控电气设备,采集及分析数据,潜在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发现,防止故障的产生。
由于具备灵活性,能够快速及准确寻找出故障点,防患于未然,可有效避免经济损失,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维护设备的费用。
3.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电气自动化在我国的配电系统中应用的还不够广泛,因此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进一步提升配电系统中主站与子站之间的联系,将他们系统组成一套配电自动化系统,就需要在配电系统中推进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此降低相应的人工操作强度和难度,确保配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3.3进行远程监控
在电气系统运行期间,必须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到完全有效的掌控,但是使用常规的监视和管理方法需要的很多人力物力。如果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就能够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从而节省资源并实现稳定的系统管理。由于当前总线的通信水平仍然不高,因此在使用大面积的电源系统时,此类远程监视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但在小型系统中可能会发挥关键作用。
3.4在变电站自动运行中的应用
变电站是整个电气系统中心组件的中转站。在优化变电站的整体性能的同时,要想不断提高其运行安全性,可以科学地将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其中来。通过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控制变电站,并收集和总结运行期间生成的相关数据和有效信息。变电站一般依靠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同时提高整个变电站的诊断和检测功能,及时发现变电站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充分保证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3.5发电厂
发电厂的监控系统是凭借太网、过程控制单元和相关数据通讯网得以完成,布置形式为分层结构。过程控制单元指实时工作的单元,凭借实时监控运行过程单元的脉冲量和热电阻等数据,并且给于及时处理,最终完成整个工作过程的检测和控制,由于控制系统属于分散性质,显示及操作功能能够得到集中。一个工作站存在两种模式:一个是工程师,另外是运行员。设置系统参数为工程师工作站主要的职责,以便维护系统的工作运转;接收实时的信息及对指令的发送为运行员工作站的主要的职责,同时把整合的相关信息传送给工程师工作站。电气自动化技术甚至于能够生产过程动态监控设备,使得系统能够相对比较安全稳定运行,也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控制工作。
结语
电气自动化目前小到居家用户,大到工厂矿山,航空船舶,从单一分散控制系统到集中控制系统都发挥着他的重要作用,从现地控制到远程控制电气自动化均成为中间端和控制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自动化既包含了控制系统也包含了保护系统,二者结合情况下可以准确地进行系统操作控制和故障情况下的自我隔离,有效防止事故扩大,随着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将有望通过网络互联,实现云控体系,也就是建立大的调度中心从而出现更多的无人变电站和无人化配电装置,这样从提高电力系统人员安全保障方面也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将带来操控的远程化和集中化,带来电气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可以带来电力人员的安全保障提高,一举多得,推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必将是一项长期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尹柳梅. 论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 工程术,2017,12(28):155.
[2]杨泽涛.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 南方农机,2018,49(24):117.
[3]姜延承.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J]. 南方农机,2017,2(4):72.
[4]王振.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析[J]. 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2(12):00293.
[5]白一鸣.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住宅与房地产,2017(12X):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