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问题串"活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陈晓盈
[导读] 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学习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小学数学又是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因此,如何做好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教师应该用哪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这个问题一直是教育行业探究的问题。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温水镇中心小学第三校区  陈晓盈   564602
 
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学习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小学数学又是小学阶段的一门主要课程,因此,如何做好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教师应该用哪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这个问题一直是教育行业探究的问题。教师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问题串”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更好的进行授课。教师如何更好地运用“问题串”教学方法是本文的主要探讨问题。
关键词:问题串  小学  数学
        引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串”经常被数学教师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因为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社会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教师把小学数学当中与知识相贯通的疑难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下理解和解决数学知识,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探究问题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既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又培养学生擅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问题串”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开展做好准备,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利用“问题串”解决疑点、难点、混淆点
        小学生对于相对比较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很难理解和把握,更不会用该知识点去解决问题。然后,“问题串”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的改善这种教学状况,教师可以把教学中相对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疑难点以及混淆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到一起,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时巧妙地运用“问题串”方法把教学中的疑难点和混淆点简单化、明了化,创设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去体验生活,感知生活,融入到生活中去发现、分析和解决数学难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也是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应用,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轻松地学到了该学到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如何判断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该图形的对称轴是什么时,教师就可以把生活中学生常见的常规的各种各样的卡通图案带到课堂中并进行提问,让学生们小组观察以及小组间交互观察这些卡通图案,让学生结合课本,去发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提问,问学生从中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能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课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类似的图案,并带到课堂中与大家分享。


这不仅让原本枯燥无味地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问题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小学生的心理成熟度都相对比较低,而且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也相对比较低,因此,他们理解数学的能力就相对不足。小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耐心也是相对比较弱的,如果碰到不懂得知识点,他们很难静下心来坐下去研究数学问题,同时,他们也会有一种心理上的挫败感,就会更不想学习数学知识,长此以往,就会对数学失去信心。“问题串”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状况,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时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的心理特点进行设问或反问,这样可以提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疑惑地情绪下跟随教师的脚步一步一步回归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如何比较厘米和米的量度大小时,老师可以多设计几个问题,如,同学们觉得厘米大还是米大?同学们觉得我们学习用的直尺应该是厘米还是米呢?同学们再想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厘米或者米来度量的食物啊?等等,这样既让学生专注到教师教学活动中来,又提高了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数学问题中来,方便了教师教学,也轻松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三:利用“问题串”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是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是否优秀的指标之一,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外在条件之一。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对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高兴得学习相对比较难理解的抽象数学知识。利用“问题串”教学方法就可以烘托这种氛围,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老师和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也会转移到课堂中,从而带动整个班级的热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绪,在进行教学问题设计时尽可能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以便提高学生课堂活跃度。例如,在初步学习立体图形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加入动画片的短视频,短视频中也是有与本节课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在播放之前告诉学生要认真看,老师会问里面的细节东西。如,短视频中有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球体?等等问题。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让学生专注到课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地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很好地教学。
参考文献:
[1]汤俊.新课改下“问题串”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8(08).
[2]周林伟.试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4(17):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