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杨杰
[导读] 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   杨杰

摘要: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有效的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以学生为本为目标的中小学体育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究,过了解当前中小学生的体育教育状况,进而制定有效的措施,进一步优化中小学体育教学,满足新时期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学策略;以生为本;教学目标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尚小,该阶段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爱玩,想象力丰富.育课是更好地让学生发挥天性展现活力的教学课堂,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学生的参与性更强,积极性更高,而且也满足了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当中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以生为本,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更有趣味,并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开展体育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体育,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当前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要想更好地加强中小学学生的体育教育,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相关教学工作者就必须要深入了解当前中小学阶段体育教育的现状。立足于现状,针对具体的体育教育要求和最终的目标制定有效的措施,一步规范和完善中小学体育教育。
        (一)教育理念需要更新
        由于我国长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更多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考取更高的分数,特别是班主任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希望学生能够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将各科的分数尽可能的提高.此背景下学生的精力也都集中在学习上。这就直接导致了整个教学环境对于体育教育还不够重视,多教学工作者缺乏体育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也缺乏自我认知和自我道德素养完善的意识,直接导致中小学阶段的体育教育出现短板[1]。
        (二)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配合
        在体育教学当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至关重要,通过互动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在体育锻炼过程当中学生的锻炼效率,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体育锻炼的调整,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帮助学生正确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在当前的体育教学当中,往往是教师单方面的给学生下达相应的体育锻炼任务,然后就由学生自己去学习,在一些体育项目当中缺乏师生之间的配合、交流和互动,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够正确地掌握体育锻炼方法,教师也不能够根据学生的状况进行科学的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导致中小学体育教学效率不高。
        二、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实施措施分析
        (一)利用信息技术,增强师生的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
        在体育锻炼当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至关重要,一方面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保证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在师生互动过程当中,学生能够有效地向教师传达自身的信息,如感受身体机能等等,为教师及时调整科学的训练计划,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充分地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教学,现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比如在教学“跳高”这一体育活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事先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跳高的意义是什么?跳高的准备工作有哪些?在这些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就可以借助网络来搜寻相应的答案,取更加专业的知识,为学生进行跳高运动做充分的准备,而且学生还可以在网络当中收取一些优秀跳高运动员的精彩片段,或者是本校的一些优秀跳高学生的影像进行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激情,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进行相应的体育运动。
        (二)以游戏活动的方式体现体育的趣味化
        游戏活动是开展趣味体育的重要方法,趣味性的体育更能够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也是构建高校体育课堂的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加强对体育知识的认知,让学生不会因为体育课堂太累而排斥体育锻炼,而会因为体育的趣味化积极的参与到体育游戏当中,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比如在锻炼学生耐力的时候,师可以采取传统的“丢手绢”游戏,教师可以对这个游戏进行适当的改良,将这个游戏融入到体育锻炼当中.如在丢手绢的时候,教师要求学生至少要跑三圈以上,才能够将手绢丢出去,这样的游戏设计能够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练习跑步,养学生的耐力[2].而且这样的设计也完全不会影响这个游戏的趣味性,当学生按照教师的规定进行游戏的时候,学生就会通过跑步来进行耐力的锻炼,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游戏,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实现了很好的体育锻炼,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结语
        总而言之,中小学体育教学理念直接关系着体育教学的质量.以相关教学工作者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探究中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晓春.以生为本,素质教育——浅谈高中体育课堂如何渗透核心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32):27-28.
[2]吴清强.以生为本,开展素质教育——小学体育教学的一点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9(27):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