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严洁 213200
摘要:认识西方古典音乐可以作为当前高校音乐欣赏课的重点,对高中生的音乐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形下,让更多的高中生重新欣赏古典音乐艺术的风采,回忆它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做是当下我们高校里每个音乐工作者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古典音乐;了解欣赏音乐
一、前言
在我国现行的素质教育的教学编排框架中,音乐教育从小学到高中贯穿了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整个历程,从小学的音乐启蒙教育到初中的音乐学习的加深直到高中阶段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强化,期间的跨度达十二年之久,步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感知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对于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科目进一步学习和鉴赏力的提高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乐理部分的学习具有了系统性和乐谱辨识及视唱难度的提高,二是较为专业的音乐鉴赏力和感悟力的进一步培养。鉴于上述,高中音乐的教学对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这门伟大的艺术的兴趣和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具有灵性的人格异常重要,尤其是,因为西方古典音乐在整个音乐教学从乐理到作品数量和艺术高度都在人类音乐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应该作为高中音乐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上述效果做好高中音乐中的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工作呢?本文将从下述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古典音乐的内涵
“古典音乐”一词有两方面的含义。狭义上指的是十八世纪中后期至十九世纪初(1750年一1820年)欧洲古典主义时期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和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创作成果,在西方音乐史上作为一个特定的时代概念而存在着。广义上则是指作曲家通过自己的采风、素材整理以及综合元素的思考创作出来的音乐,同时它还强调音乐家的“二度创作”,即:通过歌唱家、演奏家或指挥家在特定的音乐场合,例如音乐会或歌剧舞台等进行表演从而使这-艺术得以发展及传播。因此,在古典音乐这-领域,作曲家作为音乐创作的主体,乐谱作为这一艺术的载体,音乐表演则被看作是通过对相关音乐作品进行深度理解并阐释后得出的结果。这样看来,广义的古典音乐也可以被称为“严肃音乐”,如果按西方音乐史的发展历程来看,一般是指巴洛克时期(1600年)开始一直到20世纪早期的音乐。
三、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西方古典音乐欣赏的教学策略
1.积极为学生介绍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史
在开始讲解西方古典音乐时候如笔者上述所讲已经为学生勾勒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西方音乐发展史,这时的学生大概对西方古典音乐的一些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基于此,笔者在讲解巴洛克时期的时候事先会大概的描述一下什么是“巴洛克”,什么是艺术中“巴洛克风格”这些基本的概念,当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一问题只是做一些概念性的描述.接着会对巴洛克音乐的艺术风格做一个大概描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何为巴罗克”这一基本概念,下来会进入对于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人物的一般性讲述,期间会涉及到“音乐之父”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和威尔第等人,还会讲述到这一时期的音乐类别和特征。
2.重点教学知名古典音乐家的作品与创作特点
在这一前提铺垫完成后就会进入对重点音乐家和作品的稍微详细的讲解阶段,选巴赫为例,因为巴赫的作品数量较为庞大,所以会选取被世人公认的名曲如《卡农曲》《托卡塔曲》、《哥德堡变奏曲》、《六勃兰登堡协奏曲》《十二平均律曲集》和《马太受难曲》等做一个概述性的介绍.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热情,笔者在讲完这些后会不时的穿插一些如巴赫终生未婚这样的一些逸闻轶事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艺术家本人伟大的艺术气质的感知,然后,笔者会选取教材或者笔者自选的上述名曲的一些精彩片段利用多媒体在课堂播放让学生切身感受巴洛克音乐中的严谨对位法的艺术风格而后让学生阐述自身的看法。在让学生熟悉了上述的课程进行方式后,对于以后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现代时期的西方古典音乐的讲解会依次进行但也会进行一些根据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特点所讲内容的粗细和方式相应的会做一些有利于学生接受的调整。
3.在课堂上通过欣赏古典音乐激发学生想象力
音乐的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想象是思维的特殊形式,来源于感觉、知觉。音乐的想象力是歌唱训练和再创造中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它伴着歌唱发声和再创造的始终。想象的内容越是深刻、广阔、独特,歌唱再创造思维的能力则越强。歌唱表演的音乐想象最重要的体现方式就是“心先与声”。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对于歌唱家来说,缺乏音乐的想象力,则无法开动歌唱的机器,无法以“内心听觉”指挥、调控各肌肉群的收缩和协调歌唱的平衡.因此歌唱的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古今中外优秀的歌唱家都是充分运用了“心先与声”的方式,才创造出了栩栩如生的感人的音乐形象.对音乐的感悟力和想象力有先天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艺术修养和人格修养。所以,声乐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只有人品端正了,才真正能做到“用心歌唱”,才可以打动自己、打动观众。
四、结束语
总之,声乐教育,关键是培养学生想象和创造性思维。声乐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不仅需要刻苦训练,而且还需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知觉、感觉为基础,以发散思维的心理活动为主导,加以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以“内心听觉”指挥各个歌唱器官,“用心”唱出最美的歌声。
参考文献
[1]张元振.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9,(18):171.
[2]段海霞.高中西方古典音乐欣赏教学探讨[J].文教资料,2019,(7):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