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对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的抗干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大众日常生活中与电子信息通信工程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想要为大众提供较好的生活体验就需要重视通信质量,避免设备受到干扰影响。相关人员可以使用智能天线减少接地线的阻力,避免出现环路干扰的情况,从而为我国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通信行业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这时电子通信的质量就成为了通信工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现阶段电子通信工程中存在的设备干扰情况严重影响了通信质量,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夯实电子通信设备抗干扰工作,加速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发展和进步。
1.设备抗干扰的重要性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中,重要基础就是通信连接方式,合理的连接方式能够推动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顺畅运行,所以相关电子信息通信企业应该提高对于连接方式的重视程度。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在实际运行中,会存在电位差问题,这时通信企业就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解决措施,使电子通信设备正常运行。通信设备抗干扰可以提升设备运行速度和传输质量,符合用户需求,所以当下通信企业需要结合接地线种类的差异选择合理的抗干扰方式。
2.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受到干扰因素影响的种类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会受到邻频干扰和同频干扰,这两种干扰形式较为常见。而这两种干扰形式主要是相邻频道或是相同频道出现的信号干扰现象,如果相邻或相同频道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够稳定就会使信号连接中断,影响信号质量。同频干扰因素主要在一些复杂环境中产生,在复杂环境下会产生一定的干扰信号,这时如果接受了相同的载体就会加剧信号干扰程度,影响电子通信工程的正常运行。由于电子信息通信设备运行过程中周围环境较为复杂,会产生一定的杂波,这些杂波会降低信号传输精确度还会出现噪音。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电磁干扰属于较为严重的干扰形式,电磁干扰因素与雷电干扰,无线电干扰相似,而这种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设备运行,还会降低设备使用寿命,因此目前强化电子信息通信设备抗电磁干扰较为重要。一些相邻信道干扰因素主要是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受到相邻频道的干扰,随着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不断发展,这种干扰现象的出现次数不断提升,因此通信企业应注重相邻信道干扰因素对设备的干扰。人为干扰因素主要在军事方面产生,这种干扰因素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因此在处理人为干扰因素的时候需要实际问题实际分析。
3.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方式
3.1采取智能天线方式
眼下,智能天线技术能够避免设备运行过程中受到干扰,提升抗干扰质量。智能天线方式在抗干扰的过程中主要是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基于空间预发射电磁信号,降低信号传播差异性,对信号实施不同的分类,从而降低信号的延迟扩散,使信号干扰对设备的影响程度降低。在排除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干扰因素之后,就可以采取智能天线方式朝着较为精准的方向进行信号发射,促使电磁波和接收端有效衔接,让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能保持稳定且迅速。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在航海中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为了使航海过程中无线通信设备稳定性得到提升,可以在岸边使用垂直极化天线和定向天线,将信号光束朝着服务区域发射,增强信号质量和传输效率,优化设备抗干扰效果。
3.2降低接地线阻抗
相关人员想要增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还可以通过降低接地线阻抗来实现,这一方式也属于较为常见的设备抗干扰方式。在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使用合理的接地方式可以将设备存在的所有干扰因素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高效性。
另外,还可以使设备运行过程中信号精准度得到增强,优化用户使用体验。为了将接地方式在电子信息通信设备抗干扰中落实,就应该从地线特殊性着手。相关人员需要对地线电阻进行相应的分析,降低接地线的阻抗。接地线的选材应该选择截面积较大的材料,考虑到发射辐射功率和发射效率,更好的降低电子通信工程中天线回流电流的损耗,提升电流使用率。信号在接收和发射过程中,应该选择导电性相对较好的线路,结合实际情况布设地网。地网的布设技术需要采取浅埋的方式,基于地表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埋深。初期埋深应该控制在20-50cm,之后逐渐增加埋深度,后期埋深度不得超出70cm。地网布设较为复杂,在对地网进行后期维护的时候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和人力,所以相关人员在地网布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地网工程质量达到标准,从而降低后期维护次数、避免在地网布设过程中出现填埋,焊接等问题。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在此基础上可以在将接地技术的抗干扰效果充分发挥出来,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运行质量提供支撑[1]。
3.3避免环路干扰定期检查
相关人员在设备抗干扰的时候还可以使用多点接地的方式,不同的抗干扰手段的抗干扰效果各不相同,所以在使用多点接地方式的时候应该结合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接地方式。目前在使用多点接地方式的时候会出现环路现象,环路现象的发生会影响电子信息通信设备的运行,影响信号质量,所以在使用多点接地方式的时候还应该避免出现环路情况的出现。接地位置的选择不但要考虑到科学性,还要使电路具有一定的平衡性,只有这样才能将多点接地方式的作用发挥出来。另外,还有多种方式,例如共模扼流图和光电耦合方式都可以提升通信设备的运行质量,实现有效的抗干扰。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如果使用接地方式降低干扰,就需要开展定期检查作业,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接地部分进行检查,使接地系统能够稳定运行,这样就可以加速问题的发现速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降低通信事故的出现概率。在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定期检查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提高定期检查质量也可以促使电子通信工程的合理开展[2]。
3.4提高布线质量优化蔽线环节
大众对于电子通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这时也对电子信息通信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信息通信企业想要得到稳定的发展就需要提升布线精确性。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接线水平和通信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合理的调节,如果在调节之后发现结果存在问题那么就会对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在接线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选择合理的接线位置,优化数据信息,从而为施工稳定进行提供帮助。当下,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在这时市场中会出现较多的接地系统。因此选择合理的接地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工作人员需要对设备实际情况实施深入分析,选择契合的接地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抗干扰作业。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对地线长度进行控制,使地线长度与波长之比小于0.25,设备接地的时候不能将接地线和地下管道相连,避免对信号造成额外影响[3]。
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干扰因素,这时为了更好的提升实际运行稳定性,为大众带来较为便捷的通信服务就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提高通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促进我国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为数据信息的安全传输做出保证。
参考文献
[1] 肖周轩. 电子通信工程中的设备抗干扰措施探究[J]. 数码世界, 2018, 000(001):187.
[2] 白林. 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措施探究[J]. 科学与信息化, 2018, 000(032):P.38-38.
[3] 徐彤. 舰船无线通信多信道参数的抗干扰控制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18, v.40(16):104-106.