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郭秋霜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郭秋霜
[导读] 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才能够满足预期的教学要求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大埔镇木桐小学   郭秋霜

摘要: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才能够满足预期的教学要求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小学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并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活跃的课堂氛围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对当前影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立足于问题,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课程改革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想达到这些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符合这些要求,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转变和更新,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所以教学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深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念,促使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改变固有的教学方式方法。
        一、当前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只有把握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制定有效的措施构建高效课堂。
        (一)教学的片面性与单一性
        首先,教学的片面性与单一性主要体现于很多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往往会采用“独篇讲解”的思路开展教学。语文知识是一个复杂的、广泛的知识体系,如果只针对课文当中所涉及的内容开展教学,就会导致学生的知识也会被孤立起来,如果学生一旦习惯了这种孤立式的学习,就很难在课外主动的将这些知识和生活实现有机联系,最终会使得学生的知识较为单一,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其实,教学的片面性与单一性还体现在教学对象上[1]。比如很多教师都是通过大课堂的方式实施教学,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对应的教学措施,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引导,限制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尽管有较强的可塑性,对新鲜的知识有好奇心,但是在长时间的学习过程当中,特别是在一堂40分钟的学习时间里,如果没有新的教学元素的加入,学生很容易感到厌倦。再加上教师教学方式的死板和单一,学生会对教学产生抗拒心理,丧失学习兴趣[2]。


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不当,很多教师不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讲话,只要学生端端正正的坐着听教师讲,就是教师眼中的乖学生,但是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思考和主动学习,更不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从而导致整个课堂的氛围不和谐,致使教学效率不高。
        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
        在明确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之后,相关教学工作者就要立足于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新课程改革理念,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用新的教学方式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一)立足于教材,明确目标,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选入了许多非常重要的课文,这些课文当中就包含着育人元素。所以教学工作者要立足于教材挖掘文本当中的育人元素实施育人,让学生懂道理,具备一定的判断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注重价值观的塑造,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在教学《负荆请罪》这一内容的时候,该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要教会学生敢做敢当,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担当责任。这些思想都是非常重要的育人元素,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读这篇文章,在学生读完之后让学生足够的说出自己的感受,对这篇文章的看法[2]。之后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辩论的形式,对文章当中廉颇负荆请罪的做法进行辩论,说明这一行为有没有必要,是不是小题大做。在辩论过程当中,双方思想的交锋就是学生证实道理,明白道理的过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话剧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刻的感受文章当中的真情实感,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谦虚谨慎,并且勇于承担责任,敢作敢为的优良品质,从而达到在语文教学当中实现育人的目标。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且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因为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影视和动画这些生动的、形象的教学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多媒体构建的教学情境更具有感染力,能够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去理解知识。比如在教学《四季》这一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四季的变迁和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象,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的短视频和影像信息,给学生展示出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从而深化学生的印象,让学生的理解能力逐渐得以提升,结合自己的生活来判断季节,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是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学工作者要更新教学理念,立足于教学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方法,以此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令亚. 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C].
[2]张小琴.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学习方式  提升教学效率——浅议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6):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