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魏文玉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魏文玉
[导读] 语文课程在低年级阶段的教学,需要关注到学生的识字教学。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岐岭镇清溪小学  魏文玉  514469

摘要:语文课程在低年级阶段的教学,需要关注到学生的识字教学。因为小学生本身的语文知识积累薄弱,对于汉字的掌握有限。做好识字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这样才能在阅读或是写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从目前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具体开展来讲,尚且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识字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部分学生对一些汉字的掌握还是存在不足。所以,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问题做出分析,然后探讨相应的教学对策,希望能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问题;教学对策
        识字教学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基础所在,是低年级阶段的重要内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于1-2年级学生,应该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掌握这些常用汉字之后,才能在后续的学习中取得理想效果.而目前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开展,一些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所以,就需要关注到识字教学的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在汉字掌握上达到具体的标准。
        一、目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趣味性不足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缺少足够的认识,自身并未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这样一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学习上的学习积极性时高时低,学习参与时深时浅。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很多时候没有保持良好的趣味性,导致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不高,并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目前的识字教学中,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就较为枯燥,趣味性不是很高,这就是需要引起教师关注,注重教学活动的趣味化构建。
        (二)教学方法单一
        除了趣味性不高的问题之外,在识字教学当中,部分教师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从目前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发展来讲,出现了很多全新的方法,甚至出现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设备,推动了教学活动的信息化发展。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保持多元化的变化,让教学活动保持灵活性。然而从当前识字教学的具体开展来看,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长时间局限于单一的模式之中。教学方法的单一,就导致识字教学难以体现出变化,会导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出现下滑。
        (三)与课文结合不足
        识字教学的开展,不能脱离课文单独存在。对于一个汉字,要学生掌握其具体的读音、写法、含义与用法。读音和写法,可以单独进行,而具体的含义与用法,则需要结合课文文本,进行具体的讲解,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形成有效掌握。但是,从教学实践来看,部分教师在展开识字教学的时候,与课文的结合不强,识字教学脱离于课文之外,这样一来便造成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不深,尤其是对汉字的含义与用法理解不到位,容易出现使用错误的问题。



        二、优化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具体策略
        鉴于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语文教师要从根本上形成认识,通过合理的方法,对这些问题予以优化,创新识字教学的开展,提升识字效果,让学生加强自身的掌握。
        (一)构建趣味性的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需要关注到趣味性的体现,构建起趣味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可以有效参与进来进行学习。比如,可以通过趣味化的顺口溜辅助教学。为了帮助学生对汉字形成有效认识,实现牢固的记忆,那么就可以通过一些顺口溜,来对汉字进行形容,这样能够让学生对一些汉字形成更加深刻的掌握。比如“告”这个字,就可以编出“一口咬掉牛尾巴”这句顺口溜,将“告”字通过轻松诙谐的语言描述出来,学生不仅可以充满兴趣,还可以牢固掌握。再比如对于汉字书写顺序的教学,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演示,通过多媒体展示汉字书写的具体顺序,实现立体化呈现。或者是通过学生喜欢的一些卡通形象,来构建汉字书写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这些动画形象认知汉字书写,同时形成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采取多样化手段教学
        识字教学的开展,除了保持趣味性之外,还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实现多样化的构建,采取多种不同的手段形式来辅助教学活动。第一,生活化教学。在识字过程中,不能单纯局限于书本中,可以从现实生活切入,构建起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引入一些素材,来呈现汉字,给学生不一样的认知体验。第二,游戏化教学。在识字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可以在课堂上构建起一些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强化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比如,不少汉字具有相同的组成部分,在课堂上,可以事先准备一些汉字的偏旁部首等卡片,然后构建起“拼一拼”的活动,让学生根据卡片,尝试组合出不同的汉字。通过这样的游戏,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对汉字形成更多的理解掌握。
        (三)结合课文深化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还需要关注到与课文的结合,不能单独进行。因为对于汉字的含义与用法的讲解,需要在具体的文字环境中予以呈现,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而单独存在。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和课文结合起来。比如教学《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中“陡峭”、“南部”、“秀”等字词,都需要学生形成掌握。比如“陡峭”一词,就是形容山势坡度很大,直上直下。在教学时,要对词语的含义以及用法予以说明讲解,让学生在掌握读音与写法的基础上,可以加深认识。
        结束语:
        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在低年级阶段必须要关注识字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就要构建趣味化教学,采取多种不同方法,并与课文实现结合,全面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海礁.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 2019(8).
[2]罗秋玲.让文字成为跳跃的音符——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J].语文课内外, 2018,(002):217.
[3]丁丽英.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字理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 2019, 401(17):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