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歌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任艳
[导读]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部编版语文教材做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古诗文篇目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和文化感受。

济南市芙蓉小学  任艳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部编版语文教材做了一个巨大的变化:古诗文篇目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这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和文化感受。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光靠书本和老师生涩的讲解是不行的,尤其是山水田园诗,这样极具内涵与诗人感情的古典诗歌,靠传统的讲一句记一句,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领悟到山水田园诗歌的灵魂。
        接下来,我就如何引导学生自己去鉴赏山水田园诗浅谈一下摸索出来的教学方法:
        一、绘出田园诗中的美景,在心中勾勒出诗的画面
        每一首田园诗,都有自己独特的美景在里面。自古以来,诗不离画,画可赋诗,诗和画是和谐的统一体,当我们拿到一首山水田园诗时,试着将诗中的景色提取出来,结合你的想象,将它变成你笔下的一幅画,如《乡村四月》,用笔画出诗中层层叠叠的梯田,稻田里泛着白光的水,布谷鸟和在蒙蒙细雨中劳作的农人.下来,你可以再添几笔,在这样的美景中,你还可能会看到什么,例如:“才了蚕桑”中拥有一簇簇肥嫩桑叶的桑树等等,过手中的画笔在描绘诗中景的同时,将自己带入到美丽的山水之中,首先就对古诗有了一个整体景色的感知。
        二、总结田园诗常见意象,通过意象理解作者的内心
        画完之后,我们再一次去读诗,去寻找书中那些具体的意象所指代的事物。就能大致把握作者的内心。
        山水田园诗歌的常见意象有:
        黄叶:成熟、调零、新陈代谢、美人迟暮。
        树的曲直:人生的坎坷、事业、顺利。
        绿叶:活力、希望、生命力。
        柳:伤感、留恋、春天的美好、送别。
        竹:积极向上气节。
        杨柳:伤别情怀。
        折柳:用“柳”来代表“留”之意。
        红叶:代表传情之物。
        堤柳堆烟:常常用来表达往事如烟,以及抒发国家兴亡。
        松:代表着不屈不挠的形象。
        松柏:生命力、坚强、傲岸、坚挺。
        梧桐:悲伤、凄苦、凄凉。
        归雁:代表着诗人思念家乡之情。
        雨:代表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环境的萧瑟。
        江、浪:代表了作者胸怀的豪迈以及浩荡的气势。
        孤帆:代表诗人在外生活的心酸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
        掌握了这些意象的表述,我们就能不断地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与体悟。



        三、归纳田园诗的情感表达,去领会诗人升华的感情
        理解山水田园诗歌中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领悟到诗中表现的积极的价值观,我们才能对这首古诗所表达的最终的精神境界有所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常见的有:
        (一)对大自然的喜爱
        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紧扣“望”字,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一个“挂”字将瀑布的垂空描写得出神入化。
        (二)对官场的厌恶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整首诗歌从不同方面为读者呈现出一幅令人难忘的画卷。
        (三)对归隐生活的喜爱、向往
        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如话家常般,写了从来访到告别的过程。
         (四)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
        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最后两句成为名言,阐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脱主观成见。
        (五)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厚情谊。
        如诗人翁卷的《乡村四月》:诗中没有直接说人们太忙,而是婉转地说闲人很少,为的是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  
        (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农村农民生活的艰辛与痛苦。
        如诗人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江上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不知道打鱼人的危境与艰辛,只知道品尝鲈鱼的美味。全诗写渔民劳作的艰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在我们小学涉及的山水田园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中,这6 种情感是最为常见的。
        四、把旅行变成一场研学,在研学中遇见诗和远方
        如今,出游已然成为我们假期必不可少的项目,在青山绿水中欣赏古诗词,把我们的每一次旅行都当做一次古诗的研学。让我们从古诗词里看祖国。例如:假期,爸爸妈妈要带着我们远离都市,去享受美好的田园村居风光,出发前,就搜集好相关的诗句,当我们看到庄稼长势喜人,猪归圈,鸡回巢时,我们可以吟诵出: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而不是只会说:“快看,那有好多鸡和猪呀!”当你来到南方,一次见到看到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落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里传来黄鹂婉转的啼叫声时,你可以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夏木啭黄鹂”。而不是只会说“哇塞,色的鸟飞起来了!”在旅游时我们还可以关注和收集当地的历史文化用以丰富我们的学习。只有当我们真正到达巍峨的泰山山顶,才能体会什么是“一览众山小”;只有当我们游览过西湖,明白它为什么“浓妆淡抹总相宜”;只有我们走进南京,才能感受到那股来自六朝的烟水气。
        诗歌离学生的生活并不遥远,只要我们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用心去感受,他们的眼前就会慢慢展开一幅美丽的田园诗画卷,在这画卷里,我们的学生会感受到古人的喜怒哀乐,他们也可以写下属于自己的阴晴圆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