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唐永兵
[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发生的很大的改变,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而阅读是学生能够获取到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教师应该将学生的阅读有效性重视起来。

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     唐永兵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发生的很大的改变,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对于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而阅读是学生能够获取到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教师应该将学生的阅读有效性重视起来。教师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然后在教学中创建一个合适的阅读情境,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最后,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可以将阅读当成自己兴趣,帮助学生达到一个比较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阅读;策略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阅读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只是单纯的为了让学生能够完成课后的问题而进行阅读。这一种阅读方式不仅无法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到文章的内涵,还容易让学生失去对于阅读的信心。其实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知识获取的过程,能够比较比较全面的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对于知识的获取能力,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的文学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小学高年级正是学生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要能及时的改变自己的阅读教学方式,才能够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会先带领学生熟悉一遍文章,然后为学生讲解文章背后的含义,这一种阅读的方式过于表面,无法因为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只是会死记硬背有关于文章的知识点,就会让学生背负着很大的学习压力,时间久了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针对于这一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去,改变之前被动参与的状态。
         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桂花雨》一个章节中,文章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作者在回忆自己的童年的乐趣。关于“摇桂花”这件事情,学生之前可能没有接触过,在听到了之后可能不会感兴趣,自然也无法引起来学生的阅读欲望。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学生都比较熟悉的点出发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桂花糕吗?那你们知道桂花糕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当学生回答完之后,教师就可以再为学生分享一些桂花树的照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可以主动的开始阅读,才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



        二、创建合适的阅读情境
        在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比较注重的应该是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学会用作者的思维方式和眼光去看待文章中发生的事情。而在小学阶段的文章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相应的想象能力,能够在脑海中将这些场景和画面进行还原,才能够意识到文章出现的一些规律性。但是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对于很多事情可能没有经验,就无法在脑海中出现相对应的画面,对于学生之后文章的理解有着很大的阻碍。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创建一个合适的阅读情境,帮助学生去更好的融入到文章中。
        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半截蜡烛》一篇文章的学习中,其实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小剧本,所以在对话和动作的设计上都比较简练,但是却能够充分的反应出来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的特点.所以,在学习到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进行剧本的演练,在对剧本熟悉之后,争取能够脱稿进行表演,在表演的额时候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加入自己的了解,就能引发学生的共鸣,对于帮助学生能够开展一个深入的阅读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比较漫长的一个过程,教师若只是单纯的想要依靠课上的时间来让学生阅读很难达到一个理想效果。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有很多碎片化的时间,教师若是想要将学生将这些碎片化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没有教师的引导下也可以自主进行阅读,将阅读当成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培养。
        例如,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亡羊补牢》一则寓言故事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讲解了这一个成语的由来,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篇寓言故事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说到的成语有哪些,这些成语又有着怎么样的寓言故事呢?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成语,回到家里之后可以用互联网或者是在书本中查找的方式来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在阅读过后分享给其他的学生,不仅可以让学生做到高效的阅读,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通有无。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阅读教学重视起来,因为阅读是学生去学习其他知识的所要必备的一个基础能力,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时候,应该将对学生的引导重视起来,不能过多的干预学生的思维方式,才能够让学生拥有一个个性化且高效的阅读方式。
参考文献:
[1]李明耀.浅谈个性化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J].小学课程,2016.
[2]韩梅.小学语文如何开展高效阅读教学 [J].课程教育研究,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