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同语文高考的适应发展与突破创新探析构建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5期   作者:胡君文
[导读] 在国内教育体制不断发展和改良的今天,语文高考考察的方向和内容变得十分全面。

兴宁市第一中学  胡君文  514500

摘要:在国内教育体制不断发展和改良的今天,语文高考考察的方向和内容变得十分全面。如今语文教学早已不局限于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更多的还包括教师教学成效、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素养。从这一点可以看来,语文教学需要迎合新高考要求,做好教学细节的改革创新,在达成新高考目标的同时,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新时期发展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考;适应发展;突破创新
        前言:高考考察和检验的是学生文学素养、知识能力,是我国教育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与内容。高考中的考试方法、形式与习题种类体现着我国教育方向。是对学生全方位能力和素质教育水平考察的基本思路,需体现出创新,这样才能够被社会重用。
        一、新时期语文高考命题思路
        虽然每一年的语文高考大方向都是不变的,但是每年都会有细节上的区分,这些就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总结的教学经验。现如今语文高考中的习题有充分体现人性化理念。所以新时期语文高考的思路就是个性化、表现化、素养化、生本化。语文高考需要充分规范语篇、语境。通过文章考核学生对于各种问题的见解,评价学生的语用能力、文字分析能力、字词掌握水平。包罗万象的高考其实考察的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思。
        方向层面,需要同时兼顾异能、共能特色追求。也就是考察语境中的抒情、说明、描写、叙述、比喻、议论、语感素质。要体现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高考中的作文往往需要学生自己拟定题目,这所体现的就是异能考核优势和特点,通过作文的形式考察学生的不同以及创造能力特色。在前面的阅读、填空一类的共能问题中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
        二、当前语文高考现实性问题
        我国高考中,阅读理解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自科文与社科文的选择题中,不少命题者显然没有站在综合角度考虑对学生的素质检查,仍旧局限于语言陷阱,设置一些错误的选项混淆学生视听。但是这些错误选项并不切合题意,所以学生才能够轻松分辨,没有展现自然阅读价值。考试如果仅仅单纯的是为了考试,学生完全可以靠着语境分析和排除法的方式得到答案,这样显然是没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用、考察学生阅读水平的。此外不少高考作文十分单调,没有任何创意a。没有体现时下热点,也没有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年龄问题设计,这是当前高考中语文最大的问题。



        三、语文高考和语文教学的辩证
        要强调的是之所以学好语文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在高考中拿到好的成绩,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从课文中汲取营养,学会做人的道理,这对学生进入社会、发展自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同时兼顾语文教育的综合意义和文学素养价值,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保障学生具备学习能力。要发挥语文高考的导向作用,让学生能够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不断巩固自己的基础。对此必须做好二者关系的处理,找到语文教学新的出路,做好教育改革,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高分高能优秀人才、优秀学生。
        (一)语篇分析培养学生语感、语境
        在学生年龄不断增长的同时,学生的分辨能力、认知能力有获得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观点、写法形成了初步认知。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语境、文体感能力.在掌握上述能力以后,学生自然会形成敏锐洞察力、表达力,并上升为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情境化理解中,深化文章感触。高考实践中,需要在这样的过程中获得准确判断,在特定的问题语境中给出合理分析。比如在学习《故都的秋》一课,学生就需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感受作者的人生态度、文学气质、审美取向、主观感情,从中理解秋的含义和作品背景、作者身世有直接关系。
        (二)重点训练学生创造表达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作文能力的培养很有必要。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扎实的知识素养,在表达观点中能够灵活自己的思维、思路。当前不少学生在写作的时候都会陷入不知道如何下笔的问题。学生没有多变的思路、创新的观点。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学生平时没有扎实的积累,外加缺少辩证思维。学生有限的表达能力无法突破固定思维。学生只能肤浅看待问题。高中语文教育需要重视日常训练,让学生具备创造性的表达能力和基本思维能力。这样在学生遇到观点相似的作文以后,就不会陷入无计可施的情况。教师平时需要多训练,外加多让学生阅读,这很有必要。
        结语:从近些年国内高考语文情况来看,为了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更顺利的应对高考问题,语文教育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塑造学生个性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洞察力,构建敏锐的思维。这样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够展现自我风采,体现语文教育特有的魅力和价值。学生有了这样的氛围与环境以后,就能够自由翱翔在知识的海洋当中,找准知识学习方向。在清晰思路的支持下,彻底解决高考问题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梁旭明.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的改革路径与发展研究[J].汉字文化,2020(04):90-92.
[2]李丽明.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20(02):164-165.
[3]殷晓.任务驱动型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与教学策略[J].教育探索,2020(02):27-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