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以来,国内经济持续进步,城市中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也愈来愈多,在实际施工期间企业也愈加正视管理工作,然而在管理过程中依旧出现了许多问题,唯有对这些问题妥善处理,同时实行品质管控,才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基于此,以下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引言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项目管理主要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组织以及监督的过程。工程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是一种服务类型的工作,主要是受建筑企业的委托对工程中的具体事物进行管理的过程,对于工程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管理是一项具有完整体系的工程管理,其中需要把控的要点有许多。把控的效果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建设成果。因此,若想要达到工程的理想建设目标,需要将人为因素、环境因素、技术因素等通过制定高效的施工方案,以及组建高素质的施工团队进行质量控制。若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个工程的综合性管理指标,加强工程的全方位管理。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项目工程的安全指数,也有利于建筑企业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另外,建筑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建造的,因此对于整个建设工程的施工建设,参建各方应当从人身财产安全出发,保证建筑的质量合格。这就要求在施工管理方面寻求进一步的突破,才能建造出质量达标的房屋,使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施工工人缺少责任认识
现阶段,国内建筑行业当中的施工工人大多数都为农民工,这些施工工人中只有少数人接受过有关的技能培训,但却很少对这些施工工人做出管理方面的教育。概括来讲,就是施工工人在施工期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个人的重要性,缺少有关的责任认识。所以在施工期间,妨碍了对全部施工工人的管理,施工工人难以管理与控制是工程项目管理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因素。因此,有关建筑企业应该正视这一问题,规定一个日期来培育施工工人的责任认识与安全认识,以防在施工期间预留一些隐藏的安全问题。
2.2工程设计勘察工作缺失
设计勘察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勘察施工地点的人文环境以及地理环境等条件是否符合房屋建设要求,其主要分析土地使用对于建筑工程的影响。但如今许多工程在设计勘察方面存在着漏洞,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勘察时缺乏经验,不能对于地质构造条件作出准确的分析,施工人员没有经过对现场勘察数据分析就进行下一步工作等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受到巨大的影响。
2.3缺少科学的施工管理
在施工作业期间,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合理地对整个施工过程做出把控,又由于工程项目具有施工人数多、工程量大、施工材料与设施复杂、工期长等情况,倘若不对整个施工过程做出科学的管控与监督,就会使得建筑场地没有条理,继而出现许多安全问题,不益于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品质以及施工效果的提升。通过对当前情况分析发现,国内大多数建筑企业都缺少合理的管控机制,同时也没有详细地划分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使得施工期间管理人员无法对建筑场地做出有效地管控,常常有施工任务分配不合理等情况出现,这样就会妨碍工程项目的总体管理效果以及工程品质。
3提升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水准的办法
3.1完善现有管理制度
应该采取分级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对于管理人员也要有一定的监管策略。可以将具体的工作统一分配给不同的工作人员,保证每名员工都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并且通过设置一些晋升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力。
采用专人专管的制度将工作彻底落实到工程现场中,抓住管理中的细节,避免出现混乱的管理现象,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程度。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材料管理、现场管理、安全管理以及施工管理,从多个角度提高工程的治理效率,将权责与工作联系到一起,加强员工的使命感。
3.2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意识
建筑工人是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主体,有必要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进一步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和责任意识。通过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可以提高其思想意识,从根本上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只有工程施工人员自身责任意识得到提升,才能在建筑企业中构建起一个更具责任意识和专业性的施工团队,从而在工程管理体系的指导和帮助下,实现对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应对和处理。此外,应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可以更好地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为建设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强化管理方法
一般来说,监管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点,但是目前并不重视质量监督,许多管理工作都是形式主义,可能由于管理人员数量或者专业上的问题,导致监督工作始终抓不到重点。因此,现在就要强化质量监督问题,对于施工技术要采取重点监督模式。管理人员应该及时与施工负责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每天对施工技术以及工程进度进行上报。上级管理者对工程进行有效的权衡,找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另外,工程的现场管理也是做到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在材料和安全管理方面,应该保证材料的合格,避免由于天气等原因造成材料出现问题,从而对质量造成影响。同时,工人在进行技术操作时,应该将安全放在第一位置,只有保证现场的安全工作,才能为后续工作提供有效的保障。
3.4加强施工现场的多保障安全管理工作
项目施工现场的多重安全管理应从各个方面入手,帮助建立安全生产系统及其他相关系统,明确要求项目施工人员遵循安全系统标识。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违法行为应受到严厉惩处。为了尽可能减少实际隐患以确保安全,其他现场施工单位必须在施工前和施工初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施工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以提高工程项目的安全性,提高建筑工程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为确保安全,防止思想懈怠,应进行测试以确保项目施工环境的稳定性符合实际操作的基本安全标准。
3.5重视项目规划设计
决策立项以后的建筑工程,在规划设计上都是后期项目开发创建的重中之重,工作的成果和建筑工程的创建质量、投资的回报以及效益是息息相关的。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一定要站在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目标上,从功能定位、标准制定以及传承、经济效益优化等不同的层面展开综合分析。设计的产品除了分析最后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以外,同样还要分析到地段、户型、面积、居住风格等不同的因素,最终形成有效的设计方案。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开始就要创建以及设计公司的沟通、特别是设计领导人员的沟通渠道,实现整个项目规划设计期间和设计单位展开密切的深度的沟通。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执行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建设完善的系统、优化每一道环节才能将质量控制做到位。只有在充分认识到建设房屋时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才能对其进行深一步的研究,挖掘其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思路,只有在不断探索与思考中,建筑工程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朝阳.刍议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门窗,2019(24):178.
[2]张振.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门窗,2019(24):40+43.
[3]王喜民.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J].地产,2019(24):63.
[4]朱振源.分析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地产,2018(24):74.
[5]孔国光.探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居业,2018(1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