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能计量准确性的方法研究 冀晓诚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19年第24期   作者:冀晓诚
[导读]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智能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智能电能表的原因,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为电力用户反馈电力信息,有效减少经济成本和劳动力,具有低能耗的特点,显著提升了电力用户在用电管理方面的精准性和效率,在千家万户中普及。只有确保电能计量准确,方可为电力企业创造较好经济效益,实现人们的用电需求。现阶段,国内已推行智能电能表计量,但其准确性会被较多因素干扰,故而本文对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出具了相应改进策略。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影响因素
        引言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烧表、材料等,智能电能表在计量方面会出现一些误差,进而严重影响到计量的准确性。要有效提升智能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就要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1电能计量测量时影响准确性的因素
        首先是电能表自身的误差。在电能计量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电能表进行进行计量的,因此,电能表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电能计量测量的准确性。而在电能表的运行过程中会因为电流较大或较小的变化而导致功率的变化,这也会直接导致出现负载误差。如果电能表的负载较小,负载误差就会变得更大。此外,一些厂家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在生产过程中忽视质量问题,生产出质量不达标的电能表,也是导致电能表出现误差的原因之一,一旦这些质量不达标的电能表被电力企业购买使用后,将使得电力计量测量时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直接影响电力计量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其次是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电能计量的过程当中,人为因素也是导致出现电能计量误差的原因之一。一些电力部门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会出现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他们认为只有经济效益才是管理的最终目标,同时忽视了对电能计量工作的管理,导致一些工作人员在实际的电能计量测量工作中工作态度不端正、不认真,并且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得不到良好提升,导致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出现各种人为的工作失误,导致电能测量误差。作为电力企业的领导者来说必须要顾全大局,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要明白只有进一步开展有效的电能计量工作,才能更好的为电力企业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而只有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才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2提高电量计量准确性的方法
        2.1重视质量控制与安装环境
        提高电量计量准确性的方法之一是重视质量控制与安装环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使用的智能电表,其技术标准统一由电网公司根据国家标准制定,都是必须经过国家法定授权的检定机构检定合格,才能安装使用。以前住户使用的老式机械表,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会有一定的磨损,导致误差越来越大。使用一些很小功率的电器,如电源插头不拔、电视待机、手机充电、空调、路由器通电等,可能旧电表不会走,但灵敏度高的智能电表就会对这些进行准确计量。据测算,小小的机顶盒,待机一天耗电量就高达0.4kW·h,电视机待机一天耗电0.2kW·h,若使用额定功率为3000W的中央空调,在不制冷、不拔插座的情况下,待机一天的耗电量可达1.44kW·h,相当于1个月就要多缴20多元电费。因此,为了避免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智能电能表计量的不准确,应当注重质量控制与安装环境,切勿进行智能电能表的私自安装和移动。智能化已成为当今趋势。智能电表已经有近20年历史,技术非常成熟,并不会造成大幅度的电费增长,而且其功能强大、准确度高、防窃电能力强。
        2.2建立有效的监察制度
        提高电量计量准确性的方法之二是建立有效的监察制度。

要保证电能计量精确管理体系的高效执行,需要电能企业各部门工作透明,保证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顺畅的沟通交流。各个部门发现问题立刻去与相关部门交谈,保证问题的完美解决,避免引发电能计量时更大的误差。并且管理部门也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计量时的状况特点,计量设备的特别情况提出实际性的,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也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仔细筛选认真负责任的监管人员,重视现场微小的问题。在每个检查环节都要依次性展开工作,准确记录下各个数据的记录,避免人为的误差出现。为了在后续的检查中持续地发挥作用,将整个数据的可靠性精准性进一步提高。电能的测量虽然不是高智能的产业,需要绝对过硬知识,但是在避免测量失误的状态下,计量工作也需要融合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加强管理也应从多方面进行,随着电能计量不同时期使用的不同情况,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也应根据各个时期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检查手段,认真记录检查表,反复核对记录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3确保电池质量且增强从业人员专业素养
        提高电量计量准确性的方法之三是确保电池质量且增强从业人员专业素养。选用电池期间,需由品牌、口碑等层面着手有效考核,且落实抽样质检,保证电池质量契合规范。投入运用前,位于智能电能表表记端子配置辅助电源供电,以便停电后智能电能表也可准确计量。同时,电池需以锂电池为主,配置散热曾。此外,需对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加以提升,经由相关培训等促使其行为规范化,增强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
        2.4对互感器二次负载进行合理配置
        提高电量计量准确性的方法之四是对互感器二次负载进行合理配置。互感器二次负载对电能计量的准确性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必须明确和重视互感器的二次负载过程,在实际的电能计量的过程当中,一旦互感器二次负载出现超过规定的额定值的情况,就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互感器进行处理,以保证互感器二次负载在规定的额定值范围内。同时,当与之相关的各项计量设备进行更新之后,也要对电压互感器和电流进行测试,必须要保证他们的负载在规定的额定值范围内,为电能计量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2.5注重检测工作并及时解决相应问题
        提高电量计量准确性的方法之五是注重检测工作并及时解决相应问题。在智能电能表使用前和使用中,应循环检测与维护电能表的计量,保证计量可以对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真实、精准的反映。应定期维护智能电能表,如果发生检定误差超标情况,需要及时换新、维修电能表,对故障部件进行及时更换,保证电能表满足使用标准后,才可以重新使用。如果智能电能表由于故障需要进行拆卸,相关人员需要严格根据相关工序操作,以防因为维护和移动等行为,对计量准确性造成影。用户、电力企业如果对智能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产生怀疑时,应由专业人员带着检测工具,到现场实施现场检测,公开检测方法、检测程序、检测结果,在保证智能电能表计量正常后,根据相关工序重新进行安装和稳固,提升计量的准确性。
        结语
        综上,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各类电器和电子产品的使用率不断增加,使电力资源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资源。为了更好的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电力企业要重视电能计量的准确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为广大用户可以提供更加优质的用电服务,促进国家电力行业迈进新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何静涵,王跃红.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及改进对策[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8,45(08):78-79.
        [2]罗春艳.试论影响电力电能计量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11):60-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